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研究古气候时,经常假定东亚季风冬季变化是反位相的^[1-2],即冬季强时夏季风弱,夏季风强时冬季弱。Zhang等^[3]和Zhou等^[4]对此提出了质疑,Yancheva等^[5-6]做了回答。一般并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冬、夏季风变化总是反位相的。事实上,冬、夏季风变化的关系,还要从时间尺度也就是形成原因上探讨。地球轨道尺度Shi等研究了284kaBP以来的东亚冬、夏季风的代用资料,并与模式模拟的结果作了比较。

  • 标签: 东亚冬季风 季风变化 反位相 东亚夏季风 时间尺度 地球轨道
  • 简介: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和美国大气科学研究中心(NCEP/NCAR)1948/1949-2012/2013年的逐日再分析资料,从年际变化和季节内演变两种时间尺度分析了冬季乌拉尔山阻塞与东亚冬季的联系。结果表明,从年际变化角度,东亚冬季综合指数(EAWMII)与冬季乌拉尔山阻塞频数显著相关,且两者的线性趋势与周期一致。当乌拉尔山阻塞频繁发生时,对流层中层西伯利亚反气旋异常,东亚大槽加深;对流层低层表现为贝加尔湖及东亚沿岸北风显著加强,中亚和东亚大部分地区地表温度降低,东亚冬季较常年加强。乌拉尔山阻塞的由强盛到崩溃的过程对应着西伯利亚高压由加强到减弱东移的季节内演变,850hPa风场对应为异常北风由贝加尔湖以北逐渐影响至低纬度菲律宾以东的演变特征。

  • 标签: 乌拉尔山阻塞 东亚冬季风 年际变化 季节内演变
  • 简介:利用NCEP/NCARR2逐日再分析资料和西南地区气象台站逐日气温资料,通过带通滤波、小波分析、相关分析和合成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了2010年东亚冬季月内尺度振荡特征及其与西南李区冬季气温的联系。结果表明,2010年东亚冬季在月内时间尺度上主要存在7天左右、12天左右以及30天左右为主要振荡周期的低频振荡。东亚冬季月内尺度,准1周、准2周时间尺度内的振荡特征可以很好指示出同期西南地区较强的低温过程,且在准2周尺度比准1周尺度对西南地区冬季低温的影响更明显。月内尺度、准1周、准2周尺度上东亚冬季正、负位相时,无论是对流层高层、中层、低层环流场分布形势均有显著差别,当东亚冬季正位相时对流层从高层到低层环流场形势均有利于西南地区科季低温,而负位相时环流形势相反,不利于西南地区低温。

  • 标签: 东亚冬季风 月内时间尺度 西南地区 冬季气温 低频振荡
  • 简介:第五届东亚冬季预报联合会商会于2004年11月12~13日在韩国釜山召开。本届会商会由韩国气象厅(KMA)主办,参加会议的除中国气象局外,还有汉城大学、釜山大学,日本气象厅(JMA)及APCN(APEC气候中心)的代表。

  • 标签: 东亚冬季风 会商 预报 日本气象厅 中国气象局 气候
  • 简介:摘要:利用NCEP/NCAR 1981-2010年的风场和高度场的再分析资料和Hadley中心的海温资料,采用了李建平等定义的东亚季风指数,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1981-2010共30年间东亚季风与ENSO关系的年代际的变化。结果表明ENSO与东亚季风关系呈稳健态势,即ENSO与东亚季风的关系不会随着年代际位相的变化而变化。在1981-1997年PDO冷位相期间,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为正异常,ENSO 与东亚季风呈正相关关系,El Nino期间,东亚季风强,La Nina期间,东亚季风弱。在1998-2010年PDO暖位相期间,该正相关关系仍然存在。进一步分析发现,ENSO与其他大尺度环境条件的关系也并不随年代际位相变化而变化。

  • 标签: ENSO 年代际变化 东亚夏季风 相关关系
  • 简介:东亚季风可显著影响中国季风区气候变化,但是季风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对夏季风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尚不明确。利用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型(AVIM2)模拟了中国季风区植被NPP,分析了其与夏季风指数的相关关系,探讨了其对夏季风变化的响应机理。研究发现,我国南、北方植被对夏季风强度变化的响应方式和机理并不相同。强夏季风年北方植被NPP增加,而南方植被NPP减少。东亚季风对中国华北平原植被生长季NPP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该地降水量实现的;京、津、冀地区植被NPP受东亚季风带来的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叠加影响,因而成为北方对夏季风变化最敏感的区域。东亚季风对我国南方江苏、安徽、湖南、湖北、江西植被NPP的作用是通过影响太阳辐射实现的,强夏季风导致太阳辐射减弱,从而使各省植被NPP减少。南方沿海的浙江和福建,强季风年带来的弱太阳辐射和低温是该地植被NPP减少的原因。广东、台湾植被NPP则主要受强夏季风带来的低温影响。

  • 标签: 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型 净初级生产力 中国 东亚夏季风 植被
  • 简介:使用NCEP/NCAR、英国气象局哈德莱中心(MetOfficeHadleyCenter)HadISST以及NOAA提供的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海温、海冰及雪盖异常对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冬季气温和东亚冬季(EAWM)年代际跃变的外部强迫作用,同时也对比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EAWM年代际跃变与20世纪80年代EAWM年代际跃变特征和成因的一些差异。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EAWM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全国一致偏冷型,同时中国近海的海温也偏低;该年代际变化的主要原因来自大气内部动力过程,而海温和海冰的作用不显著。20世纪90年代末EAWM年代际变化的特征表现为东亚北方气温显著偏冷而南方偏暖的南北反相变化分布;EAWM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年代际变化受北大西洋海温和热带太平洋海温的共同影响。北大西洋显著的异常暖海温,激发一个向下游传播的波列,使得西伯利亚高压加强,EAWM加强,从而导致我国北方气温下降;同时,秋冬季北极海冰异常偏少和秋季欧亚雪盖偏多对东亚冬季的增强也有一定的作用。此外,热带西太平洋的暖海温异常会导致在海洋性大陆地区有异常的辐合和对流增强,引起大气环流的Gill型响应,对流西侧的异常气旋在孟加拉湾至我国西南地区出现南风异常,使得东亚南部地区温度偏高。因此,20世纪90年代末之后东亚温度呈现南暖北冷的分布特征。

  • 标签: 东亚冬季风 年代际变化 外部强迫因子 海冰 海温
  • 简介:应用1951—1986年北半球海平面气压资料定义了冬季季风高压,并就季风高压与极地热状况的关系及其对东亚气温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前期秋季北极海冰及春季(3—4月)极区上空大气温度与季风高压关系密切。季风高压强弱变化对我国冬季气温具有显著影响,对苏联远东南部地区及日本等地的气温趋势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 标签: 极地热状况 季风高压
  • 简介:本项目主要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以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科研人员承担。在过去两年中,对中国沙区的毛乌素沙地、库布其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松嫩沙地、呼伦贝尔沙地进行了广泛的野外考察和采样,并完成了对这些样品的光释光测年、孢粉分析以及磁化率和粒度分析。根据对这些样品的分析结果以及以往的研究成果,确定了在末次盛冰期(LGM)和全新世适宜期我国北方生态脆弱区的植被和土壤类型等分布状况。

  • 标签: 生态脆弱区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相互作用 东亚季风 地质时期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简介:通过本项研究,发现了东亚季风和ENSO的相互关系在长期变化中是不稳定的.不稳定指的是在一段时期两者关系比较紧密而在另一段时期两者关系比较微弱.文章揭示:在东亚季风和ENSO关系紧密时期(HCP)和关系微弱时期(LCP)夏季大气环流的年际变率有显著差别.在关系紧密时期,南热带东太平洋区的信风、热带东太平洋区的低层大气温度、两个半球的副热带高压系统等的年际变率均显著高于关系微弱时期.并且,HCP和LCP时期中国夏季降水和ENSO的关系也有明显差异.

  • 标签: 不稳定性 东亚夏季风 ENSO 厄尔尼诺 大气环流 HCP
  • 简介:在研究黄土高原东亚季风地质时期周期演变中,引入了用于定量检测周期的奇异谱分析方法,结合小波分析,对典型的黄土高原陕西省洛川黄土剖面、甘肃省灵台黄土剖面的磁化率中2.6MaB.P.以来东亚季风的强信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6~1.0MaB.P.之间地质时期,除在1.87~1.37MaB.P.之间可能存在一个周期演变不明显的缺失时段外,东亚季风演变的主导周期是40ka,0.9~0.6MaB.P.是40ka周期和100ka周期的调整过渡期。0.6MaB.P.以来的主导周期是100ka。研究还发现,1.2MaB.P.前后没有明显的周期差异,说明1.2MaB.P.不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周期转型事件,而是周期演变过程中的触发事件,这一触发事件对0.9MaB.P.以后出现的周期转型事件影响深刻。40ka周期从1.2MaB.P.开始衰减,至0.9MaB.P.时100ka周期逐渐建立。0.6MaB.P.开始东亚季风出现冷暖大幅振荡的100ka演变周期,因而0.6MaB.P.具有气候振荡加剧的突变性质。

  • 标签: 小波分析 奇异谱分析 黄土 磁化率 东亚季风
  • 简介:利用青藏高原地区112个站1980-2001年和部分站点1960-2000年的气温、地温资料,采用经验正交EOF和旋转经验正交REOF等方法,对东亚季风爆发前青藏高原地气温差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与东亚季风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气温差一般超前气温、地温1个月达到全年最大值,比中国中东部同纬度地区的地气温差达到最大值超前2个月。随着高原由春季向夏季的过渡(3~6月),高原地气温差年际变化的异常敏感区逐渐由3月中部的河谷地带移动到高原的东南部地区。高原地表积雪的融雪过程和冻土的融冻过程对东亚季风建立前期高原4、5月份地气温差具有重要影响。高原地区的地气温差在4、5份的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4月份,由于积雪的反照率引起的辐射冷却作用,地气温差在1960年代到1970年代中期呈显著减小趋,之后呈增大的趋势。1960年代到1990年代5月的地气温差更多地反映出非绝热加热的作用,高原地气温差呈减小趋势。

  • 标签: 青藏高原 地气温差 季风前期 年际变化
  • 简介:东亚季风对中国天气与气候有明显影响。为了对东亚季风有较系统的认识,本文在近二十年许多学者有关东亚季风研究的基础上,对东亚季风的定义及其结构作了概述,回顾了东亚季风对我国气候及灾害的影响研究和我国地形对东亚季风的影响,并指出未来研究的科学问题。

  • 标签: 东亚季风 中国气候 季风指数 灾害
  • 简介:摘要:利用ReGCM3 和WRF模式对东亚季风区域(1980 ~ 1999)年间20年的地表温度和降水进行数值模拟,重点分析模式对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和东南地区地表温度和降水的模拟能力,分析中可以看出,在我国地表温度的模拟偏低,尤其在西北地区偏差较大。WRF模式对地表温度的模拟能力优于ReGCM3模式,能较好的模拟出地表温度的季节变化特征。 而ReGCM3模式对降水的模拟能力在华南地区优于WRF模式,在西北地区差于WRF模式。

  • 标签: 东亚夏季风,区域气候模式,模拟能力,性能检验
  • 简介:1概况2014年10月28日至11月1日,以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张强为团长,张存杰、柯宗建、杨明珠和王朋岭为成员的代表团参加了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2届东亚冬季气候展望论坛。

  • 标签: 气候展望 论坛 冬季 东亚 中国气象局 日本东京
  • 简介:摘要:本文使用1979-2018年春季期间( 3~ 5 月) 逐月的CRU 温度场再分析资料,计算出1979-2018年东亚春季的平均气温日较差。将孟加拉湾季风爆发日期与东亚春季平均的气温日较差进行相关分析,并进行显著性检验,最终挑出有显著相关的地区,分别通过云量,降水与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气温日较差以及季风与云量之间的相关分析,具体确定季风爆发是怎样对春季气温日较差产生影响的。

  • 标签: 孟加拉湾季风爆发 气温日较差
  • 简介:本文运用粒级一标准偏差方法对FJ04孔146cm以上部分进行敏感粒度组分分析与提取,证明选取的敏感粒度组分是本区重要的环境替代性指标,其平均粒径的变化可以用来指示东亚季风的强弱。获得了东海北部泥质区3ka以来东亚冬季强度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东亚季风经历了两个主要的演变阶段:①3.1.15kaB.P.为东亚冬季较弱,中等程度波动阶段,期间也存在几次冬季加强期;②1.15kaB.P.为东亚冬季强盛、高频率波动阶段。1.15kaB.P.是一个明显的转折点。此外,3ka敏感粒度组分平均粒级的变化还记录了11次冬季增强事件,与全球其他地区的气候记录具有极好的对应关系,但在不同的地区的响应程度不同,说明气候变化存在全球一致性和区域响应的特殊性。

  • 标签: 东海陆架 泥质区 敏感粒度组分 东亚冬季风
  • 简介:摘要本文在学习了东亚季风有关知识背景基础上,选取东亚季风低频震荡和我国东部降水关系若干文献,通过对其研究资料、研究方法、分析思路及研究结论作出初步归纳和总结,重点学习不同文献中采用基本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了解东亚季风低频振荡对我国东部降水影响的有关研究和进展。

  • 标签: 东亚夏季风 大气低频振荡 降水
  • 简介:近年来随着高分辨率古气候记录的出现,人们不仅对全新世、更新世,对更早期季风活动也有了新的认识。岁差影响岁差即分点与近日点经度的差。目前冬至在近日点,夏至在远日点,所以北半球太阳辐射强度的年变化是比较小的。在全新世开始时(11.5kaBP)正好相反,夏至在近日点、冬至在远日点,所以那时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比现代高约7%,而冬季低约8%。大家公认,受这个影响全新世夏季风持续减弱,北非季风、北美季风

  • 标签: 古季风 太阳辐射强度 古气候记录 全新世 近日点 高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