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3 个结果
  • 简介:我国素有伦理本位的文化传统,人们思想中的很多困惑与痛苦都可以从这种传统中找到相关根源。中国伦理传统有两大部分,一是从社会整体秩序的“应然”理想出发,注重“仁义”、“忠恕”的精英伦理,二是从个人本位需要的“实然”现实出发,讲究生存致用的世俗伦理。仁人志士大多将目光聚焦于精英伦理,注重于社会精英的德性培育,不屑于立足世情、民俗的世俗伦理的生存论价值。其实,世俗伦理中也蕴含着丰富的解惑资源,闪耀着道德实践的智慧光芒。

  • 标签: 精英伦理 世俗伦理 道德困苦 实践智慧
  • 简介:所谓口头艺术的"表演方式"是指特定语言生态环境及相应实物修饰和场所活动中,有一定社会、文化、历史与美学意义与功能的言语传播、音乐节奏和体态动作综合运用和表达组成的一套沟通体系。羌族口头艺术表演方式依其性质可分为巫术表演与世俗表演两大类。对世俗表演结构和特质的分析,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羌族口头艺术的概貌和构成特点。

  • 标签: 羌族 口头艺术 表演方式 特点
  • 简介:摘要马克思写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与他之前写的手稿,有很大的区别,一是这个时候的手稿已经具备了著作的性质,不像以前写的,只是零散的手稿笔记;二是这部手稿中具有了以前没有的思想,即物化和权力的思想,本文重点阐述这两个概念。同时,这部手稿对后来的《资本论》作了基础性的工作,因此,对于这部手稿思想的探析显得非常重要。

  • 标签: 马克思 物化 权力
  • 简介:本研究旨在探讨权力和观点采择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类型的权力动机在其关系中可能起到的调节作用。实验通过图片故事练习测量被试的权力动机,使用语义启动法和书写经历法唤起被试的高低权力感.最后要求被试完成认知观点采择任务和情感观点采择任务以考察其观点采择表现。结果发现:(1)在认知观点采择任务中,权力权力动机的主效应显著,低权力者比高权力者的认知观点采择更好:(2)在情感观点采择任务中.权力权力动机的主效应不显著,说明权力不可预测情感观点采择;(3)两类任务中不同类型的权力动机在权力与观点采择的关系中均显示出显著的调节作用,相比于个人化权力动机为主的个体,社会化权力动机为主的个体的观点采择表现更好。

  • 标签: 权力 观点采择 社会化权力动机 个人化权力动机
  • 简介:黄桂元:按照惯例,我们的对话还是绕不开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你是什么时候,何种因由开始创作小说的?"用一些评论家的说法,这相当于规定动作和必答题,也是中国古代文论对于文学研究的经验之谈,所谓的"知人论世",这里面必然有道理。

  • 标签: 小说题材 世俗故事 中国古代文论 李治 中篇小说选刊 中短篇小说
  • 简介:高尔斯华绥的小说《品质》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中的一篇课文。对主人公格斯拉的解读,人们往往从"实用""世俗"的视角展开,于是对于其"饿死"的结局不能理解。虽然也可能会对他产生一些同情或感叹,但更多的是惊讶于他为什么不与时俱进、不做广告等。这样,对作品形象及其艺术魅力的感悟便打了很大的折扣。

  • 标签: 高尔斯华绥 高中语文 苏教版 作品形象 思考空间 人能
  • 简介:陈氚在《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2期撰文指出,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带来了人类社会的诸多变革,权力的性质和实现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延续当代社会理论关于沉重、轻灵、流动的隐喻方式,我们可以将权力实现的新形式比喻为权力的隐身术。

  • 标签: 互联网时代 隐喻方式 权力 隐身 技术 人文社会科学
  • 简介: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冲突主要表现在角色认同、利益分配、价值取向、运行方式以及制度规则等方面的分歧和差异。这些冲突已危及大学绩效,进而影响大学目标和理念的实现。然而冲突是中性的,对组织而言它不仅具有破坏性,同时富有建设性。把握冲突机理,可以增强组织能动性,促进组织发展。通过结构重组、职业分离、合作治理、文化弥合以及建设利益包容体等路径,妥善管理冲突,化解校园危机,使大学回归学术理性。

  • 标签: 学术权力 行政权力 冲突理论 冲突管理 大学治理
  • 简介:职业画家与世俗绘画一直被认为是粗鄙的而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因其不单纯诉诸美学需求而更重功能上的实用价值,对其研究也处在边缘化状态。高居翰的研究表明职业画家不是美术史的言说主体而不具有话语权,故而世俗绘画不能成为艺术史发展的主线,但却能反映出商业语境下艺术的发展。并且宫廷绘画与世俗绘画、文人画家与职业画家之间也存在互动关系。高氏对世俗绘画进行的严肃关注和深入探究,对于扩大研究视野、探索新的艺术史书写结构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标签: 怡情 图像 世俗绘画
  • 简介:2014年,潍办发【2014】33号文件《关于深化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的印发,引起了全国各方关注,牵动了潍坊教育一系列的改革。其中最令人瞩目的部分是:构建"政府依法宏观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依法参与和监督"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全面落实中小学校长负责制,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增强办学活力,

  • 标签: 校长负责制 潍坊 权力 体制改革 宏观管理 现代教育
  • 简介:摘要近年来,权力这一社会现象成为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本文主要从对权力的研究方法这一点入手,分为理论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两类,评述了权力的研究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并对将来研究方法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与意见。

  • 标签: 权力理论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
  • 简介:毗邻海南省城——海口市的澄迈县.有个颇有名气的诗人副县长黄照良.此人是海南省著名少数民族诗人,还是海南省作协四届理事。按常理而言.“诗歌是净化人们心灵的语言.而诗人便是人们心灵的救赎者。”不过,有着诗人、副县长双重身份的黄照良.心灵非但没有得以净化,而且,他在喜欢作诗的同时.更对权力上瘾.更喜欢以权敛财。在任副县长的8年里,先后为数20人谋取利益.

  • 标签: 诗人 权力 县官 海南省 副县长 少数民族
  • 简介:在留存至今为数不多的金代绘壁遗存中,山西繁峙岩山寺以其文殊殿内精彩的金代壁画而知名,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画面中的世俗化倾向。其中,无论宫廷还是市井、城市还是郊野、神仙还是平民,都以日常惯于理解的方式来描绘,将宗教性、世俗性、贵族性、平民性有机地融为一体,成为那个时代社会生活从理想到现实、从神话到真实的一个杰出的立体图景。从画家的个人经历与绘画风格、宋金文化融合对金代绘画的影响、佛教图像的汉化与世俗化这三个角度来分析,使其壁画世俗化转型的原因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面貌。

  • 标签: 岩山寺 金代 壁画 世俗化 成因
  • 简介:大学中的学术权力作为大学组织中的学术性机构和学者对学术事务的一种支配力量,通常表现为对学术人员的支配权、对学术资源的分配权、对学术事项的决策权以及对学术评价的决定权等。从构成要素来看,学术权力的行使主体应该是从事相关学术事务的学术性机构或学者,行使内容或范围包括学术事务的相应事项,如人事安排、学位授予、学术资源分配与管理等;从形式上看,主要是通过平等协商的方式进行。

  • 标签: 学术性 权力 大学 治理 行政 资源分配
  • 简介:古典社会契约论是关于现代国家起源的一种理论学说。这种理论以自然状态为前提假设,预设了在此状态下的人类基于自然法而先天享有的自然权利。人类之所以最终选择创设政府,进入政治社会,根本原因在于相对于自然状态而言,政治社会能为他们权利的拥有和实现提供更为可靠的制度性保障。依此来看,权利保护实际上构成古典社会契约论的立足点和理论旨归,政府及其公共权力也只是因其对权利的保护才获得其存在的合法性。问题在于,公权力一旦形成,反过来又会构成对民众基本权利的潜在或直接威胁,换句话说,在公共权力与民众的基本权利之间天然地存在一种紧张关系。因此,如何对公共权力进行有效制约以保障民众的基本权利就成为古典契约论思想家们无法回避的论题。

  • 标签: 权力 权利 社会契约论 权力制约
  • 简介: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带有世俗性的特点。这种世俗性文化以世俗的个人作为思考万事万物的出发点和中心,并以现世的个人利益为追逐的目标和道德原则,由此形成文化的商业化倾向。世俗性文化对传统中世纪以基督教会为核心的社会文化带来各个层面的冲击。在国家治理和国际关系方面,世俗性文化确立以利益、权力、实力为首要原则的世俗政治理念。在哲学、科学等认识领域,强化理性与信仰并重的双重真理意识,以抬高理性的地位,最终导致理性至上、科学万能的思想境况。学人不仅要积极评价以意大利为中心区域的文艺复兴世俗性文化之积极因素,还要关注对当时及往后西方世界、乃至整个世界产生的负面影响。

  • 标签: 世俗性 文艺复兴 文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献祭,是宗教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供奉给祖先的礼物,祭品在献祭仪式中充当着沟通神灵、传达感情以及缅怀祖先的媒介作用。立足于广西昭平县仙回过山瑶度戒仪式的田野调查,对献祭仪式中的祭品进行了民族志的描述与解读,并在此基础上对祭品的象征意义进行了深描。认为,作为沟通凡俗世界与神圣世界的媒介,度戒仪式正是通过祭品的圣化与牺牲,完成了世俗通往神圣场域的建构与解构。

  • 标签: 仙回过山瑶 度戒仪式 祭品 世俗与神圣 建构与解构
  • 简介:《宋史·李全传》大部分出自《淮东补史》一书。其作者刘子澄,非文献中误载的静春先生刘清之,而应是玉渊先生刘清叔。他曾参与平定李全之乱和端平入洛等晚宋重大军政事件,所撰《淮东补史》一书对于李全事迹记载甚详,后经元人修史时收入,奠定李全传的基本格局。《宋史》秉持了"崇道德而黜功利"的修纂原则,传记中的文字程式化的内容居多,传文的铺排建立在合乎儒家社会及伦理价值的基准之上。然而《李全传》与其他诸传不同,它细节生动,人物形象饱满,文字详尽,这与它主要倚仗私人稗史材料修成有关,而这在中国历史的书写历程中并非特例,尤其对于叛臣,更是如此。通过分析李全本传的史源,有助于人们理解历史书写脉络中的多维互动模式。李全作为叛臣被记载,他的传记同时提供了研究儒家意识形态在官方书写层面如何运作的鲜活个案。

  • 标签: 李全 历史编纂 正史 笔记 史料来源
  • 简介:徐复祚,明代著名戏曲家、戏曲理论家,其博学工文,尤擅词曲,他现存唯一杂剧《一文钱》是一部优秀的讽刺戏剧。因自身坎坷的生活经历,徐复祚笃信佛教,他对佛教诸法本空、破除悭贪、众生平等的佛理思想参悟通透,笔下的人间百态莫不浸染佛性色彩;他基于对社会现实的热切关怀,讽刺贪婪现实、揭露人性异化、启迪人们以通脱态度对待现实人生,笔下的世俗风情蒙上了一层现实主义色彩;同时,徐复祚颇具文人才士的风流雅致,《一文钱》语言清丽隽雅、通俗易懂,结构设置切合缜密、不落俗套,音乐曲调浑融一体,刚柔并济,笔下的世俗世界常常带有其文人特性的审美风情。

  • 标签: 一文钱 徐复祚 世俗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