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问题已经越来越得到重视, 学生的视力保护,需要学校的教育,家庭的监督,学生的自觉,合力为孩子支起一张宽大的视力保护屏障。 班级联合家长及学科老师通过“ 一课、一操、一姿、 一卡、一画、一赛”等多种德育途径 让学生真正养成 良好的用眼护眼习惯,并形成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
简介:摘要目前老视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增强调节能力的副交感神经激动剂如卡巴胆碱、匹罗卡品、PresbiDrops等,可刺激睫状肌收缩,增加睫状肌收缩力;其次是降低晶状体硬度、恢复晶状体弹性的硫辛酸类药物;以及利用光学原理增强患者视近调节能力的Liquid Vision等药物。但这些药物均存在局限性,如仅针对老视发生发展中的单个因素发挥作用,组合性药物机制不清,药物组合的最佳浓度、远期疗效、药物副作用及患者依从性等需进一步探究,且缺乏多中心研究及循证医学证据支撑。是否需根据患者调节力下降程度来调整用药浓度、频率及用药时间也需进一步验证。(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182-186)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球面优化单眼视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老视的安全性、有效性及视觉质量。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收集2018年1─12月在柳州市工人医院视光科行非球面优化单眼视准分子激光手术患者50例(100眼),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观察患者远近距离裸眼视力、电脑验光、角膜地形图、角膜Q值、球差、对比敏感度、立体视锐度等,并使用屈光矫正者生命质量量表(QIRC)评估手术对生存质量的影响。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术前双眼各项指标基本匹配,术后6个月主视眼logMAR远视力达0.0的患者有94%,非主视眼logMAR近视力均达到0.5,96%的患者达到0.3。主视眼术后6个月Q值与非主视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2,P=0.03)。等效球镜度(SE)、Q值与球差呈正相关(r=0.496,P<0.001;r=0.197,P=0.05)。患者双眼术后1周对比敏感度在各空间频率均低于术前,术后6个月除18 cpd以外,均达到术前水平(均P<0.05)。大部分患者反映视觉质量良好;2例诉夜间眩光、重影。患者术后6个月立体视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球面优化单眼视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近视合并老视是安全有效的,且不损害视觉质量。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青少年近视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近视成为社会的重要问题。青少年近视的发病呈现低龄化,普遍化的趋势。不规范的验光配镜导致了青少年的用眼疲劳和快速增长等诸多后果。医学验光科学配镜至关重要,现将戴镜后近视力异常的病例分析及处理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应用手术治疗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状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80例,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手术正位率、双眼视功能以及斜视度差、立体视锐度差的差异。结果手术后患者正位率明显高于手术前[88.8%(71/80)比40.0%(32/80)],欠矫率以及过矫率明显低于手术前[7.5%(6/80)比36.2%(29/80)、3.8%(3/80)比23.8%(19/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患者同时视(Ⅰ级)率、近立体视率、融合(Ⅱ级)率、远立体视(Ⅲ级)率均高于术前[91.2%(73/80)比26.2%(21/80)、17.5%(14/80)比5.0%(4/80)、21.2%(17/80)比3.8%(3/80)、33.8%(27/80)比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患者斜视度差、立体视锐度差、融合功能差值均低于术前[(29.5 ± 2.8)Δ比(46.2 ± 3.1)Δ、(190.6 ± 19.4)°比(240.3 ± 18.5)°、(3.1 ± 0.8)°比(4.3 ± 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采用合适的手术方式是至关重要的,能促进患者正位率的提高,明显改善患者双眼视功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视障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盲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 本文从个案研究出发,对一名具有行为问题的视障学生进行观察记录,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对其行为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结果显示,相应的矫正策略对个案的行为问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简介:摘要:本文简单梳理了召唤结构,并简明扼要分析了唐诗的召唤结构,然后基于接受美学的视角,结合唐诗英译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直译、化隐为显、去除空白的唐诗召唤结构英译方法。
简介:摘要儿童视路胶质瘤是原发于视觉通路的低级别胶质瘤,其临床表现多样,预后差异较大。目前,国内外对其诊断和治疗仍存在争议,低龄儿童的化疗和年长儿童的放疗是当前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如何保护患儿的视力和视野不受损伤,术中在切除肿瘤的同时会牵拉甚至损伤视觉纤维。因此,临床不应盲目追求肿瘤全切除,应在保护视觉纤维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切除肿瘤。后续再辅以放、化疗控制残余肿瘤,在保障患儿较长生存期的同时减少对患儿生存质量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复杂的斜视和复视患者多学科联合诊疗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复杂的斜视和复视患者共103例。经多学科专家联合会诊,统一制定诊疗方案,治疗后随访1~12个月。结果本组患者包括先天及后天麻痹性斜视52例,共同性斜视15例,肌性视疲劳所致复视7例,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所致的限制性斜视6例,继发性斜视3例,重症肌无力3例,眶壁骨折所致限制性斜视2例,同时排除假性斜视15例。治疗方法包括:10例行斜视手术,6例压贴三棱镜矫正小度数斜视,5例屈光矫正及视疲劳治疗,其余82例进行全身病治疗同时斜视保守治疗。结论开展斜视和复视多学科联合诊疗,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学科专家的技术优势,运用综合诊疗模式,使斜视和复视疑难病例的诊疗更加便捷和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