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9 个结果
  • 简介:主要对中药茯苓中的和多糖类成分进行了综述.到目前为止已从茯苓的菌核和菌丝中分离到物质39个,其中羊毛甾-8-烯型萜12个,羊毛甾-7,9(11)-二烯型萜16个,3,4-开环-羊毛甾-7,9(11)-二烯型萜7个,3,4-开环-羊毛甾-8-烯型萜2个,环二萜1个,齐墩果烷型萜1个;分离到多糖类物质23个.

  • 标签: 化学成分 三萜 多糖 茯苓
  • 简介:猪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又称猪白细胞抗原复合体(SLA),是猪基因组中基因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也是多态性最高的区域。许多研究表明SLA在抗原提呈及免疫调节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基因及基因组学研究在以猪为替代模型的人-猪器官移植、癌症、变态反应、猪的生产数量性状及对感染性疾病的应答、疫苗研制等方面都是热点。我们就目前Ⅰ和ⅡSLA分子功能基因多态性及与机体免疫水平、抗病育种和生产性状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 标签: 猪白细胞抗原 多态性 抗病育种 免疫水平
  • 简介:随着国际贸易活动的日趋频繁及其复杂化,实蝇害虫的传播扩散机率越来越大,直接威胁农业生产安全,成为影响果蔬等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检疫问题之一.因此,实蝇的准确识别与快速鉴定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对目前已经被用于实蝇鉴定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其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同时,根据BOLDSystems现有的数据,汇总了截至2014年10月22日实蝇DNA条形码的种类、已公布研究的记录数及涉及的实蝇种类.结果表明:目前应用于实蝇鉴定的DNA条形码有COⅠ-5P、COⅠ-3P、COⅡ、COⅢ、CYTB、atp6、28S等7种;其中以COⅠ标记为主,已公布的记录数为4540,是其他5种DNA标记的113.5倍,COⅠ-5P标记研究的实蝇科种类有315种,COⅠ-3P标记的有116种;目前研究较多的为果实蝇属、寡鬃实蝇属、腊实蝇属.本文对今后选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实蝇种属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 标签: 实蝇 DNA条形码技术 PCR技术
  • 简介:以白桦240个家系的胸径、树高、材积和纤维素含量数据为依据,采用马氏距离计算家系间距离、10%的取样比例和优先取样法,研究了最短距离法、最长距离法、中间距离法、重心法、平均法、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可变法和离差平方和聚法建构的核心种质与原种质的遗传参数、性状相关性及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最短距离法构建白桦初级核心种质均值差异百分率、极差符合率、方差差异百分率和极差符合率分别为0、100%、75%和143%,4个性状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均超过0.5,保持了原种质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是构建白桦核心种质最佳方法。

  • 标签: 白桦 原种质 核心种质 聚类方法
  • 简介:利用粗糙集的思想,基于K均值聚算法对社会网络进行研究,聚划分社会网络,处理社会网络聚边界模糊问题.在社会网络中精心社区挖掘与聚类分析相似,将社会网络节点作为聚类分析对象,社会网络社区为聚类分析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提高了社区划分的准确率,使聚结果能够全面反映社会网络.

  • 标签: 粗糙集 K均值聚类 社会网络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研究肠上皮细胞的体外模型—小肠器官培养体系,探索其相关病理检测技术方法,为肠道相关疾病的体外研究提供便利平台。方法将小鼠肠上皮隐窝分离并培养成小肠器官,体外模拟肠上皮的生长发育过程。通过制作石蜡切片,探索应用免疫组化技术以及基于基质胶中器官维水平免疫荧光技术对相应的增殖与分化信号进行检测。结果探索并建立了小肠器官体外培养体系,应用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技术与维水平免疫荧光技术能够准确检测小肠上皮结构的生长发育状态。结论小肠器官体外培养体系的建立与免疫检测技术的应用,将逐渐使其成为人们研究肠道相关疾病最为有利的技术手段。

  • 标签: 小肠类器官 石蜡切片 免疫组化 免疫荧光 小鼠
  • 简介:采用mtDNACOI序列鉴定了新疆首府城市乌鲁木齐(东经86°40′-88°55′,北纬43°15′-44°20′)和位于该城市以东195km的烟粉虱暴发危害区吐鲁番市(东经88°05′-89°54′,北纬41°20′-43°35′)的烟粉虱生物型。通过对两地2008-2010年采集的11个样本群体(样本量均超过30头,每个样本群体检测10头以上)进行检测,结果表明,Q型烟粉虱已经传入新疆。2010年,由乌鲁木齐市花卉市场采集到的一品红种群HH-1与吐鲁番市温室采集到的辣椒种群LJ、番茄种群XHS、茄子种群QZ和烟草种群YC为Q型。另外,2010年采自花卉市场的一品红种群HH-2、2009年前采自野外杂草和温室的锦葵种群JK-S、棉花种群ZH-O以及采自吐鲁番市棉田的种群TC1、TC2和TC3仍然属于B型。

  • 标签: Q型烟粉虱 MTDNA COI 新疆 生物入侵
  • 简介:实蝇害虫严重危害多种水果和蔬菜,是世界果蔬产业最重要的害虫类群之一,严重影响了发生地的果蔬生产和出口贸易活动。昆虫不育技术(SIT)是一种物种特异和环境友好型防治措施,在多种实蝇害虫的防治、阻截和根除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昆虫的基因组进行遗传修饰,可对SIT进行改进,提高其防控效果并扩大应用的物种范围,近年来相关方面的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成为害虫遗传控制的研究热点。本文阐述了通过受四环素调控的tet—off基因表达系统来实现昆虫“不育”的基本原理和在果蝇及其他几种主要实蝇害虫中建立的不同类型的遗传控制体系,以及类似体系在其他农业昆虫中的应用情况。简要介绍了在橘小实蝇遗传控制技术体系构建方面的工作进展,并对该技术的在害虫综合治理(IPM)尤其是实蝇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 标签: 遗传控制 实蝇 昆虫不育技术 tet—off基因表达系统 致死品系
  • 简介:泛素蛋白SUMO在调节蛋白质的稳定性和功能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此外它还能够通过对转录因子及其共调节因子的修饰来调节蛋白质相互作用、蛋白亚细胞定位、蛋白质二聚化及调控基因转录等。本文通过总结SUMO系统对雌激素信号通路蛋白的修饰作用,以及其他乳腺癌相关蛋白的修饰作用,阐释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重要功能。

  • 标签: SUMO化修饰 ER信号通路 共调节因子 转录后调节 乳腺癌
  • 简介: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范围的不断扩大,无意引进的入侵种对我国农林生产和生态安全的威胁进一步加大,但至今鲜有关于我国外来入侵种的群组成、原产地结构及其变化趋势的系统报道。因此,本文对我国234种无意引进的外来入侵种进行研究,以期为口岸检疫与监测提供参考。结果发现,这些物种属于7界16门27纲65目122科。昆虫纲和木兰纲的入侵种分别占总数的28.2%和33.3%。原产于美洲和欧洲的入侵种分别占总数的51.7%和24.4%。1969~2008年,昆虫纲的入侵种每10年的增加数量及其在每10年新增的所有入侵种中所占的比例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分别从1969~1978年的2种和12.5%增加到1999~2008年的17种和77.3%。1899~2008年,原产于美洲的入侵种在每10年新增的所有入侵种中所占的比例基本稳定在55%~65%。1959~2008年,每10年新增的原产于美洲的入侵种中,昆虫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加,从1959~1969年的0增加到1999~2008年的81.8%。这表明昆虫已成为我国外来入侵种中最主要的群之一,美洲仍是其最主要的原产地之一。

  • 标签: 生物入侵 外来种 无意引进 首次发现 原产地 变化趋势
  • 简介:金孢属(Chrysosporium)真菌在地球上分布广泛,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能产生许多有用的代谢物。它们是一个喜角蛋白的群,大多数可以产生角蛋白酶。此类真菌在国民经济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文中评述了金孢属真菌产生的抗癌、抗真菌、抗寄生虫等抗生素物质的研究进展,以及此类真菌在生物防治、食品工业、日用化工、皮革生产、纺织工业、造纸工业、功能酶的生产、环境检测与保护等方面的研究状况及其潜在的应用价值和研究意义,同时介绍了金孢属的某些种作为人或动物病原菌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嗜角蛋白真菌 金孢属 角蛋白酶
  • 简介:目的建立小鼠前胃癌模型,探讨番茄红素对小鼠前胃癌的抑制机制及对脂和淋巴细胞DNA的抗氧化损伤作用。方法昆明小鼠随机分成5组,实验3组饲喂高、中、低不同剂量的番茄红素饲料,阳性与正常对照组饲喂正常饲料,实验组与阳性组灌喂含人类致癌物苯并(a)芘B(a)P的色拉油(浓度为5mg/mL),正常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色拉油,每周两次,共8次,建立前胃癌模型,24周后处死动物,观察肿瘤生长及脂和淋巴细胞DNA的氧化损伤情况。结果番茄红素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给予番茄红素后能降低前胃癌的发生率,可提高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减少淋巴细胞DNA的氧化损伤(P〈0.05)。结论番茄红素具有明显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机体抗氧化酶功能,降低脂氧化产物MDA,减少淋巴细胞DNA损伤有关。

  • 标签: 小鼠 番茄红素 前胃癌 DNA损伤
  • 简介:以悬钧子皮下盘菌等总基因组DNA为皮下盘菌属(HypodermadeNot.)及其近似群RAPD体系优化的模板,对模板DNA浓度、dNTPs浓度、Mg2+浓度、引物浓度、TaqDNA聚合酶浓度等反应体系以及退火温度和时间、延伸时间、循环次数等扩增程序条件进行优化,寻找出适合此类菌物RAPD-PCR反应的最佳反应体系和最佳扩增程序.

  • 标签: 皮下盘菌属 齿裂菌属 散斑壳属 RAPD-PCR反应条件 优化
  • 简介:利用已克隆植物的R基因NBS序列中保守基序设计简并引物进行PCR扩增是克隆NBS有效的方法。从广东普通野生稻HLW028中克隆出3条序列,经同源性分析均为NBS,序列号为DQ272573~DQ272575。从NCBI中下载普通野生水稻和功能已知的水稻NBS—LRR基因,与本试验所提交的NBS进行聚类分析。这些NBS可分为5大,其中DQ272574是一个新的NBS基因类型。从野生水稻中克隆NBS基因存在P—loop、RNBS。A、kin-2、RNBS.B、RNBS—C和PLAL的基序。RT—PCR结果表明,培矮64中的Pikh的表达量比2种野生稻中高。从培矮64中扩增出1个完整读码框的cDNA。

  • 标签: NBS.LRR 普通野生水稻 聚类分析 表达
  • 简介:目的研究实验用SPF大白猪和长白猪SLAII基因的多态性。方法分别采集15头SPF大白猪和22头长白猪抗凝血,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提取总RNA,反转录后RT-PCR扩增DQB1、DRB1和DQA基因并进行测序,分析获得的SLAII等位基因序列多态性。结果3个基因共获得25个等位基因,包括8个DQB1,10个DRB1和7个DQA,全部获得ISAGSLA命名委员会的官方命名,其中3个等位基因首次提交完整序列,命名为DQB1*02:12(KU754590)、DQB1*02:03(KU754591)和DRB1*06:07(KU754601),3个DQA等位基因为新发现等位基因。SPF大白猪和长白猪DQB1等位基因与外源性抗原结合的15个氨基酸中,共有5个氨基酸具有高度保守性;DRB1等位基因的16个外源性抗原识别位点中,仅1个位点高度保守;DQA等位基因19个抗原结合位点中,有11个高度保守。SLAII基因氨基酸序列分子进化树表明,3个基因分别聚为两大类,与国外Yucatan小型猪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而与其他猪种未表现明显遗传距离相隔。结论成功鉴定了大白猪和长白猪的25个SLAII等位基因,发现其具有较为丰富的多态性,所获得SLAII等位基因在其他品种猪也广泛分布,具有多样性,这一研究结果对大白猪和长白猪发展为经典实验动物模型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猪白细胞抗原 SPF大白猪 SPF长白猪 SLA II类等位基因 多态性
  • 简介:包括肝螺杆菌(Helicobacterhepaticus)和胆汁螺杆菌(Helicobacterbilis)在内的啮齿螺杆菌(rodenthelicobacter)已经被公认为是啮齿实验动物重要的致病菌,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以及国际实验动物理事会早已将其列为啮齿实验动物必须排除的病原微生物.我国因缺乏模式菌株使这一致病菌的检测方法至今未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2001年版也因此而未将其列入,这已经严重妨碍了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对外交流.

  • 标签: 螺杆菌 实验小鼠 胆汁 啮齿类实验动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 分离
  • 简介:随着医学界对天疱疮和大疱性天疱疮认识的不断深入,这两种疾病的患者生存期延长,但是广泛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真菌感染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特别是口腔念珠菌感染为其中一种最常见的感染。本文对2003年6月-2006年6月期间,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皮肤科住院的87例天疱疮和133例大疱性天疱疮患者进行口腔念珠菌检查、随访,旨在了解天疱疮和大疱性天疱疮患者口腔念珠菌感染的现状及其规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念珠菌病 口腔天疱疮 大疮性天疱疮
  • 简介:基于16个农艺和品质性状,选取36份黑龙江2017年主导推广的粳稻品种,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方法,确定了活动积温、产量、胶稠度等9个主成分性状因子、判别函数,并成功划分了4个群。在此基础上,对19份亲本进行群划分分析,明确了今后育种实践中,组配亲本选择顺序依次是相邻群间、间隔一个群间和同一群间;对黑龙江近12年审定的170份粳稻品种进行群划分,为育种家和研究者在亲本选配方面提供直观、便捷、量化的参考依据,提高育种准确性,减少盲目性。通过本研究,初步构建了基于农艺和品质性状的黑龙江粳稻育种亲本类群体系,以期为寒地粳稻育种亲本选配及品种资源群划分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参考。

  • 标签: 黑龙江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粳稻 育种亲本 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