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政治认同”是相对于“政治不认同”的概念,涉及“包含”和“排斥”两个方面,包括“归属性”和“赞同性”认同两个层面。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以钱学森、华罗庚、李四光、邓稼先、傅鹰、叶笃正、黄昆、葛庭燧、赵忠尧、程开甲、朱光亚、谢希德、梁思礼、吴文俊、李薰、师昌绪、吴冠中和吴良镛等为代表的约2290位海外留学生放弃西方国家优厚的物质待遇毅然回国服务,对中华民族、新中国和中国共产党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与高度的认同感,形成了“接续重构式”政治认同模式。

  • 标签: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政治认同 留学生群体 归国 海外留学生 中国共产党
  • 简介:黑格尔《逻辑学》从本质论向概念论的过渡历来是黑格尔哲学中最困难的问题,其实质是从必然到自由的过渡问题。以往人们(莱布尼茨、康德)都是从充足理由律来看待这一问题,但黑格尔认为这中间还缺少一个目的论的环节,因而必须先阐明从现实性到概念的过渡问题,而这是在《小逻辑》本质论的第三章"现实"中展开的。这里的关键在于对"现实性"(Wirklichkeit)这个词的理解,它不同于存在(Sein),也不同于"实在性"(Realitt)或"实存"(Existenz),而是包含有"工作"、"活动"、"创造"即wirken的意思。当我们从它的后果的直接存在去理解它时,它里面的自由创造的含义就被遮蔽了,而显得只是偶然的、与必然性相对立的;只有当我们深入到它的本质中,将它的实体关系、因果关系和交互关系都理解为绝对实体的自身反思或"自因",并把这种自因理解为现实的自否定,这才能揭示出自由与客观必然性的统一。这种现实本质的向内反思在基督教新教中获得了启示,上帝就在人的心中,必然性不再是外在的命运,而是人自身的自由意志的体现,是超越一切偶然性之上而对自身命运的把握(begreifen),这就是概念(Begriff)。概念"自为地就是必然性的威力和现实的自由",存在和本质都是它自身的环节并处于它的整体性的统一中。由存在论、本质论和概念论组成的黑格尔的《逻辑学》因此便成为一个包含自身激活机制的有生命的范畴体系,一种高度抽象思辨的生命哲学。

  • 标签: 存在 本质 概念 现实性 自由 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