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廉政建设上出现失误,在党群关系上丧失了先进性 共产党靠自身的先进性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又靠凝聚广大群众的力量取得了政权,因此说,党执政后能否永葆自身的先进性,直接决定着党与广大群众的关系和感情.人民群众如果成为党执政的重要资源,党的执政地位就能巩固,反之,就会垮台.苏共的兴衰历程可以说明这样一个问题:党员的数量与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与否不一定成正比--苏共在1917年拥有20万名党员时夺取政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执政的共产党;在1945年拥有200万党员时打败了德国法西斯,因为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在1991年拥有近2000万名党员时亡党,因为此时已经失去了人民群众的基础.要知道,当时苏共党员占苏联人口的比重很大,已占到人口总数的8%以上.如果苏共的每个党员都能体现先进性,苏共不会亡党,苏联也不会解体.……
简介:“心匪不仁计则穷,减夫派饷事重重,可怜三百年夭下,断送忧勤惕厉中。”这是清人萧正模咏崇祯皇帝的诗。诗中对崇祯皇帝作了“心匪不仁”而是在“忧勤惕历”中失去了江山的评价。在我国历史上,勤政往往是与致治联系在一起的,而亡国破家则往往与荒政密不可分,崇祯皇帝勤政而亡国,是历史上的一个特例。应当承认,崇祯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在他即位时,明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史书称他“承神、熹之后,慨然有为,即位之初当机立断,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在位十有七年,不迩声色,忧勤惕历,殚心治理。”他在位十七年中,既有东北清军的威胁,又有内地农民起义的打击,可谓内外交困,几乎无一日轻松。每天处理公文召见群臣,从早到晚,
简介:苏共亡党过程中的意识形态教训有以下几方面:苏共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缺乏甚至没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最重要原因;对斯大林等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的攻击诋毁摧毁了苏联人民的理想信念的基石;“抽象人道主义”等西方思潮盛行摧毁了苏联党和人民的思想和经济基础;意识形态多元化导致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等反动思想甚嚣尘上是另一个重要原因;而意识形态领域主管领导干部的“僵化”、“西化”以及媒体纷纷站到了苏共的对立面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变得日益迷茫和混乱也是重要原因。结合目前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剖析苏共亡党的教训.我们应努力改进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