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已成为传统纸质学术期刊运用数字媒体的一种新尝试。本文以CSSCI(2017—2018)来源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4月推送的论文标题为语料,从对物理世界、心理世界以及社交世界的顺应性角度出发,探讨了这些标题所使用的语用策略。研究发现,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为了扩大潜在读者群,进而形成自身鲜明的学术特色,通常会在标题设计时单一或综合运用如下语用策略:精练语言、前置主题,并采用多模态以顺应物理时空需求;跟踪热点、设置悬念以顺应读者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适度采用大众流行语、利用共有知识以顺应社交互动需求。
简介:社科院学术期刊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发布及传播的重要平台之一,应积极发挥其社会功能。通过以“社科院学术期刊”作为研究对象,从不同层级及不同办刊主体分析了我国社科院学术期刊的社会功能,针对社科院学术期刊社会功能的制约因素,提出应采取回归学术传播交流本位、大力开拓优质稿源、提高社科院科研质量和水平、充分利用新媒体扩大影响和优化办刊人员结构等方式突破当前的制约,从而更好地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服务。
简介:2018年6月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网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全国社科青年论坛”在成都隆重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张国春、中国社会科学网总编辑罗文东、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后强教授、党委副书记陈井安研究员、副院长郑泰安研究员出席本次论坛,论坛开幕式由副院长姚乐野教授主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和20家地方社科院,以及复旦大学等30多家高校、10余家地方党校和实务部门的代表15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四川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新华网、人民网、四川新闻网等10余家媒体代表也参加了会议。
简介:《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可以看做是哈贝马斯奠定自己学术地位,开启学术研究大门的处女作,也是他提出'交往行动理论'的缘起。哈贝马斯在书中综合了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建筑学与法学等多个学科知识和逻辑思维方式,深刻研究了资产阶级在公共领域如何产生、发展和衰落的原因及过程,也由此为自身进行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批判奠定了基石。本书融合了哲学抽象和历史经验,对各种繁复材料展现了超乎常人的理解和综合整理能力,使哈贝马斯力图构建的市民社会且带有'自由主义模式'的'公共领域'成为可能。在该著作中,哈贝马斯对欧洲的各类能够发表公众意见的场所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它们的形成与发展做以考察。在他看来,伴随资本主义经济的形成及其带来的个性解放,这些场所或出版物所构建的公共领域得到更大范围的拓展。对各类和社会生活及公众利益密切有关的问题做了更为深入的探讨。也就是自由抒发言论、公开的探讨,使得中世纪社会所依赖的合法性基础——因其所表达的并非是民众自由产生的意愿,而是宗教势力与传统观念强加的,在短时间内轰然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