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近日,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赖仞带领的课题组发现。提口自金环蛇毒液的抗茵肽对痤疮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该研究成果为抗菌肽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打下重要基础。部分研究成果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一综合》(PLoSONE)上。

  • 标签: 治疗作用 抗菌肽 金环蛇 痤疮 研究成果 动物研究所
  • 简介:应用乙醇浸提法采集受红柄天牛不同程度危害的罗浮栲韧皮部和叶片,测定其中黄酮的含量,并分析黄酮含量的变化与红柄天牛虫害为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害虫危害季节罗浮栲的韧皮部和叶部中黄酮含量随不同受害程度而不同。与未受害的相比,受轻、中度害的植株黄酮含量显著增加;在害虫休眠季节,罗浮栲黄酮的含量在不同受害程度及未受害植株间均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天牛取食为害是刺激罗浮栲产生黄酮应激反应的直接原因。

  • 标签: 罗浮栲 红腹柄天牛 黄酮
  • 简介:目的:研究探讨经过疝环口进行腹腔外置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腹股沟斜疝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接受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试验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修补术进行治疗,而试验组采用经疝环口外置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治愈率(9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74.00%),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疝环口进行腹腔外置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较好,有效治愈患者的腹股沟斜疝,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 标签: 腹疝环口 腹腔外置术 腹股沟斜疝 临床研究
  • 简介:随着人类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和型肥胖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临床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与型肥胖经常在同一个体上出现,两者密切相关。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并型肥胖已成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高尿酸血症并型肥胖模型的研究,对于阐释高尿酸血症并型肥胖的病理及药理机制十分重要。本文就高尿酸血症并型肥胖动物模型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腹型肥胖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探究ripply1基因在斑马鱼早期背腹轴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斑马鱼整封原位杂交技术揭示ripply1基因在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在胚胎1细胞期注射ripply1的mRNA来高表达Ripply1蛋白并在后期观察胚胎背标记基因的变化及胚胎形态变化.利用Tol2转基因技术构建ripply1启动子驱动的GFP转基因鱼.结果原位杂交结果显示ripply1基因在斑马鱼原肠早期胚盾期特异表达在胚盾处,即预定的背部.高表达ripply1后,在胚盾期背部标记基因表达范围扩大,腹部标记基因表达减弱,受精后24小时胚胎表现出严重的背部化表型:头部增大,腹部卵黄延伸减弱,尾部躯干及尾部区域减少,有的甚至形成了第二个体轴.得到的转基因鱼揭示ripply1母源表达,并且转录起始位点上游1200个碱基驱动的GFP能模拟内源基因的表达图式.结论ripply1可能参与斑马鱼胚胎早期背腹轴的发生.

  • 标签: 斑马鱼 ripply1 早期胚胎发育 背腹发生
  • 简介:目的:获得齐口裂鱼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Y辅助活化因子1a(PGC-1a)cDNA序列,探讨其在齐口裂鱼肌肉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方法:根据斑马鱼基因PGC-1a序列设计引物,提取齐口裂鱼肌肉组织总RNA,经RT-PCR扩增PGC-1a仪基因序列;利用半定量RT-PCR分析齐口裂鱼PGC-1a基因在红肌和白肌中的mRNA表达特性。结果:获得齐口裂鱼PGC-1a基因序列2633bp,GenBank登陆号为JNl95738,其中ORF为2631bp,编码876个氨基酸残基,与同鲤科的斑马鱼、草鱼和金鱼的同源性较高,为88%~93%,但与哺乳动物和禽类如人、小鼠、大鼠、猪、牛和鸡的同源性较低,为49%~50%。在基础状态下,PGC-1a在齐口裂鱼红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白肌,禁食可显著诱导PGC-1a在红肌和白肌中的表达水平。结论-首次克隆得到齐口裂鱼PGC-1a基因序列,其在红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白肌中,禁食可显著诱导其在红肌和白肌中的表达,为研究PGC-1a在齐口裂鱼肌肉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齐口裂腹鱼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α 基因克隆 红肌 白肌
  • 简介:目的:研究腹腔镜与开手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15年9月至到2016年8月在医院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简单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含62例,对观察组进行腹腔镜辅助手术,对照组则给予开手术,对比两组围术期疗效相关指标,手术前后的免疫功能指标CD4+、CD8+及CD4+/CD8+),以及两组术后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且切口长度、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D4+、CD4+/CD8+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而CD8+水平明显上升,且术后观察组CD4+、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是4.8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对患者免疫功能产生的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值得给予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手术 胃癌 进展期 疗效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经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6例子宫肌瘤患者,参照抽签法分作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经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VEGF、IL-6、IL-8、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血清VEGF、IL-6、IL-8、FSH、E2、AM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研究组血清IL-6、IL-8、E2、AM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F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经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可起到与经全子宫切除术相似的应用效果,但经次全子宫切除术对机体形成的创伤较小,利于术后卵巢功能的恢复,可能与其降低患者术后血清IL-6、IL-8、VEGF水平有关。

  • 标签: 子宫肌瘤 经腹次全子宫切除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