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肢X射线的摄影技术的摄影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总结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以及操作中的方法和程序。结论严格的进行X射线的操作过程以及注意事项可以对于患者的诊断有很好的帮助。

  • 标签: 上肢 X线 摄影技术
  • 简介:通过运用运动解剖学、运动力学等理论分析跳远中的起跳、腾空和落地的上肢技术,认识上肢技术在跳远中的重要性,以提高跳远成绩。

  • 标签: 跳远 上肢技术 技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Bobath技术结合双侧上肢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46例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使用Bobath技术,观察组在使用Bobath技术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双侧上肢训练。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上肢部分(FMA-UE),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MA-UE、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组内前后比较FMA-UE、MBI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两组MBI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两组评分的差值进行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FMA-UE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两组评分的差值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Bobath技术结合双侧上肢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

  • 标签: Bobath技术 双侧上肢训练 脑卒中 康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无痛技术上肢浅表静脉穿刺中的作用。[方法]将住院病人进行分组,单日为实验组,双日为对照组,共穿刺200例次。两组均选用相同的上肢浅静脉,由专人操作。双日组采用传统的穿刺方法,单日组采用“无痛技术”操作法。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病人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病人对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无痛技术可以减轻静脉穿刺带给病人的疼痛,增加舒适感,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提高了满意度。

  • 标签: 上肢浅静脉 穿刺 疼痛 无痛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内服联合上肢功率车对早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早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上肢功率车训练联合中药内服,疗程8周,比较两者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指数(ADL))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联合上肢功率车训练对早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可行性。

  • 标签: 上肢功率车 脑卒中 中药 上肢功能
  • 简介:上肢小面积Ⅱ°烧烫伤临床多见,治疗重点在于预防及控制创面感染,促进创面皮肤的自身修复。目前治疗方法很多,疗效评价不一,我们将近3年收治的烧伤面积在20%以下的Ⅱ°烧伤患者,随机分组,以目前常用的4种治疗方法进行对比治疗,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 标签: 小面积Ⅱ°烧伤 治疗方法 上肢 创面感染 自身修复 疗效评价
  • 简介:摘要本体感觉障碍在脑卒中患者中十分常见但易被忽视,本体感觉障碍可加重患者的上肢运动障碍,并影响运动功能预后。本文从脑卒中上肢本体感觉障碍、临床采用的简易和成套评估工具以及机器人评估等方面,对上肢机器人在脑卒中上肢本体感觉评估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上肢机器人在脑卒中上肢本体感觉的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脑卒中 上肢 机器人 本体感觉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复性训练对卒中患者偏瘫上肢痉挛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卒中偏瘫患者作为对象,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物理治疗方法)和观察组(60例,采用运动器械MOTOmedviva2进行上肢重复性训练),用手摇板对患者肢体张力情况进行记录,并采用徒手肌力检测(MMT)、改良痉挛评定量表(Asworth)及卒中损伤评定量表(SIAS),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改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MMT评分、Asworth评分及SI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卒中偏瘫上肢痉挛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运动器械MOTOmedviva2进行上肢重复性训练,能够显著增强患者的肢体力量,并且使其上肢痉挛程度得到明显改善,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重复性训练 卒中 偏瘫 上肢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上肢运动操对乳腺癌淋巴水肿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在2020年3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淋巴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上肢运动操)、对照组(常规干预)各40人。结果:观察组上肢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肢运动操对乳腺癌淋巴水肿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影响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上肢运动操 乳腺癌淋巴水肿 上肢功能康复
  • 作者: 常宇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1-09
  • 出处:《系统医学》2022年7期
  • 机构:吉林市中心医院 130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在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中实施上肢体位干预于康复训练的效能。方法:研究样本选取时间为2021年0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0例脑卒中患者,依据患者入院编号的奇偶性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上肢体位干预及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在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ADL、Fugl-Meyer、NIHSS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中实施上肢体位干预于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回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上肢体位干预 康复训练 卒中 恢复
  • 简介:目的观察新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后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Brunnstrom、Rood等传统神经发育疗法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新Bobath技术进行康复训练,在康复训练前和康复训练12周后对患者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效果。结果康复训练12周后两组患者较康复训练前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分均提高(P〈0.01),但观察组更佳,两组康复训练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神经发育技术

  • 标签: 脑卒中 上肢运动功能 新Bobath技术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上肢PNF技术和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将临床48例肩周炎患者分为PNF组和针刺组,通过对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的肩关节活动度以及临床疗效的观察,对PNF技术和单纯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做出客观的评价。结果PNF法对于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好于针刺组。治疗前后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度评分。结论上肢PNF技术配合针刺治疗肩周炎效果明显好于单纯针刺。

  • 标签: PNF 针刺 肩周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外骨骼机器人技术逐渐被发明与发展,辅助人体肢体动作,提升人体运动水平,帮助进行肢体训练。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智能型机械穿戴设备,在其研究中,应用了人体仿生学、人体结构工程等方面内容,实现人与智能型机器人的有机结合,来满足人体进行肢体运动的需求。基于此,本文以外骨骼机器人为出发点,阐述目前的外骨骼机器人的种类,并从与外骨科上肢机器人相关的技术方面出发,介绍与其研发有关的关键技术,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 标签: 外骨骼上肢机器人 类型 技术
  • 简介:摘要:外骨骼机器人技术逐渐被发明与发展,辅助人体肢体动作,提升人体运动水平,帮助进行肢体训练。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智能型机械穿戴设备,在其研究中,应用了人体仿生学、人体结构工程等方面内容,实现人与智能型机器人的有机结合,来满足人体进行肢体运动的需求。基于此,本文以外骨骼机器人为出发点,阐述目前的外骨骼机器人的种类,并从与外骨科上肢机器人相关的技术方面出发,介绍与其研发有关的关键技术,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 标签: 外骨骼上肢机器人 类型 技术
  • 简介:摘要:外骨骼机器人技术逐渐被发明与发展,辅助人体肢体动作,提升人体运动水平,帮助进行肢体训练。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智能型机械穿戴设备,在其研究中,应用了人体仿生学、人体结构工程等方面内容,实现人与智能型机器人的有机结合,来满足人体进行肢体运动的需求。基于此,本文以外骨骼机器人为出发点,阐述目前的外骨骼机器人的种类,并从与外骨科上肢机器人相关的技术方面出发,介绍与其研发有关的关键技术,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 标签: 外骨骼上肢机器人 类型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