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神经传导速度(NCV)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电生理特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6年1~12月在我院入住的54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有症状DPN22例,无症状DPN32,正常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日本光电EMB-9200K型肌电图分别测定胫神经、腓总神经、腓肠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结果有症状DPN与无症状DPN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症状DPN与正常健康人对照组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对DPN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为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病情进展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筛查及诊断方法的研究众多,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神经电生理特点以及与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怀远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糖化血红蛋白及餐后2h血糖检测。结果:全部患者神经电生理异常率81%,其中运动神经异常率67%,感觉神经异常率76%;腓神经传导异常率71%,F波异常率62%。病程超过10年神经电生理检查异常率96%,且神经电生理异常情况和糖化血红蛋白及餐后2h血糖水平有关。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手段,特别是联合神经电生理检测更有利于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积极良好的控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保持血糖稳定,有利于疾病的控制。
简介:糖尿病(DM)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都非常高,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s),作为糖尿病较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可累及感觉神经、自主神经及运动神经等神经系统,产生感觉或/及运动障碍,更有严重致残的可能。研究表明患者血糖的控制情况与DPNs的发病率密切相关,糖尿病病程越长,越容易出现代谢紊乱和血管改变,其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率也就越高。DPNs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肉体和精神损伤,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更好地了解和诊断该种疾病,通过合适的干预手段进行早期治疗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就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式进行综合总结概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几种神经肌电图检测方法在早期糖尿病患者诊断周围神经损害中的敏感性。方法对164例病程<5年的糖尿病患者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与正中、腓浅、腓肠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正中神经F波、胫神经H反射及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采用神经电生理方法进行测定。结果164例患者胫神经的H反射及下肢SSR总异常率均较高,且异常率随病程的增加而增加;病程>3年的糖尿病患者双下肢腓总神经MCV与腓浅神经SCV异常率也很可观。结论胫神经H反射是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最敏感指标,SSR的异常亦不可忽视,要综合神经肌电图几项检查结果,正确评价糖尿病周围神经功能状态。文网http//www.xzbu.com/6/view-6869194.htm
简介:目的评价运动训练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JBI、MEDLINE、EMbase、PubMed、Webof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及万方数据库中(自建库至2017年2月5日)关于运动训练对老年DPN患者平衡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由2名研究员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然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RCT,373例老年DPN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运动训练可延长老年DPN患者的睁眼/闭眼单足站立时间[WMD=3.8,95%CI(2.38-5.22),P〈0.00001;WMD=1.66,95%CI(0.86-2.46),〈0.0001],增加Berg平衡功能量表得分[WMD=1.34,95%CI(0.93-1.75),P〈0.00001],缩短计时起立-步行测试时间[WMD=-1.37、95%CI(-1.69--1.05),P〈0.00001].结论运动训练可显著改善老年DPN患者的静态和动态平衡功能,临床上应注重对老年DPN患者进行运动训练,从而改善其平衡功能,降低跌倒风险.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不同程度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足底压力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的患者100例,按照有无周围神经病变分为两组,DM组:2型糖尿病无神经病变组50例;DN组: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50例。使用比利RS-SCAN鞋垫式足底压力平板式测试系统测试各组研究对象足跟内侧、足跟外侧、足弓、第1~5跖骨头、拇趾、第2~5趾共10个部位的动态压力变化。结果:DM组与NC组患者足底各部位峰值压力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N组患者足底M2,M3,M5,MF峰值压力与DM组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表现为左右足M2,M3,M5峰值压力增高,MF峰值压力降低。结论:相比于无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足底部分区域的压力异常,因此对此类患者应尽早检测足底压力变化,以便进行早期的干预治疗,为糖尿病患者实施早期、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病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穴位贴敷疗法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 2014年 6月到 2016年 4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120例,将所有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并且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将所有患者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 60例,为对照组患者选择基础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做好对患者的饮食指导和运动方案,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进行降糖处理,口服降糖药物或者是注射胰岛素;观察组患者选择穴位贴敷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采用穴位贴敷法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以我院2016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对患者治疗期间的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评价用药的适宜性、短期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适宜性中药物用法用量问题总共12例,问题发生率18.8%;短期疗效方面,整体而言药物治疗的短期疗效都比较明显,以硫辛酸注射液+注射用腺苷钴胺和注射用腺苷钴胺为典型代表;安全性方面,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2%。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药物的使用合理性还有待提升,应当根据药物使用说明和医嘱进行药物治疗,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从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4例,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采用基础治疗的32例为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中医治疗的32例为研究组,分析两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的MNCV、SNCV上升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且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肢体运动神经功能,提升生活的质量,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