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存在上颌窦间隔时应用盘钻法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种植科,存在上颌窦间隔应用盘钻法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种植的病例(24例,女性14例,男性10例),年龄(39.3±11.7)岁(22~56岁)。术后6~8个月行永久修复,根据上颌窦间隔位置分为E类(颧牙槽嵴之前)、M类(颧牙槽嵴之后)和D类(近远中走向)。术前、术后即刻、6个月、1年、2年拍摄锥形束CT。测量术前上颌窦底剩余骨高度(residual bone height,RBH),术后即刻、6个月、1年、2年测量上颌窦底垂直骨高度(vertical bone height,VBH)。统计黏膜穿孔率、种植体存留率。结果24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共植入种植体24枚,患者均无头痛头晕等不适,黏膜穿孔率为0(0/24),种植体的愈合期内存留率为100%(24/24)。术前RBH为(5.26±1.90)mm;术后即刻、6个月、1年、2年的VBH分别为(11.82±1.09)、(10.98±0.52)、(10.66±0.44)和(10.40±0.33)mm,不同观测点的VB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7.70,P<0.001)。但术后2年与术后1年的VB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1)。1例患者在术后18个月出现种植体周炎。结论在种植位点RBH>2 mm且存在上颌窦间隔时,使用盘钻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种植的患者均未发生黏膜穿孔,成功率高,可获得足够骨高度并完成同期种植,术后2年与术后1年比较未发生明显的骨吸收改建,骨结合形成良好,操作安全可控。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上颌窦内外提升种植牙围手术期全面性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22年1月~2023年5月期间进行上颌窦内外提升种植牙术的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实验组(全面性护理),每组33例,统计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面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上颌窦内外提升种植牙的临床效果,可在其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颌窦内外提升种植牙围手术期全面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上颌窦内外提升种植牙手术80例进行分析,均依据评分原则分入全面护理和常规护理的研究组、参照组各40例分析护理结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DA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上颌窦内外提升种植牙围手术期全面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提升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口腔种植修复中予以上颌窦内提升术的应用价值。方法:2021年5月-2022年3月是该研究选择病例的时段,将我院63例口腔种植修复患者的资料予以回顾性方式抽取,遵循“治疗方式差异”对其行分组处理;其中31例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种植修复技术,其余32例归于观察组予以上颌窦内提升术。结果:经与观察组临床疗效观测指标相比,对照组77.40%的临床疗效偏低显示(P<0.05)。术后经与对照组临床指标观测指标相比,观察组患者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较高、菌斑指数偏低(P<0.05)。结论:与常规种植修复技术相比,在口腔种植修复中予以上颌窦内提升术更具优势,可提升治疗疗效、降低菌斑指数。
简介:摘要鼻腔鼻窦放线菌感染较为罕见,放线菌感染合并上颌骨骨髓炎更鲜有报道。放线菌病无特异性表现,临床易出现误诊。本文报道2019年12月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患者,双侧鼻腔反复流血水并鼻塞、头痛1.5年,经鼻内镜、鼻窦CT、增强MRI及分泌物培养(细菌及真菌)等检查,仍不能明确病变性质。行鼻内镜下双侧上颌窦、筛窦开放术,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上颌窦及上颌骨放线菌感染,给予长期青霉素治疗。随访2年,无复发。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产后静脉窦血栓形成一例。患者女性,19岁,产后一月,表现为头痛、发热、呕吐、意识障碍、双侧瞳孔不等大。头颅CT提示脑梗塞并脑出血,头颅核磁共振提示:出血性脑梗塞。凝血功能实验提示高凝血状态,血小板减少,脑脊液常规、生化、培养无异常。按脑梗塞、脑出血、脑炎治疗,入院7天诊断不明确,治疗效果不佳,病情加重,请上级医院会诊,确诊为“产后静脉窦血栓形成”,给予规律脱水降脑压、醒脑、营养脑细胞、清除氧自由基、防治并发症、补充水盐电解质、营养支持治疗,未抗凝,未介入治疗,治愈出院。报道该病例旨在增加同行对该疾病的认识,遇到孕产妇有类似症状要排除本病。
简介:摘要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合并海绵窦蝶窦假性动脉瘤临床上相对少见,由于其易并发致死性鼻衄或重症脑血管病,病情凶险,应及时诊治。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血管内介入治疗成为TCCF 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手术入路可选经动脉与经静脉两种。血管内治疗入路应首选患侧颈内动脉通路,由于瘘口部位的复杂性,部分患者微导丝未能从颈内动脉入路通过瘘口,故只能选择静脉入路。静脉入路的路径较长而迂曲,且可能需要多通道,对技术要求较高。笔者报告1例TCCF合并海绵窦蝶窦假性动脉瘤患者,探讨经颈内静脉、面静脉、眼静脉联合入路行颈内动脉海绵窦瘘闭合及假性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的疗效。
简介:摘要:上颌扩弓适用于上颌发育不全、牙列拥挤等错颌畸形。根据所施加的力和扩张的次数分为上颌骨的快速扩张、半快速上颌扩张和慢速上颌扩张。针对不同年龄层患者及错牙合畸形的类型,正畸医生可选择合适的扩弓方式。本文通过对颌面部骨性及软组织结构、气道结构分析,探讨上颌扩弓对儿童颌面部的影响。
简介:摘要海绵窦区结构复杂,诸多神经及重要血管穿行其中,累及此处的肿瘤治疗方式包括硬膜内入路、硬膜外入路和内镜经鼻入路。本综述围绕内镜经鼻入路,就海绵窦区肿瘤的种类、手术入路及手术技巧等进行介绍。
简介:【摘要】上颌第一磨牙根管系统复杂多变,变异较多的是近颊根,双根管的发生率很高,但3根管极其罕见。本文报告1例上颌第一磨牙近颊3根管患牙的根管变异发现及诊疗经过,并结合文献归纳总结上颌第一磨牙根管变异发现及根管口定位方法。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0年6月至2020年3月间收治的9例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littoral cell angioma,LCA)患者的临床、病理、CT和MRI资料。其中5例行CT增强检查,3例行MRI增强检查,1例同时行CT和MRI增强检查。9例患者中,6例(6/9,66.7%)单发,3例(3/9,33.3%)多发;8例(8/9,88.9%)为良性,1例(1/9,11.1%)恶性伴肝转移;所有病灶均为圆形或类圆形;1例含钙化,2例合并出血,1例囊变。CT平扫,6例(6/6,100%)均为等或略低密度,边缘不清。MRI平扫,3例(3/4,75%)边界清楚,1例(1/4,25%)恶性边界不清;T1加权成像(T1-weighted imaging,T1WI),2例(2/4,50%)为稍低信号,2例(2/4,50%)为高低混杂信号;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3例为略高信号且其内示多发点状不强化低信号,即“雀斑”征。MR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和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均为略高或等信号。增强扫描,6例(6/9,66.7%)病灶呈渐进性强化,3例(3/9,33.3%)呈明显持续性强化。增强病变内部亦可见点状及星芒状始终未强化区。多发病灶增强扫描数量经历“少-多-少”的过程。本研究表明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的CT和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简介:摘要:研究颅内静脉窦内血栓的临床表现。方法:对30例经 DSA确诊的颅内静脉窦内血栓的 CT、 MR及 DSA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第一周,脑静脉窦内有条带状或三角形的高密度影,有脑水肿的征象,有脑梗塞或出血性梗塞。MRI平扫显示有严重的脑水肿症状,有深的引流区、弯曲的浅静脉和皮质出血性梗塞。MRV显示静脉窦狭窄或阻塞。DSA主要表现为:静脉期循环时间延长,局部或广泛性静脉窦未显形,有局限性或广泛的侧分支静脉。结论: CT检查对颅内静脉窦血栓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MR检查是一种有效的、随诊的方法.它可以弥补 CT的缺点.在阳性检出率和病变分布上与 DSA非常吻合.
简介:摘要:研究颅内静脉窦内血栓的临床表现。方法:对30例经 DSA确诊的颅内静脉窦内血栓的 CT、 MR及 DSA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第一周,脑静脉窦内有条带状或三角形的高密度影,有脑水肿的征象,有脑梗塞或出血性梗塞。MRI平扫显示有严重的脑水肿症状,有深的引流区、弯曲的浅静脉和皮质出血性梗塞。MRV显示静脉窦狭窄或阻塞。DSA主要表现为:静脉期循环时间延长,局部或广泛性静脉窦未显形,有局限性或广泛的侧分支静脉。结论: CT检查对颅内静脉窦血栓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MR检查是一种有效的、随诊的方法.它可以弥补 CT的缺点.在阳性检出率和病变分布上与 DSA非常吻合.
简介:摘要:自发性纵隔气肿是一种自限性良性过程,可无任何基础疾病,可无任何基础疾病。大多数病人可通过胸部 X 线检查诊断,但易出现漏诊,计算机断层扫描进行诊断率几乎可以达到100%。自发性纵膈气肿是一种良性疾病,好发于青年男性,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胸痛、胸闷为主,保守治疗有效,预后良好,复发率低。 在我们的病例中,一位25岁的女性患者,患有典型的自发性纵隔气肿,经吸氧、休息等保守治疗后痊愈,并且在1个月的随访中表现良好。回顾过去,我们回顾了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治疗。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时应用硬腭带蒂结缔组织移植以及不硬腭带蒂结缔组织移植手术取得的效果,评估修复后软组织美学效果及牙槽骨吸收情况。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接受治疗的26例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手术治疗满意度,评估修复后半年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吸收量以及红色美学评分。结果:对照组手术满意度为92.31%,所得数值高于观察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