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了解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及其感染特点。方法选取某院2011年1—12月因急性呼吸道感染收治住院的患儿1410例,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病毒(包括副流感病毒I、Ⅱ、Ⅲ型,流感病毒A、B型,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培养法检测细菌。分析不同月份、年龄段儿童病毒感染率及其合并细菌感染情况。结果1410份标本中,共检出病毒阳性594份(42.13%),以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为主;检出细菌阳性258份(18.30%)。3、4、10、11月份病毒检出率较高(均〉50%),7—9月病毒检出率较低(22.89%~31.40%);1~3岁组病毒检出率较高(58.04%),6~14岁组检出率较低(22.15%)。检出病毒混合感染阳性标本22份(1.56oA);单一病毒感染患儿合并细菌感染157例(27.45%)。流感病毒A、B型感染组合并细菌感染率较高,分别为47.06%、47.27%。结论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率与年龄和季节均相关;病毒感染后患儿合并细菌感染率较高,其中流感病毒A、B型感染更易合并细菌感染。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流行情况,为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13年3月到2015年5月我科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抽取70例。送检痰培养,通过WHONET5.4软件的采用,对培养痰结果以及药敏进行具体分析。结果痰培养阳性的70例患儿中,阳性率是。患儿的下呼吸道的感染病原体中,居首位的为革兰氏阴性菌,大约占全部阳性标本的46.9%,其次是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是31.3%,真菌以及其他的混合菌分别占11.8%、10%。而在这些病原菌之中,数量居于前列的分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以及肺炎克雷伯杆菌,所占比例分别是10.1%、10.5%、10.8%和14.9%。耐药菌株所占的比例较高。结论造成小儿下呼吸道的感染病原体种类比较多,但主要是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敏感性较好,在实际的临床用药中应该充分结合儿童自身特点,综合考虑并谨慎进行抗生素选择。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结果,观察病原体的分布特征,为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提供参考。方法 从本院诊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中选择 3470 例进行研究,采集患儿血清作为检验标本,对 RSV 、 ADV 、 IVA 、 IVB 、 PIV 、 LPN 、 MP 、 CPN 、 CVB A 、 CVB B 、 ECHO 这 11 种病原体的 IgM 抗体进行检测。结果 病原体阳性检出率为 31.47% ( 1092/3470 ),其中, MP 阳性检出率最高,为 22.13% ( 768/3470 )。此外,男性患儿的病原体阳性检出率为 32.91% ( 750/2279 ) , 女性患儿为 28.72% ( 342/1191 ),差异明显( p<0.05 )。年龄在 6-12 个月的患儿病原体阳性的总检出率、 MP 阳性检出率和 IVB 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 0-6 个月、 12 月以上年龄段对应指标( p<0.05 )。同时,春季、冬季的病原体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夏季和秋季( p<0.05 )。结论 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儿呼吸道病原体检测中,阳性检出率最高的为 MP ,病原体的分布因患儿的年龄、性别、发病季节等有明显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临床检验方法及结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21年9月纳入的94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儿童免疫球蛋白M抗体水平及不同季节儿童的病原体抗体检出情况进行分析,思考患者年龄与季节及病原体感染相关性。结果:对病原体IgM抗体检测后,阳性病毒是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嗜肺军团菌、乙型流感病毒,其中,阳性率最高的为肺炎支原体,其次为副流感病毒。在检查过程中,发现0-14岁儿童发生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概率高,副流感病毒次之。本研究中,0-3岁儿童发生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人数高达18人,4-6岁肺炎支原体感染16人、7-14岁肺炎支原体感染5人。在94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春季发病32例、夏季发病14例、秋季发病15例、冬季发病33例,对此,春季冬季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概率高。不同季节及年龄等因素,对儿童发生IgM抗体阳性率具有相关性。结论: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体检测中,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可检测出IgM水平,掌握发病因素,为疾病治疗及预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呼吸道感染病因分析中应用9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4112例呼吸道感染患者,所选患者均在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联合检测9项呼吸道病原体LP1(呼吸道嗜肺军团菌1型)、COX(Q热立克次体)、ADV(腺病毒)、IFA(甲型流感病毒)、PIV(副流感病毒)、MP(肺炎支原体)、CP(肺炎衣原体)、RSV(呼吸道合胞病毒)、IFB(乙型流感病毒)。结果4112例患者血清IgM(免疫球蛋白M)总阳性率为35.02%(1440/4112),IFB阳性率最高,MP阳性率次之。484例患者为病原体合并感染,阳性率为11.77%(483/4112)。结论在呼吸道感染病因分析中应用9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具有显著临床价值,病毒与MP是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应在检测中重点关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9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在呼吸道感染病因分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选择我院2016年1月12日—2017年3月12日住院部收治的10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对其进行9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并对9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阳性率以及9项呼吸道病原体合并感染阳性率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100例患者中血清IgM阳性率为40.00%,而病原体合并感染20例,阳性率为20.00%。结论在临床上应用9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具有高灵敏性、高特异,可以为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型的多重核酸检测技术在儿童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43例,应用双扩增法及直接免疫荧光法对患儿的鼻咽拭子和咽拭子样本进行7种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的核酸检测,具体为甲型流感病毒(H1N1/H3N2)、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PIV1/PIV2/PIV3)、腺病毒(AdvB/E)、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同时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流感病毒A型、流感病毒B型、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1、2、3型,对于2种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样本,进行巢式PCR法进行检测。结果双扩增法阳性检出率为53.3%,复合感染率8.8%。除去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指标外,与抗原直接免疫荧光法相比,阳性检出率提高了11.1%,复合感染检出率提高了4.5%,8例不一致的样本,双扩增法和巢式PCR法的检测结果一致率高于直接免疫荧光法。结论双扩增法可同时完成7种呼吸道病原体RNA检测,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为临床提供全面病原学鉴别诊断信息,辅助诊断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种呼吸道病原体的基因芯片法对儿童呼吸道病原体的检测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洛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5例疑似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痰液标本,分别采用呼吸道病原体核酸环介导恒温扩增芯片法(LAMP)、病原体分离与培养技术检测病原体。比较患儿呼吸道病原体的检出率及病原体检测符合率。结果85例痰标本中,病原体分离与培养结果显示病原体阳性标本31例,阳性率为36.47%;LAMP检查结果显示病原体阳性标本42例,阳性率为49.41%。病原体分离与培养显示阳性的31例痰标本中,支原体感染15例,占17.65%;铜绿假单胞菌感染8例,占9.41%;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7例,占8.24%;LAMP检查结果显示阳性的42例痰标本中,支原体感染22例,占25.88%;铜绿假单胞菌感染10例,占11.76%;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8例,占9.41%。经Kappa一致性分析显示,一致性较高的病原体分别为支原体、铜绿假单胞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16种呼吸道病原体的基因芯片可快速、高效检测儿童呼吸道病原体,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简介:摘要明确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方法1对痰标本分别进行痰涂片抗酸染色﹑接种血平板进行细菌培养﹑接种肺炎支原体培养管进行肺炎支原体快速检测。2本次试验研究的痰标本来源主要为内科和儿科患者共170例标本,并进行年龄分组,以观察两种年龄人群的感染差异。结果抗酸染色阳性2例均在成人组,成人组细菌培养阳性18例占20.7%,170份痰标本支原体抗原阳性例60例;阳性率35.2%,其中成人组阳性率44.8%(39/87),幼儿组25.3%(21/83)结论支原体感染占上呼吸到感染的比例大,成人组和幼儿组无显著意义,细菌感染成人组显著高于幼儿组,结核杆菌的感染也不容忽视。因此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应进行病原体的检查,明确感染类型,及时调整用药,可以减少细菌耐药率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