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穴位埋针预防乳房良性肿块患者术后切口重度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于上海某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乳腺外科乳房良性肿块需手术患者70列,随机分为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6例。实验组给予乳房良性肿块患者手术后当天穴位埋针,取穴部位双侧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对照组乳房良性肿块患者手术后当天未用任何中医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切口疼痛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34名患者中,发生切口重度疼痛的有2名,构成比5.9%;而对照组36名患者中,发生切口重度疼痛的有6名,构成比16.7%。实验组切口重度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者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房良性肿块患者术后使用穴位埋针,可降低切口重度疼痛的发生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性。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乳房疼痛以及乳房肿块患者,观察选择高频彩色多普勒乳腺超声完成诊断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乳房疼痛以及乳房肿块患者82例,临床选择高频彩色多普勒乳腺超声对患者实施诊断,对临床诊断结果实施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所有患者中,患有乳腺小叶增生症的患者42例(51.22%),患有单纯囊肿的患者10例(12.20%),患有乳腺纤维腺瘤的患者7例(8.54%),患有乳腺脂肪瘤的患者3例(3.66%),患有乳腺癌的患者1例(1.22%),患有错构瘤的患者1例(1.22%),乳腺结构表现正常的患者18例。良性患者彩色血流检出率以及恶性病变彩色血流检出率分别为52.38%(33/63)以及100%(1/1)。结论针对乳房疼痛以及乳房肿块患者,临床选择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方法实施诊断,并且对患者肿块内部血流分布情况进行观察,最终针对乳腺癌疾病表现出显著的诊断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揿针埋针配合穴位按摩防治妇科腹部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科室2021年1-9月68例全麻下行妇科腹部手术患者,其中预防性治疗52例,16例发生恶心呕吐,使用揿针埋针配合穴位按摩减轻手术后恶心呕吐,并根据《WHO抗癌药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50例患者未发生恶心呕吐,16例发生恶心呕吐患者中,显效12例、3例减轻、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5%。结论:揿针埋针配合穴位按摩防治妇科腹部术后恶心、呕吐临床疗效优,能发挥协同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超声引导下行粗针穿刺活检的临床运用技术,为未能扪及乳房肿块患者早期明确诊断提供有效信息平台。方法选择我科2013年1月-2016年4月间107例未扪及乳房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实时超声引导下,采用NIPRO一次性半自动活检粗针对超声影像病灶进行组织采集,并将组织标本送病理学检查。结果107例患者病灶采集全部成功,其中,一次采集术为102例,占95.33%,二次采集术为5例,占4.67%,超声学诊断与手术病理符合率为81.31%(87/107);组织学活检诊断与手术病理符合率为89.72%(96/107)。所有患者在穿刺中未发生与组织穿刺相关并发症。结论乳房未能扪及肿块在超声引导下行粗针穿刺术,术式安全可靠;有助进一步确诊乳房未能扪及肿块的性质,为患者早诊早治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环乳晕切口切除术治疗良性乳腺肿块的效果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从本院2020年7月-2022年5月收治的良性乳腺肿块患者中随机抽取90例,对照组45例接受传统手术,观察组45例接受环乳晕切口切除术 ,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对比综合治疗有效率:观察组综合有效43例(95.56%),对照组综合有效36例(80.00%),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比综合治疗满意率:观察组综合满意42例(93.33%),对照组综合满意35例(77.78%),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6例(13.33%),对照组不良反应14例(31.11%),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环乳晕切口切除术可帮助良性乳腺肿块患者改善患者的病症,经过治疗后可及时切除肿块,患者综合疗效好且满意率高,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