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EG血栓弹力图试验同常规凝血试验之间的关系,对比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本院2016年10月1日—2018年6月1日期间选取1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这180例患者分别进行TEG血栓弹力图试验以及常规凝血试验,记录患者凝血因子的反应时间以及凝血酶的形成时间,并对比分析两种试验方法的相关性。结果通过对TEG血栓弹力图试验以及常规凝血试验的结果对比,发现患者凝血因子的反应时间以及凝血酶的形成时间TEG血栓弹力图试验明显比常规凝血试验的时间短,且部分凝血酶的形成时间与凝血因子反应时间呈正相关,凝血酶的形成时间与纤维蛋白水平之间呈现出负相关性。结论两种试验之间存在相关性,且TEG血栓弹力图试验凝血因子反应时间较短,与常规凝血实验的部分凝血酶的形成时间以及凝血酶的形成时间,呈正相关;凝血酶的形成时间与纤维蛋白水平之间呈现出负相关性趋势。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TEG血栓弹力图试验 常规凝血试验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凝血检验指标在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100例纳入研究,即研究组,并抽取100例同时间段来院进行健康健康的人群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凝血检验,并结合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组的PT、APTT、TT、INR均高于对照组,而FIB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高凝期的PT、APTT、TT、FIB均低于低凝期及纤溶期,而INR则明显高于低凝期及纤溶期,P<0.05。结论应用凝血检验指标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临床价值高,更有效评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具体疾病分期,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凝血检验指标 弼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 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在诊治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肝硬化患者40例为观察组,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4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凝血功能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肝硬化患者PT、APTT、TT均明显较对照组延长,观察组FI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肝硬化患者经Child-Pugh分级中PT、APTT、TT时间随级别增加时间逐渐增加,C级患者PT、APTT、TT明显高于A、B级患者,B级患者PT、APTT、TT明显高A级患者;而FIB水平肝功能随的Child-Pugh分级增加而降低(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通过凝血指标对凝血功能和肝脏的损害程度做出反映,肝硬化出血倾向给予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肝硬化 凝血功能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止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在临床诊断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新生儿DIC前期58例和DIC的同期患儿58例,所有患儿进行危重病例评分均小于90分,对比同期正常新生儿58例,分别分为实验组A、B;患儿给予小剂量肝素治疗,对比A、B2组治疗前后及同期正常新生儿血浆止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前、后各项止凝血功能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各项指标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D/FD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D-D、TAT、FDP、D-D/FDP凝血功能指标检测,能对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前期进行准确判断,能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止凝血功能指标 检测 诊断 新生儿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探究。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8 月 ~2019 年 8 月收治的 112 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56 例。记录平均止血时间,观察止血效果并统计总有效率,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检测,将两组的相关指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实验组与观察组治疗结果比较,治疗组止血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χ 2 =5.32 , P<0.05) ,平均止血治疗时间明显缩短 (t=2.31 , P<0.05) 。 结论 通过对比研究表明,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作用持久,且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凝血酶 上消化道出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产前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12月开展产前检查的80例妊高症孕妇为对象,参照产妇的妊高症等级,将其划分为轻度妊高症(轻度妊娠组)、中度(重度)妊高症中(重)度妊娠组,每组40例患者,选取同期40例健康妊娠孕妇作为健康妊娠组。对比三组孕妇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结果对比三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妊娠组就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短于健康妊娠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妊娠组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健康妊娠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孕妇通过检查其凝血状态,可有效对妊娠孕妇是否患有妊高症进行判断,预防并发症的出现,降低妊高症的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孕妇产前 凝血功能检测 临床意义
  • 简介:  2.Ⅱ期临床试验是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价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临床试验采用的对照方法如下,  假阳性率是用某药(研究因素)治疗某种疾病(研究疾病)实际无效

  • 标签: 临床科研 科研试验 设计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温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于 2018年 1月 -12月收治的 56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2组,每组 28例,对照组给予田七痛经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则行温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96.43%)较对照组显著偏高( 78.57%, P< 0.05)。结论 针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行温针灸治疗,效果好,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温针灸 寒凝血瘀型 原发性痛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56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田七痛经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则行温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43%)较对照组显著偏高(78.57%,P<0.05)。结论针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行温针灸治疗,效果好,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温针灸 寒凝血瘀型 原发性痛经
  • 简介:等[11]研究认为凝血因子Ⅴ水平比PTA更特异的反映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等.凝血因子Ⅴ在重型肝炎患者中的检测及其临床,为肝病患者蛋白质合成功能减退的早期诊断指标

  • 标签: 中的应用 凝血因子肝病 凝血酶原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三种凝血功能检测方法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6年 9月 ~2017年 9月收治的临床输血患者,共计 66例, 对 3种凝血功能检测方法参数和出血现象的相关性、评估结果 的 一致性等 检验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不同凝血功能检测方法参数、出血现象相关性亦不相同 ,参数R和 ACT、 ANGLE及 CR评估结果有一致性,其他参数、评估结果没有明显的一致性 。 结论: 3种凝血功能检测方法应用于临床输血中各有利弊,临床方面需集合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凝血功能检测方法,以此对患者的治疗进行指导。

  • 标签: 三种凝血功能检测 临床输血 应用效果对比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7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来院行健康体检的175例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PT、FIB、APT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患病期间凝血功能明显异常,纤溶系统处于亢进状态,有明显的出血倾向。因此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进行检测有助于协助临床判断患者是否有出血倾向,并且对预后判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凝血功能指标,急性白血病,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三种凝血功能检测方法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临床输血患者,共计66例,对3种凝血功能检测方法参数和出血现象的相关性、评估结果的一致性等检验情况进行观察。结果:不同凝血功能检测方法参数、出血现象相关性亦不相同,参数R和ACT、ANGLE及CR评估结果有一致性,其他参数、评估结果没有明显的一致性。结论:3种凝血功能检测方法应用于临床输血中各有利弊,临床方面需集合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凝血功能检测方法,以此对患者的治疗进行指导。

  • 标签: 三种凝血功能检测 临床输血 应用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凝血检验前关健环节对凝血四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6月凝血检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空腹组和餐后组,各50例,分别进行采血。使用全自动凝血仪分析纤维蛋白原水平、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观察凝血分析前关健环节对凝血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餐后凝血指标中APTT和PT结果无显著差异,其FIB指标与空腹时相比显著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溶血标本对凝血结果具有一定影响,其中影响较大的为PT、其结果时间显著延长。结论采血过程看似简单,但是其涉及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和检验结果具有密切相关性,采血人员应对检验质量和过程管理充分了解,在检验前关键环节及时沟通和仔细操作,避免检验结果受到影响。

  • 标签: 凝血分析前 关健环节 凝血事项检验结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血液检验中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医院进行血液检查为阳性的214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观察所有患者检测到的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菌种。将常规药敏试验结果作为参考标准,观察直接药敏试验菌种检测合格率,并且比较两种试验方法的时间。结果两种药敏试验方法对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进行检测后,无显著差异,P>0.05,直接药敏试验所用时间显著低于常规药敏试验时间,P<0.05。结论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临床血液检测中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直接药敏试验在菌种检出率方面略低于常规药敏试验,但是其用时更短。

  • 标签: 血液检验 直接药敏试验 常规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凝血检验指标对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诊断的意义。方法现随机选取2017年7月-2018年8月期间我院接诊的45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作为实验组,将同期来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对两组受检者的凝血指标进行评估后发现,实验组患者的AT-III、INR、PT、TT、Fbg、FDP、APTT等指标各项指标均远远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后发现(P<0.05),存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在就医时,通过凝血检验指标进行检验,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被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凝血检验指标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凝血功能监测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我院2016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124例DIC患者分为对照组(经传统凝血指标指导治疗)和观察组(经Sonoclot分析仪指导治疗)各62例,对比两组替代及抗凝治疗效果。结果两组肝素用量、抗凝时间、血小板用量、冷沉淀用量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凝血功能监测对血液制品成分的选择和用量进行控制,有助于提升DIC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凝血功能监测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