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聶耳》这部影片对于我国青年,特别是对于年青一代音乐工作者,是一部富有教育意义的影片。首先是由于这部影片不是着重地去描写聶耳同志的个人生活,不是离开了当时的革命斗争去描写聶耳同志个人,而是从革命斗争发展过程中描写了聶耳的创作事业和他的成长。聶耳同志不是作为个人英雄出现在银幕上,而是作为革命群众中的一个战士,和广大革命群众生死与共的一个勇敢的战士出现在我们面前;因此,我们在影片中所看到的聶耳同志,不是脱离群众、脱离革命斗争的“英雄”,而是在群众革命斗争中发挥了他的积极作用的战士。由于影片使我们在看聶耳的同时,也看到了那个时代的革命斗争和参加了当时的革命斗争的群众,而且聶耳是革命群众中的一个,因而使我们对于这个在群众革命斗争中成长起来的战士获得了正确的理解。其次,这部影片也正确地处理了当时的革命文化斗争和整个革命斗争的关系,因此,虽然影片只描写了聶耳所接触到的文化斗争的一个侧面,却仍然使我
简介:最近,我为同宗好友潘子编了一本《潘铭燊作品评论集》,交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为此,特与潘子笔谈一番,以飨读者。潘铭燊,广东中山人,1948年生于香港。69年至79年间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自70年起,潘子任职芝加哥大学图书馆,73年回港任教,89年移居加拿大,任加拿大中国文化图书馆馆长,91年返港任城市理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负责人。潘子著作甚丰,除已出版6部工具书外,尚有《断鸿篇》、《三随篇》、《车喧斋随笔》、《温哥华书简》、《加华心声录》、《人生边上的补白》、《非花轩杂文《廉政论》、《闲书集》和《读书·写作·出版》等,被誉为“学者散文家”,为梁锡华、黄维梁、陈耀南等教授作家所称道,好评如潮。
简介:<正>创新精神的哲学意蕴波及全市、影响全国的创新大讨论深入人心,催人奋进,显示了天津在跨世纪的关键时刻高昂豪迈的崭新姿态。这场大讨论之所以取得如此非同凡响的效果,不仅在于它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适应了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而且在于它包含了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凝结着时代精神的精华。创新精神展示了唯物辩证法的真谛。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这种高度统一归根到底在于它坚决、彻底、真实地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貌来揭示世界的辩证本性。面对自己生存的这个星球,我们无时不刻地切身体验到自然界在时时更新,人类社会在日新月异。推陈出新、除旧布新如同前后相继、绵延不绝的滔滔浪潮,构成一日千里的历史长河。可以说,没有新旧交替,没有新陈代谢,就没有常新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