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传世名句。1600年过去了,在已进入信息时代的20世纪末,怕是很难找到这样“与世隔绝”的一方乐土了。 然而,去年9月中旬,当我们结束阳朔之游,在返回桂林的途中,热忱的主人却把我们带进了建成不久的“世外桃源”。 虽然这“世外桃源”的大门距公路不足百步,但一走进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便是一派秀丽的田园风光,尤其是架在燕子湖边的那台圆形的大水车,一下子就把我们的思绪转回到久远的年代,难得的是,园内就我们这么一拨游人,显得格外幽静,登上由一对男女村民撑篙划桨的游船之后,就仿佛进入了如梦的山水画廊,真有一种返朴归真之感。
简介:《桃花源记》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虚构了一个宁静祥和的世外桃源,表达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文中平实细腻的景物描写,简洁精炼的语言表达,看似无意的悬念设置,亦真亦幻的世外桃源,婉曲有致的感情流露,组成了一幅梦幻的图景。一、渔人——南柯一梦文章以时间先后为顺序,紧紧围绕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通过
简介:<正>陶渊明(公元365——427年)创作于晚年(57岁)的《桃花源记》,是他的代表作,也是历来研究陶渊明思想及其创作的人十分注意的作品。陶渊明在这篇作品中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显然,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它是不能成为现实的,这一点也是历来研究陶渊明的人所公认的。那么,陶渊明创作这篇作品是反映了他的隐逸清高、虚幻消极思想呢?还是出于他自己对黑暗制度的不满,从而同情广大农民,表达了他们的愿望与心声呢?这便成了历来研究者们的分歧所在。我认为这篇作品的主旨是后者而不是前者。要研究一篇作品,不仅要看作品本身所反映的内容,更应该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联系作者的思想发展和生活经历,这样才比较全面。本文就是想通过对《桃花源记》创作基础的分析来力求比较客观地评价这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