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内容摘要 语义指向分析法是中国大陆在八十年代开始出现的一种新的句法分析方法,其根源是可以回溯的。受到国外当代语法理论的启发,尤其是“格语法理论”、“配价语法理论”和“论元结构理论”的影响,我国的学者们开始注意到句法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虽然国内学者对于副词内部小类的划分方式不同,但有一点相同,那就是都承认副词是十分灵活的,同一个副词可能分属不同的小类。对于“才”字,笔者认为,表示限定的色彩应该是其最突出的特点,本文将借助“主观量”的概念,从前指和后指两个方面对“才”的语义指向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简介:(44a)三'日(主观大量)(44b)'三日基(主观小量)(45a)五'斤也似(主观大量)(45b)'五斤基(主观小量)(46a)七八'块钱(主观大量)(46b)'七八块基钱(主观小量)叁3.1副词,帮助表示主观量,以上几例是主观量本身有句重音
简介:美国的读者反应批评和德国的接受美学,都侧重于读者对文本意义和审美价值创造的参与作用。两者虽都以读者为取向,但又有所不同。前者大大强化了阅读和释义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在后者止步的地方,朝阅读主观化或自恋化作出了极大的延伸。伊瑟(Iser)不满足于英加登现象学对阅读过程所作的一般分析,而研究对具体作品的阅读过程。他提出了两个至为重要的问题:1.文本和个人文本阅读程关系的性质;2.阅读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并试图作出回答。但是,苏珊·沙里曼(Suleiman)认为,他的回答仍然闪烁其词,模棱两可。因为伊瑟虽然突出了文本实现中读者的首要创造作用,指出了文本实现的高度“自由”同但仍然承认文本对读者的制约。此外,伊瑟所指的读者仍然是一个超历史的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