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病临床高危(clinical high risk, CHR)状态群临床转化的相关因素。方法2011年2月至2014年5月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门诊使用精神病临床高危综合征结构式访谈(Structured Interview for Psychosis-Risk Syndromes, SIPS)筛选并在2年随访时间点评估CHR人群的临床症状和总体功能,收集其处方用药信息。使用Kaplan-Mey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探索CHR临床转化的相关因素。结果实际入组206例,失访38例,最终168例CHR完成随访研究。生存分析显示,阳性症状评分 [χ2(df=1)=4.395, P=0.036]、解体症状评分[χ2(df=1)=4.425, P=0.035]、临床高危综合征量表总分[χ2(df=1)=3.881, P=0.049]、功能总体评估评分[χ2(df=1)=5.961, P=0.015]、服用抗抑郁药[χ2(df=1)=6.751, P=0.009]、服用抗精神病药[χ2(df=1)=9.455, P=0.002]和抗精神病药服药剂量[χ2(df=1)=7.488, P=0.006]、服药时长[χ2(df=1)=5.368, P=0.021]与CHR的临床结局有关,并且服用抗精神病药(β=0.844,P=0.007)是CHR临床转化的危险因素,服用抗抑郁药(β=-0.731,P=0.026)可能是临床转化的保护因素。结论CHR的临床转化与处方药物种类存在一定关联性,但其中因果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临床特点分析。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32例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患者,对患者的脑梗死面积、出血性转化发生时间、临床症状表现、CT诊断检测结果、MRI诊断检测结果、治疗方式以及预后处理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和探讨。结果对患者的梗死面积大小以及诊断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其中梗死面积研究过程中,发现32例患者中,按照分型标准进行分类后,出现大梗死病灶的患者有28例,小梗死病灶的患者有4例。其中7例患者病情痊愈,12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11例患者治疗有效,2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结论出现心房颤动造成患者出现大面积的脑梗死情况占据较大比例,在治疗和预防处理过程中,需要对患者及早开展检测诊断工作,通过CT诊断后,及时发现患者的脑血肿情况,从而缓解脑血肿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升预后处理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患有急性脑梗死的病人出血转化时的相应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月1月期间治疗的211例脑梗死患者按其病后有无出血转化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从而分析HT与合并脑微血栓(CMB)、血压、溶栓治疗及抗凝治疗等因素的关系,并分析实验组的67例脑梗死患者急性发作后出血转化时间及出血转化前情况等,总结该病的临床特征。结果实验组在CMB、血压、溶栓治疗及抗凝治疗等因素上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且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血肿型的出血转化时间在2周内的比例、出血转化前血压在160mmHg以上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脑梗死患者发病后易出现出血转化,此时病情较重,严重威胁生命,因此应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