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关于农业合作问题》的报告,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几十年来领导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基本经验,对党领导农业互助合作的历史及基本指导方针有许多精辟的论述。报告反映了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坚守,希望通过农业合作实现广大农民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望,但也体现了他在农业合作问题上存在某种认识偏差,一定程度上高估了当时农民走社会主义集体经济道路的积极性,对土地改革后农村出现的贫富差距看得过于严重。

  • 标签: 毛泽东 农业合作化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 简介:<正>《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我国个体农民,特别是在土地改革中新获得土地而缺少其他生产资料的贫下中农,为了避免重新借高利贷甚至典让和出卖土地,产生两极分化,为了发展生产,兴修水利,抗御自然灾害,采用农业机械和其他新技术,确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随着工业的发展,一方面对农产品的需要日益增大,一方面对农业技术改造的支援日益增强,这也是促进个体农民向合作方向发展的一个动力。”“对个体农业,我们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创造了从临时互助组到常年互助组,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这项工作中也有缺点和偏差。……在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单一,以至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这几段话谈到了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性、必要性和可能性,谈到了我国农业合作的发展过程、方法和步骤,也谈到了在合作过程

  • 标签: 农业合作化运动 私人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改造 高级社 小农经济 个体农业
  • 简介:老挝的农业合作运动始于1978年5月,迄今已有八个年头。在合作过程中,曾于1979年至1980年间出现过一次大反复,使当时全国2,600多个农业合作社中的半数以上散了伙;经过调整和整顿,1984年至1985年间又有了发展。现全国已有农业合作社3,378个,入社农户占全国农户的52.65%。从量上看,已接近要求在1985年底达到的入社农户占全国农户60%——65%的指标;但从质上看,生产成效较明显的农业社为数不多,相当数量的合作社有待于整顿组织,充实力量和发挥作用。本文仅根据老挝报刊上的材料,对老挝的农业合作问题作些介绍。早在抗美救国战争期间,老挝党就号召解放区农民组织起来,进行集体生产。1971年,在老挝全国解放区曾建立起约9,200多个团结生产组,对推动解放区的农业生产发展起

  • 标签: 农业合作化运动 农业合作社 抗美救国战争 集体生产 大农具 农业生产
  • 简介:在党的领导下,抗日战争时期皖东抗日根据地的农业互助合作运动蓬勃开展,成绩显著,特点突出。解放后,农业合作运动在皖东大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地向前推进,200多万皖东农民群众相继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虽然皖东农业合作运动在最后阶段出现了急躁冒进的偏差,但是从整体上看,运动的成就是主要的。

  • 标签: 皖东 农业合作化 互助组 初级社 高级社
  • 简介:农业合作,是建国初期继土地改革之后,农村发展史上又一壮举。如何引导农民迈向农业合作,建设好新农村,同为当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毛泽东和刘少奇在农业合作的总体目标、实现步骤、启动时机、启动条件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看法。

  • 标签: 农业合作化 农村发展 土地改革 农民 总体目标 看法
  • 简介:1953年2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此后,全国各地开始普遍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我们鄂城县也不例外,迅速掀起了农业合作的高潮。笔者当时在鄂城县委机关工作,并曾在鄂城农业合作的典型——旭光一社驻队,亲身参加了农业合作运动。现就记忆所及,将当时的所见所闻略记如下。

  • 标签: 农业合作化运动 农业生产合作社 互助合作化运动 中共中央 机关工作
  • 简介:农业合作运动是50年代中期我国农村社会的深刻革命.中国共产党把我国几亿农民顺利引上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地实现了从小私有经济向集体经济的转变.如何认识这一社会变革,是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认为,中国农业合作运动的条件与目标、经验教训和历史地位,都必须联系我国生产力状况来考察.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角度重新审视农业合作运动,才能对这一历史性事件作出客观的评价.

  • 标签: 农业合作化运动 毛泽东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运动评价 农业生产力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简介:1955年农业合作高潮的形成,客观上是社会主义工业的需要,主观上与毛泽东的大力推动分不开。毛泽东亲自指导这场运动,并选编《中国农村社会主义的高潮》,对农业合作高潮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农业合作尽管后期过急过快,但在当时既有需要也有可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对农业农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推动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且极大地增强了全党建设社会主义的自信心。

  • 标签: 毛泽东 农业合作化 社会主义改造
  • 简介:本文试对合作的生成机制进行了阐释。马恩小农改造和合作的理论来源和毛泽东的相关观点.土改后的农村生产要素流动情况,促使政府对此做出的反应和理论设计,即农业合作的路径选择,最后对这样一个转变提出自己的思考。

  • 标签: 农业合作化 历史条件 原因
  • 简介:1955年7月底.毛泽东在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指出:“在全国农村中.新的社会主义群众运动就要到来。我们的某些同志却像一个小脚女人,东摇西摆地在那里走路.老是埋怨旁人说:走快了,走快了。

  • 标签: 农业合作化运动 女人 邓子恢 群众运动 社会主义 党委书记
  • 简介:对于合作时期的赵树理来说,理性主义、批判意识,甚至古典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结等等,呈现着复杂的交织状态,但无论从哪方面看都不纯粹。他既以“助业作家”身份参与合作意识形态的命名生产,又退却于权力制度在农村日常生活中的运作,直至以反讽、吊诡的方式向合作意识形态嫁接民间社会的价值立场。总之,不能简单断言“进城”后赵树理便成了“被展览的”偶像,便“失去了青春活泼的力量”。以合作运动为参照去考量,赵树理仍是十七年农村文学生动而又复杂的经典。

  • 标签: 农业合化运动 赵树理 “助业”
  • 简介: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的头等大事,能否妥善解决农民问题关系到无产阶级政权的巩固以及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向来都很重视农民问题,并从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这一最终目标出发,提出了走合作制道路的设想,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阐释。为毛泽东的农业合作思想提供了借鉴依据和理论支撑,并最终知道中国顺利完成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 标签: 毛泽东 马克思恩格斯 列宁 合作化思想
  • 简介:我国农业合作运动急速而顺利地完成,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也留下一些教训:必须从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实际出发:必须从农业生产力水平低的实际出发;必须从农民文化素质低的实际出发;必须把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落到实处。

  • 标签: 农业合作化 经验 启示
  • 简介:访问人:中国农业合作的高潮是在1955年。这一年毛泽东的思想变化比较大,党内的争论也比较大。省市委书记会议上,毛泽东曾激烈地批评当时的中央农村工作部,特别是点名批评邓子恢,说他犯了右倾错误。这个问题现在中央已经作了结论,认为邓子恢当时的主张是符合实际的,并为他平反。这件事已过去38年了,人们回想起来,都认为1955年这场争论来得很突然,您现在怎么看?杜润生:1955年的事情,从毛泽东同志本人说变化并不突然,他在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已经完成了两个革命转变的思路。过去人们在许多场合听过中央领导说,非社会主义因素将存在一个较长时期。此期间要

  • 标签: 毛泽东 农业合作化 杜润生 向社会主义过渡 新民主主义社会 邓子恢
  • 简介:在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运动中,农民先是争先恐后地加入合作社,然后有部分农民特别是富裕中农要求退出合作社,最后,已退社和未入社的农民又强烈要求加入合作社。农民的态度为何如此反复无常呢?

  • 标签: 农业合作化运动 农民行为 中国 合作社 50年代 20世纪
  • 简介:'穷棒子社'是由河北省遵化县第十区西铺村村民王国藩创办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当时被毛泽东誉为'整个国家的形象',对遵化县乃至全国农业合作运动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激励着今天的遵化县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再创辉煌.

  • 标签: 农业合作化运动 农业生产合作社 创办 激励 中国 国家
  • 简介:过渡时期是毛泽东农业合作思想的形成时期。他认为只有贯彻党在农村的阶级政策,循序渐进地发展,全面规划,加强领导,才能搞好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其思想难免也有偏差之处。

  • 标签: 毛泽东 过渡时期 农业合作化思想 社会主义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