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针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在不确定环境下的演化问题,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研究了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策略选择的演化过程,依据复制动态方程得到了两个群体的行为演化规律。考虑到群体性突发事件演化过程中的随机扰动,引入高斯白噪声来反映群体性突发事件演化过程中受到的随机干扰,建立了不确定环境下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随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行为策略的稳定性。运用随机Taylor展开理论和It^o型随机微分方程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并对模型进行情景仿真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不确定环境下,受随机因素的干扰影响,当采取抗争策略成本较大时,随着白噪声强度减小,弱势群体会较快妥协,采取合作策略;当采取强硬策略获取额外收益较大时,随着白噪声强度增大,强势群体更倾向于采取强硬策略。结合不同情景仿真结果,为群体性突发事件“情景-应对”提供相关决策建议。
简介:针对群体性突发事件潜伏期强势和弱势社会群体争夺优先行动权的冲突问题,构建了固定信号成本和差额比例信号成本的信号博弈模型,提供了一种避免矛盾激化诱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冲突协调机制。社会群体是否在冲突的潜伏期通过社会关系网络等发送信号占据优先行动权,取决于发送可信信号的最低临界成本、优先行动获得的额外收益和不同社会群体对于信号成本的评价系数(即承受能力)。根据分离均衡的临界条件,相应地得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四种演化情景。结合我国近年来发生的17起群体性突发事件案例,分析了群体性突发事件潜伏期四种演化情景的各自特征和实现演化路径的必要条件。
简介:文章主要讨论了语气副词“期期”和拟声词“期期”的形成问题,指出这是一种由于显著事件的认知分化而逐渐形成的语言现象。“期期”的叠用始现于《史记》,记载的是御史周昌因口吃而出现的语误现象,并因《史记》的记载和传播成为显著事件,使“期期”这种叠用形式得以长时间地保留和扩散。明清时期,随着汉语词汇双音化趋势的加速,“期期”逐渐完成了由构形重叠到构词重叠的演化,形成了语气副词“期期”和拟声词“期期”两种演变结果。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人们对周昌因口吃而叠用“期”这一显著事件认知结果的分化,同时也受“期期”所处句法位置和句法格式、语气副词“期”的词类地位调整以及汉语词汇双音化趋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显著事件对新兴语言现象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是语言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