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产业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在出口的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产品,它分为水平性产业内部贸易和垂直性产业内贸易两种。根据不同的模型,水平性产业内贸易可以由规模经济、消费者的多样化偏好、相互倾销等原因引起;垂直性产业内贸易可以由要素禀赋差异等原因引起。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可以减少一国贸易自由化时的经济调整成本;产业内贸易既显示了一国各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也与经济发展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如果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在从产业间贸易发展到垂直性产业内贸易之后,可以进一步发展到水平性产业内贸易为主,这将是我国经济赶超发达国家在对外贸易领域的反映。我们应当促进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最终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简介:发展中国家总是面临着是按初始比较优势还是按潜在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和贸易的两难。发展中国家按初始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和贸易不一定能使贸易利益增加,而按潜在比较优势专业化生产学习效应强的产品则能得到动态贸易利益。虽然外部效应下的产业内贸易模式仍依赖于要素禀赋状况,但比较优势是动态的,一国在某种产品上的比较优势关键取决干所选择产品的“干中学”效应是否强。在外部报酬递增和产业内贸易的情形下,Rybczynski定理和Stolper-Samuelson定理是否成立依赖于外部报酬递增产出弹性的大小;同时,产业内贸易福利是否增进也依赖于双方贸易产业的外部报酬递增弹性的大小。
简介:【摘要】在符合马歇尔一勒纳条件下,汇率调整可以平衡贸易差额的经典理论在实证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支持,学术界称之为“汇率调整”之谜。产业内贸易可以为“汇率调整之谜”提供新的解释,忽视产业内贸易对出口汇率弹性的影响是该谜题出现的重要原因。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建立的实证模型,通过面板协整方法,可我国与包括美国、欧盟等36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贸易数据和分行业出口贸易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总体数据还是分行业数据,产业内贸易的存在均减弱了我国出口的汇率弹性效应,对于出口总体数据而言,其数值下降的幅度大约为九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忽略产业内贸易的传统理论高估了汇率对出口贸易、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