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平日留心书报或者时常翻书的人大抵有这样的印象,一些著名的文学作品,无不以构思的独具风采与独领风骚取胜,且历经时间和历史的考验而无衰色,依然保持着动人的魅力,每一代读者皆能从中受到哲学的,人生的,思想的以及文化的启发。因此,作家们在进入创造过程之前,往往呕尽心血,吐尽肺腑地进行构思。一部作品的成功的基石奠定于酝酿构思期中。我们搞新闻报道能不能邯郸学步,象作家那样注重构思呢?一般说来,文艺创作讲究构思,有其自身的必然,文艺作品是作家虚构的产物,想象的亲生儿,它要广阔的概括生活,深刻的揭示思想,生动的描绘形象,自然而然地逼着作家在作品的构思上独步群芳,否则作品转瞬即会时过境迁,色褪光暗。新闻报道与文艺作品不同,它是实际的记录,是事件的叙述,是"易碎品",一经披露,于
简介:按课本第110~111页所说,文天祥的不朽之作《过零丁洋》作于被捕之前。这跟《教师教学用书》的说法也自相矛盾。“文天祥”一目中介绍说:“1278年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押解经过零丁洋(今广东珠江口外)时,他写下《过零丁洋》一诗……。元将张弘范要他写信,劝降张世杰,他坚决拒绝,并写下此诗作为回答。”另外据《中国通史》第五册(蔡美彪等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49~450页)更详细的介绍,文天祥是在被俘后押解经过零丁洋时,写下了这首诗。因此,课本的表述,应为:“1278年,文天祥在今广东海丰以北的五坡岭被俘,在押解经过零丁洋时,写下《过零丁洋》一诗,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决心。课本的表述应改$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南园中学@顾凤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