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构建两部门理论模型,并基于1997—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人口城镇对工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城镇显著地促进了工业结构升级,但其存在门槛效应和地区差异。人口城镇对工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服从边际递减规律,随着人口城镇水平的上升,人口城镇的正向促进效应逐渐减弱。当人口城镇水平超过0.763时,其效应已不明显。与沿海地区相比,内陆地区人口城镇的效应要更显著一些。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标签: 人口城镇化 工业结构升级 两部门模型 门槛效应 地区差异
  • 简介:[摘 要]在总结城镇内涵的基础上,以人口城镇和土地城镇为分析重点,利用均方差决策法以及协调发展度模型构建两者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通过计算以及总结。研究结果可以为制定广西城镇的健康发展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广西 城镇化 均方差决策法 协调发展度模型
  • 简介:摘要城镇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经济转型现象,是经济发展进程中必然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长期以来,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口学家、城市学家等对城镇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研究,取得了相当丰富的学术成果,并随着中国城镇的加速进展,有大量关于城镇及其发展机制、城镇人口的非农化、城镇与工业人口城镇与土地城镇、就业等探讨的研究问世,更加丰富了中国城镇的研究。也有学者研究结果显示城镇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对于不同地区,由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位置不同,以及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即使在相同的人均GDP条件下,对应的城市水平也表现出差异性,关键是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以及协调发展度如何。但是由于种种历史或者现实原因,尚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对城镇的研究往往从单一角度或者两个角度加以认识,不能全面反映城镇的内涵。

  • 标签: 安徽省 城镇化 成因 对策
  • 简介:人口城镇与土地城镇两者的协调发展问题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其在城镇发展迅速的广东倍受关注。本文定量分析了广东省2000—2012年人口城镇与土地城镇间的协调发展水平以及2012年广东省人口与土地城镇协调水平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广东省人口与土地城镇指数的差异逐渐缩小,协调发展水平呈增长趋势;各市协调发展程度空间格局差异明显,协调水平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其原因为沿海经济形势与政策活动对广东省城镇协调发展水平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 标签: 城镇化 人口城镇化 土地城镇化 协调发展
  • 简介:农村问题的关键在于在二元的社会结构中农村的劳动力价值没有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对于解决城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有一定价值的,农村人口城镇过程中的社会保障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灾害与事故保险四个方面

  • 标签: 人口城镇化 农业人口 城镇化相关
  • 简介:农村问题的关键在于在二元的社会结构中农村的劳动力价值没有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对于解决城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有一定价值的,农村人口城镇过程中的社会保障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灾害与事故保险四个方面

  • 标签: 人口城镇化 农业人口 城镇化相关
  • 简介:对于解决城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有一定价值的,农村人口城镇过程中的社会保障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灾害与事故保险四个方面,⑷给农业人口城镇在农村方面的进行打下了基础

  • 标签: 人口城镇化 农业人口 城镇化相关
  • 简介:农村问题的关键在于在二元的社会结构中农村的劳动力价值没有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对于解决城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有一定价值的,农村人口城镇过程中的社会保障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灾害与事故保险四个方面

  • 标签: 人口城镇化 农业人口 城镇化相关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就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现象,并且主要是农村的人口城镇流动,促进了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更好的实现了我国的农村城镇发展。我国的人口流动对农村的城镇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当前新型的城镇发展当中,人口的流动也对农村的城镇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需要进一步的落实好对农村城镇的战略管理,才能够更好的实现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有效的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因此,本文在研究当中将针对人口流动的现状特点等进行分析,进而更好的深入研究人口流动对于农村城镇发展的重要影响,结合当前新型城镇发展的要求,更好的对人口流动以及农村城镇的战略管理提出有效的对策,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更好的实现人口流动的科学性,进而最大限度的促进农村城镇发展质量及效率的提升。

  • 标签: 人口流动 农村城镇化 战略管理
  • 简介:人口迁移与城镇的全方位探索──评《当代人口迁移与城镇》江流人口迁移流动与城镇这两种人口变动现象背后都隐涵着深刻而丰富的社会经济原因与后果。从经济角度而言,作为劳动力及潜在劳动力人口的迁移流动是市场经济中经济要素自由转移流动的需要,也是实现人力...

  • 标签: 人口迁移流动 人口城镇化 著作者 全方位 迁移人口 教育出版社
  • 简介:新型城镇是党和政府在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社会结构转型时期所推行的改善民生、造福百姓的重大举措,人口城镇作为其核心内容,正是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成都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人口重镇与新型城镇改革先行者,在其人口城镇进程中,应当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抓手,着力于营造良好的经济就业环境、公共服务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以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进程中人口城镇慢于土地城镇、半城镇现象仍然存在与新生代农民工持续增加等问题,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社会权利与身份认同,进而促进人口城镇目标的实现。

  • 标签: 新型城镇化 人口城镇化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 简介:我们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所提出的现状或规划城镇水平往往与地方政府的期望值有一定的差距因而常会遇到被要求在人口城镇水平计算中考虑增加外来人口数量的问题。但是,这样计算的结果不仅会夸大本地人口城镇水平,而且外来人口资料的取得和数据运用在实践中还确实存在很大的难度,因此笔者认为在人口城镇水平的计算中不宜包括外来人口的主要理由如下:

  • 标签: 城镇化水平 人口数量 计算 城市总体规划 地方政府 编制过程
  • 简介:21世纪以来,广东城镇进程加速,这对广东农村人口数量、结构与经济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文章通过对2000年以来数据资料的搜集与分析,探析在城镇背景下广东农村人口在数量、结构、素质、生育状况与人口流向的变化,同时分析城镇带来的诸如农村人口老龄和农业发展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广东农村人口问题的解决对策。

  • 标签: 农村人口 城镇化 广东
  • 简介:解放或独立以来,随着经济逐渐发展,中印人口城镇水平都有不同程度提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加速发展,中印人口城镇速度也逐渐加速,城镇水平大为提高.人口城镇水平提高,既在-定程度上推动中印经济社会发展,也不可避免地产生某些新的问题.由于中国城镇速度更快,因此中印人口城镇中的问题既有共同性,也有特殊性.本文在指出中印城镇进展存在差异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中印城镇进展出现差异的原因,即中国制造业发展比印度快,中国农村发展优于印度和中国城乡基础设施好于印度.

  • 标签: 中国和印度 城镇化 水平差异 原因和影响 比较
  • 简介:摘要:我国城镇发展新时期主要是以新型城镇的方式呈现出来,并且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就地就近城镇与我国的人口流动规律相符,并且对传统城镇发展当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可以进行高效解决。到目前为止,我国的一部分地区已经开展了就地就近城镇,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肯定,同时也是我国新型城镇发展的一个主要渠道。

  • 标签: 就近就地 城镇化 重要性 策略
  • 简介:我国城镇进程伴随着大量的人口迁移,人口迁移对城镇和房价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面板VAR模型探究人口迁移、城镇与房价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使用2001—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显示:从人口迁移对城镇的影响看,东部地区显著为正,中部地区为负,西部地区先正后负。对房价的影响,东部地区显著为正,中部地区为负,西部地区不明显;从房价对人口迁移的影响看,中东部地区为负,而西部地区不明显。对城镇的影响,中东部地区为正,西部地区为负;城镇对房价的影响整体上为正,但西部地区的反应稍弱。

  • 标签: 人口迁移 城镇化 房价 面板VAR
  • 简介:城镇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并极大提高了居民生产生活水平。很多学者在研究城镇进程时,更为关注单向流动,即从农村到城市。但其实城镇的居民也可以到农村居住就业,我们应该考虑双向流动,避免城镇的拥挤,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引导社会资源和资金流向农村,推动就地城镇。从单向城镇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入手,提出双向城镇更符合当前我国基本国情,最后针对双向城镇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 标签: 双向流动 农村 城镇化
  • 简介:如果说城镇初期的主任务是推动工业和提供非农就业机会,当前我国城镇进人中后期则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任务。在当前的农业生产率水平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很快会被基本吸纳,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和总量都已经下降,刘易斯转折点已经出现,因此我国城镇发展需从“重视非农化的城镇”过渡到“重视市民城镇”。

  • 标签: 城镇化发展 农村剩余劳动力 非农就业机会 刘易斯转折点 生产率水平 人口比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城镇新增城镇人口的健康管理服务的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是横断面研究,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济宁市1 978例城镇新增城镇人口,使用自制问卷《居民卫生调查表》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个人行为生活方式及医疗卫生照顾情况。采用χ²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新增城镇人口健康管理服务利用的因素。结果城镇新增城镇人口总体利用情况为47.22%,在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月收入等新增城镇人口的健康管理服务的利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女性(OR=1.354,95%CI:1.094~1.676)、>60岁(OR=1.873,95%CI:1.413~2.483)、月平均收入>3 000元(OR=1.498,95%CI:1.123~1.997)、轻体力劳动(OR=1.596,95%CI:1.003~2.539)、经常参加体育锻炼(OR=2.400,95%CI:2.028~2.841)、有社会基本医疗保险(OR=2.633,95%CI:2.042~3.394)的群体健康管理项目利用程度更高;静坐时间>3 h(OR=0.630,95%CI:0.532~0.745)群体项目利用程度低。结论城镇新增城镇人口的健康管理项目利用程度较低,性别、年龄、月均收入、体育锻炼、静坐时间、日常劳动强度、有无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情况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 标签: 城镇人口 城镇化 人口健康管理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