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译自1975年由GeraldA.McCool编译出版《拉纳读本》第I章。本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存在之光",来自《圣言谛听者》第3章;第二部分是"存在模拟",来自《圣言谛听者》第4章;第三部分是"作为灵在的人",来自《圣言谛听者》第5章。从本文题目即可看出,拉纳深受海德格尔思想之影响。拉纳区分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存在敞开,存在本性是在我们称之为存在自我显现、存在自我光照原发性统一性中认识和被认识,存在意味着认知与被认知本源统一性,存在隶属于存在自我显现基本本性。这是一般存在学首要陈述。第二层次为人敞开,即人本性是对所有存在者绝对敞开。这是形而上学人类学首要陈述。

  • 标签: 拉纳 存在 灵在 存在学 形而上学人类学 圣托马斯
  • 简介:新疆同学娜迪热,带着父母嘱托和期待迈进内高班,初入内高班时怀着雄心壮志,来到内高班后却产生了心理落差、孤独感以及浓浓思乡之情。学习上压力亦让她感到失落。

  • 标签: 心理剧 适应 梦想 成长
  • 简介:赵朴初认为中日佛教友好关系,是中日友好非常重要一环,是中日民间友好重要途径,是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一支重要力量,是维系中日友好一条"黄金纽带",对于维系和发展两国和平友好有着不可替代特殊作用。他与日本椎尾弁匡、大西良庆、山田惠谛、庭野日敬、水谷幸正等日本佛教界友人结下深厚友谊,共同推动了迄今举行了三次"中国韩国日本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及其后十九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

  • 标签: 人的交流 赵朴初 东北亚和平
  • 简介:从近代到现代,西方哲学思维方式发生了明显转变,这种转变表现为一种本体论哲学思维方式向非本体论哲学思维方式转变,不同哲学学派非本体论哲学思维方式虽然各不相同,但大都表现为一种“人回归”,强调人主体性地位和价值。探讨西方哲学思维方式变革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能够加深人们对哲学思维方式变革意义理解;另一方面,能为我国哲学思维方式变革提供借鉴和指导。

  • 标签: 哲学思维方式 本体论 非本体论 实践
  • 简介:朋友心地很好。有次,我们去外地开会,将要离开时,遇到一件不愉快事。我们背了大包小包,站在路边拦出租车去地铁口。等了10来分钟,没见一辆空车。这时候,一辆三轮车停在我们身边,开车是个五六十岁男人,一脸风霜。

  • 标签: 美好 出租车 三轮车 地铁
  • 简介:前段时间,戒傲师弟又认识了一位新朋友汪施主。汪施主是位文学爱好者,据戒傲师弟说,汪施主诗歌、散文和短篇小说写得都不错。

  • 标签: 石头 文学爱好者 短篇小说 诗歌 散文
  • 简介:母亲陈爱灼是一位平凡、普通农村妇女,但她在我心中,却如家后面的大山一样崇高,家门前大海一样伟大。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革”那段岁月里,信耶稣父亲在劫难中不幸离世。我们家庭也受到牵连,母子相依为命,靠着主恩典活了下来,母亲为养活我所付出牺牲,超出常人百倍、千倍……

  • 标签: 母亲 六七十年代 农村妇女 “文革” 家庭
  • 简介:老历二月,虽已是仲春时节,但乍暖还寒,体弱我不胜气温反复,竞一病不起,咳嗽头痛几昼夜,蜷伏病榻,万般无聊,偶以读书为乐。

  • 标签: 随笔 杂文 杂谈 阅读知识
  • 简介:曾几何时我经常好奇,不知道得了癌症会是啥感觉。想想吧,你身上带着一个正在要你命东西,你想无忧无虑地生活,却没有意识到身体里面正在闹造反。

  • 标签: 生活 真相 有意识 感觉
  • 简介:无论是纵观近20年来客观历史现实还是考察福山在这期间所做出对美国批评和对中国赞扬,考察福山如何从高调鼓吹'终结论'到被迫唱起'衰败论'(即承认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衰落),都说明福山'历史终结论'已终结了。对于正行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上中国人民来说,福山'历史终结论'从轰动走向衰落是个难得'历史事件',因为研究这一'历史事件',即研究福山这一理论是如何走向衰落以及为什么会走向衰落,可以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趋势,更能认清马克思所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历史发展规律,增强对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 标签: 福山 《历史的终结》 黑格尔的历史观 金融危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简介:佛教认为:“信”是一种善心理作用,在论典中称为“信心所”。“信”基本特性是一种澄净、清净心理状态。本文在分析“信”基本内涵基础上,提出了信三要素——信忍(认可)、信乐(爱乐)、信欲(愿欲)。本文认为,“信”三要素分别对应于心理活动三个层面:认知、情感、意志,“信”是与心理活动中知、情、意密切相关。“信”这三个要素是互相影响、缺一不可。准确理解“信”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是正确认识佛教“信心所”关键所在,而且对于佛法修学和心理健康都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信忍 信乐 信欲
  • 简介:第七章魔鬼天平及内学派对它使用我说:可怜的人啊!你听听对你朋友天平说明!你太顽固了!须知,我所提到《古兰经》中每一个天平,在魔鬼那里都有一个与之接近天平,他以之混淆真理天平,以便使人用它们来衡量而出错。然而,魔鬼只能从一些漏洞进入,故谁堵住了漏洞并加固之,他便是安全

  • 标签: 天平 公正 对称 《古兰经》 魔鬼 真理
  • 简介:党内监督是党的建设活动前置性工作,也是提高党建活动实效性后置性工作,贯穿党建工作全过程。党十八大以来,在创新理论与现实倒逼下,党内监督理论基础更坚实,内涵更加丰富,法规制度更健全,监督范围也扩展到了日常生活层面,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颁布后,党内监督总体部署和新格局确立,党内监督开启新历程。推动党内监督进一步发展,必须严肃对待,引导全党树立良好监督意识,进一步严明纪律,严格执行党内规章制度,同时要做好承续传统、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党内监督 从严治党
  • 简介:马丁·路德不仅是16世纪德国伟大宗教改革先驱,而且他在教育方面对教会和社会也做出了卓越贡献。在纪念宗教改革500周年之际,本文从路德时代教育背景出发,探讨路德所提出先锋性教育理念及其带给我们今天启发。

  • 标签: 教育理念 路德 马丁 宗教改革 16世纪 教育背景
  • 简介:文化心理学独立成为一门学科已有30余年,但其研究成果对理解信仰改变体验贡献却非常有限。在本文中我们提出“宗教文化心理学模型”,并以这一全新理论框架对LewisRambo和CharlesFarhadian著作《牛津宗教皈依手册》进行分析。该手册所汇集论文以个体或/及其社群重大信仰转变为主题,并对之做了广泛、多视角讨论。本文对《手册》中与文化心理学理论相符或相悖案例加以分析,并着重探讨了自我、社群和宗教本土化理解,以及如何应用本土化视角去解读宗教信仰改变。在宗教文化心理学视角下,文化、心理和宗教现象是相互交织、彼此影响关系结构。因而无论微妙细致或极端激进,从一种文化/心理世界向另一种文化/心理世界转化都是一次重大转变。我们将引用《手册》中三个灵性信仰改变事例(分别来自穆斯林、基督新教和传统犹太教)以及其他一些宗教文化心理学领域研究对前述观点加以剖析。

  • 标签: 文化心理学 宗教 皈依 灵性信仰转变 改变
  • 简介:黄裕生《站在未来立场上》一书,作为一本文集,文章形式不拘一格,讨论问题亦丰富多样。但从整体上看,贯穿此书核心论题是为自由绝对优先性辩护。本文在对此书之核心观点进行总体性评述同时,尤其关注对自由与传统、自由与现实,以及自由与未来等基础问题探讨。

  • 标签: 《站在未来的立场上》 自由 传统 现实 未来 康德
  • 简介:伟大领袖毛泽东和伟大战士雷锋虽未谋面,但历史却把他们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没有毛泽东领导的人民革命事业,就不可能有雷锋新生;没有毛泽东思想哺育,就不可能有雷锋精神形成;没有毛泽东倡导,就不可能有学雷锋活动开展。毛泽东思想是雷锋追求进步精神动力,雷锋是坚持不懈实践毛泽东思想光辉典范,雷锋精神形成与毛泽东思想密不可分。

  • 标签: 毛泽东思想 雷锋精神 内在联系
  • 简介:摘要:提到20世纪抽象艺术,我们会想到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这两位作出了独到贡献大师,他们让抽象作为艺术一种主导特征深入人精神世界,从不同层面促进了现代艺术运动发展。抽象艺术作为二战之后西方艺术第一个重要运动,它彻底改变了传统艺术面貌,享有无与伦比地位。抽象艺术是战后漫长风格实验开端,它对表象世界不依赖不遵从,对自然原本抛弃,追求纯粹精神写照,标志着一个截然不同新时代到来。

  • 标签: 蒙德里安 康定斯基 抽象艺术 交错 平行 理性
  • 简介:《公正天平》()是安萨里名著,该书通过与内学派(伊斯玛仪派)某个信徒对话形式而展开。安萨里指出,“公正天平”作为正确逻辑准则,就包含在《古兰经》启示当中,通过经文所述先知们言论而体现出来。这些天启理智原理是判定真理准则和天平,是获取确定性知识手段。在书中,安萨里为逻辑学规则提供了启示依据,可谓伊斯兰思想史上一个创举。在此意义上,正确逻辑规则不仅仅被视为由哲学家所建立“他者”,相反,这些“公正天平”是启示内容,它们通过历代使者经典而被传授于人类,是真主赐予全人类衡量认识准则,只不过以前不同民族可能对这些逻辑规则称呼不同而已。这一创举为后期教义学家将逻辑学科纳入教义学之中铺平了道路,使得教义学问题不再仅仅局限于对真主本体和属性讨论。正如我国近代著名大阿訇马良骏所指出那样:“我们选择后期教义学家道路,以便尊贵伊斯兰学科(教义学)不再需求‘他者’。”从这一点来看,安萨里在伊斯兰教义学发展过程中扮演了承前启后重要角色。

  • 标签: 安萨里 伊斯兰教义 伊斯兰思想 内学派 《古兰经》 伊斯玛仪派
  • 简介:沉郁”是一种审美形态,又是一种审美风格,“沉郁”还是一个重要审美范畴。“沉郁”,是指一种深沉郁结、沉厚勃郁、凝重悲抑艺术风格、美学风格。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讲话》中提到“沉郁”。沉郁之美在人们精神领域、文学艺术乃至生活中都有大量表现。

  • 标签: 沉郁 审美形态 杜甫 陈廷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