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无调音乐的产生对20世纪现代音乐产生了巨大地影响。对无调音乐产生的原因进行考察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20世纪音乐的发展。本文从作曲史上的信息美学原理、表现主义和维也纳传统主义三个角度出发,试图从德奥艺术音乐自身的发展传统、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和维也纳社会背景的作用三方面来认识无调音乐产生的必然性。

  • 标签: 勋伯格 无调性音乐 信息美学 表现主义 传统主义
  • 简介:<正>勋伯格的自由无调音乐,前承晚期浪漫派半音风格,后启高度逻辑化序列主义,并与当今欧美盛行的自由十二音作曲法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本文论述勋伯格自由无调和声最主要的三个方面。一、不协和音的解放:协和音与不协和旨的关系,是音乐风格的区别和音乐语言发

  • 标签: 自由无调性 勋伯格 十二音作曲法 无调性音乐 不协和音 序列主义
  • 简介:对"无调音高空间中的转换模式"的研究,是在广泛地对列文以及其他众多理论家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译解、思考、梳理和综合归纳这一基础上完成的。研究一方面完全忠实于列文的作为转换理论的纲领性文献GMIT中的理论阐述,对其中的与无调空间相关的GIS模型及转换方式进行了充分的解读和高度的归纳,一方面又对其他理论家的最新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对其中的极具典范意义的"K网"理论和"关联转换"理论从宗旨和技术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 标签: 无调性音高空间 转换理论 GIS模型 音集转换 K网 非音程转换
  • 简介:作为摆脱调性、探索新的结构原则的重要手段,自由无调的创作技法在创作理念和结构途径方面与传统音乐作品有很大的不同。勋伯格的《六首钢琴小品》是自由无调技法的代表之作,它一方面体现出自由无调作品独特的结构手法与组织逻辑;同时,其隐藏在复杂表象之后的结构方式与传统作曲理念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在剥离技法现象的基础上揭示作品内在的构成逻辑。

  • 标签: 自由无调性 勋伯格 结构观念 结构分化 音程细胞
  • 简介:<正>瓦格纳的《特里斯坦》把和声发展的进程一下子推进了几十年(作品产生于19世纪中叶,却代表着19世纪末的和声风格)。在这部划时代的作品里,作者对“调性扩展”、“多音和弦”、“和声外音”、“声部的半音进行”、“终止的省略”等等掩盖功能倾向的和声手段的应用,已经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以致使统治欧洲音乐达数百年之久的功能和声体系面临崩溃的边缘。1899年,年轻的勋伯格承袭瓦格纳的乐风,创作了弦乐六重奏《升华之夜》Op.4。评论

  • 标签: 代表作品 发展史 勋伯格 无调性 集合思维 评论
  • 简介:在20世纪众多作曲家之中,威伯恩在节奏方面的创造性是举世瞩目的。特别是他的“节奏比例模式”,使传统节奏发生了质变,并为后来的节奏序列化和整体序列写作,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和基础。文章以威伯恩早期自由无调时期的两部管弦乐作品《六首管弦乐小品》Op.6和《五首管弦乐小品》Op.10为对象,从“节奏细胞”的形成以及关系原则着手进行剖析,挖掘、揭示作品中节奏的组织方式;并进一步用作品文本说明、论证节奏细胞的变值发展手法与节奏细胞的谱面组成方式;最后总结出威伯恩早期管弦乐作品中的节奏特征以及对作者晚期节奏风格产生的影响。

  • 标签: 节奏细胞 节奏比例 节奏细胞的变值 节奏特征 威伯恩
  • 简介:如梦如诗的《梦幻》,选自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第七首,也是流传最为广泛、单独演奏或其他乐器改编演奏用得最多的一首乐曲.在这首乐曲中,舒曼既继承了古典功能和声的传统,又在传统材料的基础上加以发展.无论是和声的设计,还是调性频繁转换的变化,都充满了浪漫派的音乐基本特征,显示了作曲家用灵魂创作的性格.

  • 标签: 舒曼 《梦幻曲》 调性 和声
  • 简介:1908年开始奥地利作曲家阿诺德·勋伯格(ArnoldSchoenberg,1874-1951)的创作进入自由无调时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他已经完成了op11、op16、歌剧op17、op19以及op21等重要作品.这些作品从多个方面对无调音乐创作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在突破调性界限的道路上迈出了至于关重要的一步,形成了勋伯格高度个性化的创作风格.本文以op19为切入点,力求对勋伯格早期无调音乐的创作特点有一个较为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 标签: 《钢琴小品六首》 奥地利 作曲家 阿诺德·勋伯格 无调性音乐 创作风档
  • 简介:同主音转换调式调性作为扩展音乐的手法,在我国民间音乐中并非十分罕见,诸如《苏武》、《江河水》等,可以说是最为大家熟知并经常引用的例子。《苏武》是宫音四、五度关系,主音为徵—宫—徵的同主音转调;《江河水》则是宫音为二度关系,相差两个调号的羽—徵—羽的同主音转调。然而更进一层的例和理论在以前的资料中则是很少见到,有些则是从未见过的。造成这种转调理论与实践上欠缺的原因在哪里?是否原本就不全?不是。关键在于我们

  • 标签: 变奏 唢呐曲 主音 调式调性 母曲 调号
  • 简介:李斯特在作曲技术方面是一位具有预见性的、先知性的探索者。作为浪漫主义的作曲家,他的音乐创作不仅局限于有调性中心的创作技术,并且他还是作品标题明确以"无调"命名而进行创作的第一人。文章正是针对李斯特《梅菲斯托圆舞曲》第四号"无调小品"作品中,所呈现出的古典时期乐句写作范式与"无调"处理糅合应用的这一现象,透视作曲家创作本源的同时,解析作曲家是如何在传统创作中得以创新发展的。

  • 标签: 古典时期 乐句写作范式 “无调性”处理 李斯特 “无调性小品曲”
  • 简介:<正>滴水观音在所有的花卉中,滴水观音怕是我的最爱。不为别的,单凭它的名字,就会叫你立刻安静下来!现实社会里,利益的诱惑太多太多了,难免令人浮躁。浮躁可能会上火,上火可能会燃烧。我的意见是,只要不见利忘义,只要不利令智昏,多些利益多些

  • 标签: 滴水观音 令人 布娃娃 龟背竹 知者 给你
  • 简介:汉代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上承先秦,下启魏晋,是各种书体繁盛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而汉代的书法载体形式多样,包括石刻、简帛、砖文、铜器铭文和玺印封泥等,其既具重要的史料价值,又是用来印证中国书法史演变的实物依据。汉金文是指汉代金属器上的文字,既继承了秦代诏版铭刻文字的风格,又产生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随着近些年的文物发掘,使得我们见到大量的汉代金文。

  • 标签: 中国书法史 小品 金石 承前启后 载体形式 铜器铭文
  • 简介:品琴现在才体会到,有琴相伴的日子竟是如此美妙。松润、空灵的琴声,幽远、淡泊的余韵,直透人心。古琴就放在通往凉台的过道上,我时不时停下脚步拨弄一下.凝神听着。弦的振动在面板底板之间共鸣。然后在房间里回响,再慢慢远去。似乎身处幽静的山林之中。似乎我就是一位遁世的隐者。不学古人操琴以修身养性、安贫乐道,也不学世外高僧攻琴参禅、了悟因果,

  • 标签: 小品 收藏 修身养性 安贫乐道 琴声 空灵
  • 简介:晨岚烟的日子,薄纱缓缓摇摆,飘越窗子,粘附在玻璃上。早起的鸟,有麻雀,牵动串串银铃般清脆的音乐,划破了氤氲的晨雾,散落在晨风之中。早点的小卖部,晨时最热闹的街口。邻家阿婆习惯踏着露珠儿去河埠头。

  • 标签: 小品 朦胧 小卖部 眼睛 半流体 粘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