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β-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骨钙素(OC)联合诊断对前列腺癌(PCa)骨转移的预测价值,明确一种或多种骨标志物与PCa骨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及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3例PC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核素骨显像分为PCa无骨转移组(43例)和PCa骨转移组(50例);根据骨转移数量分为局限性骨转移组(24例,骨转移病灶≤5个)和进展性骨转移组(26例,骨转移病灶>5个)。分别检测并记录tPSA及骨标志物,并对两组的各指标水平进行比较。结果与PCa无骨转移组比较,PCa骨转移组患者的血清tPSA、β-CTX、OC水平增加(均P<0.001)。与局限性骨转移组比较,进展性骨转移组患者的血清tPSA、β-CTX、OC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PCa患者的血清tPSA、β-CTX、OC与骨转移数目呈正相关(P<0.05),且与发生骨转移相关(P<0.05),但与肿瘤分期无相关性(P>0.05)。tPSA、β-CTX以及OC单独诊断PCa骨转移的特异度较高,但灵敏度较差;采用联合诊断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tPSA、β-CTX以及OC单独诊断(均P<0.05)。联合检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血清tPSA、β-CTX、OC联合检测对于前列腺骨转移的诊断价值较高,作为骨标志物与骨转移密切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患者血清软骨寡居基质蛋白(COMP)及Ⅱ型胶原羧基端肽(CTX-Ⅱ)水平变化,探讨布病早期阶段骨关节生物标志物的改变状况。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3 - 2016年在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布病预防控制科就诊的早期布病患者,设为病例组;通过随机匹配原则,将健康体检人群设为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人群血清COMP、CTX-Ⅱ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128人,其中61名(41名男性和20名女性)早期布病患者,年龄为(39.41 ± 10.51)岁;67名健康对照(44名男性和23名女性),年龄为(40.31 ± 12.52)岁。病例组血清COMP中位数为1.70 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0.79 μg/L),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3.614,P < 0.05);病例组血清CTX-Ⅱ中位数为116.44 pg/ml,对照组血清CTX-Ⅱ中位数为128.48 pg/ml,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 0.044,P > 0.05)。结论早期布病患者血清COMP含量增加,提示在布病早期存在骨关节相关改变。
简介:摘要精氨酸抗利尿激素(AVP)是一种人体内的关键激素,但其较难测定且有检测误差。羧基端糖基化肽是一种39-氨基酸糖肽,它包含了AVP前体的C-末端部(CT-proAVP),是一种稳定而敏感的AVP释放替代测试物。羧基端糖基化肽的测定已经被证实是一种实用的临床指示物,可用于糖尿病的诊断和脓血症、心血管疾病的监测。笔者综述了一些关于AVP和羧基端糖基化肽之间关系的文献,从而证实了羧基端糖基化肽作为一种AVP替代生物标志物的价值。
简介:目的通过建立大鼠骨性关节炎(OA)模型,研究大鼠血清和关节液中Ⅱ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PⅡCP)水平变化,探讨体液PⅡCP对早期OA的诊断价值。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OA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用改良Hulth法诱导大鼠膝关节OA模型。分别于造模后1-5周,每周每组抽取6只大鼠取关节液、血清及关节标本,用ELISA检测体液PⅡCP水平,关节软骨行大体观察评分和组织病理学评分。所得数据用方差分析比较各时间点两组间的差异性,比较PⅡCP水平和软骨评分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用Pearson相关系数和线性回归分析来检验体液PⅡC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OA模型组在术后第1周软骨组织学表现接近假手术组,从第2周开始逐渐出现明显的OA病理学改变,假手术组软骨组织学无明显改变。OA模型组体液PⅡCP水平从术后第1周开始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并随时间推移差异性逐渐增大;假手术组体液PⅡCP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血清与关节液PⅡCP水平具有良好相关性。结论大鼠OA模型中,血清和关节液PⅡCP水平在软骨出现明显病理变化之前就已经升高,PⅡCP水平与OA病理变化相符合,关节液和血清PⅡCP水平可作为OA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患者愈合过程中骨钙素、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骨碱性磷酸酶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2017年我院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40例为研究组,选取4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结果胫腓骨骨折患者的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及无机盐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与c反应蛋白(CRP)呈正相关(r=0.445,P<0.05;r=0.491,P<0.01)。而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水平与ESR无明显相关性。结论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水平升高提示患者骨吸收增强。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自行研制的新型引导组织再生膜材料(仿生型改性胶原膜)应用于动物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能力。方法通过模拟牙周炎骨缺损形态在Beagle犬双侧下颌第三、四前磨牙颊侧制作3个大小为5mm×5mm的急性二壁骨袋的骨缺损模型,深达牙面。采用自体对照方法观察牙周组织再生情况,骨缺损区随机分为3组:胶原膜组、聚四氟乙烯(e-PTFE)膜组、空白对照组,共5只Beagle犬、14个实验部位。术后2、4、8、12周将分别进行大体标本观察、组织学观察、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BCT)扫描并重建、扫描电镜Ca、P元素微区定量测定。结果该仿生型改性胶原膜具有良好的骨引导和暴露后抗感染能力。术后12周,仿生型改性胶原膜组的新生骨高度、体积与e.胛FE膜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引导的新生骨钙磷比值(Ca/P值)高于空白组及e-PTFE膜组。结论动物实验显示.该新型仿生型改性胶原膜具有良好的提高牙周骨再生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表达和纯化重组人Ⅲ型胶原蛋白(rhCol),并评价其性能。方法构建重组基因工程菌pET30a(+)-1880/pACYCDuet-hy726/BL21(DE3),稳定共表达rhCol和脯氨酰羟化酶。通过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与盐析和柱层析蛋白纯化技术制备并纯化rhCol。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rhCol的纯度,全自动蛋白质多肽测序仪测定rhCol的N端氨基酸序列,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rhCol中的羟脯氨酸含量,噻唑蓝法评价rhCol的细胞相容性。结果高密度发酵最终菌体湿重约200 g/L,表达量约3 g/L,通过亲和层析获得的rhCol的纯度大于95%。rhCol的羟脯氨酸含量为11.44%,其水溶性及细胞相容性良好。结论本研究制备的rhCol可作为一种优良的生物材料广泛用于皮肤护理及生物医药等领域。
简介:胶原Ⅲ肾病(collagentypeⅢglomerulonephroPathy),又名胶原纤维性肾小球病(collagenofibroticglomerulopathy),是近年来认识到的一种罕见的特殊的肾小球疾病。主要表现为肾小球内出现大量异常Ⅲ型胶原沉积,它由超微结构发现胶原纤维,经免疫荧光染色判定为Ⅲ型胶原而命名。1979年Arakawa等首先报告2例患者,其肾小球内存在胶原纤维,而无指甲-髌骨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当时并未证实肾小球内胶原纤维的类型,直至1990年Ikeda等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首先证实了肾小球内沉积的胶原为Ⅲ型胶原。1991年Arakawa等和Imbasciati等将该病命名为胶原Ⅲ肾病,目前沿用的胶原Ⅲ肾小球病(collagentypeⅢglomerulopathy)由1991年Imbasciati等命名。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I型胶原蛋白海绵在骨缺损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07年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4例骨缺损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系四肢长管骨骨折接骨板或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后骨性愈合,入院行内固定物取出术的病人。在完成内固定物取出术后,治疗组在螺丝钉孔洞中和间隔置入Ⅰ型胶原蛋白海绵。对照组未置入胶原蛋白海绵。术后14d、30d、60d和90d对2组患者进行X光摄影,观察影像学图像评价治疗效果。同时结合随访结果,对比较治愈时间并进行功能评价。结果在术后14d,2组影像学无差异。但是术后30d后,2组影像学差异显著,表现为治疗组在骨痂形成方面明显快于对照组,治疗组的疼痛感觉消失更快。治疗组的平均愈合时间为5.3±1.7月,与对照组的8.6±2.4月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功能评价整体优良率为71.87%,与对照组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型胶原蛋白海绵用于骨缺损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本研究通过研究比较,深入研究了I型胶原的合成代谢和降解代谢,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了显著性结果。旨在探究I型胶原的合成代谢和降解代谢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以深化对这一生物分子的代谢机制的理解。实验中,分别选取了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个体。针对合成代谢和降解代谢,采用了精心设计的实验过程,使用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其中合成代谢和降解代谢的P值分别作为显著性分析的主要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在I型胶原的合成和降解代谢过程中表现出显著不同于对照组的生物学特性,合成代谢和降解代谢的矛盾现象可能反映了I型胶原代谢机制中的复杂调控。这些发现为深入理解I型胶原的生物学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未来相关治疗策略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