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国城市治理面临着治理理念滞后、治理体制局限、依法治理能力不足、市民参与欠缺、治理方式粗陋、大都市协同治理机制缺失等困境,亟需完善城市治理立法体系,健全城市管理执法体制,压缩城市管理层级,建立健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促进居民有序参与,提高城市治理的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完善城市群协同治理机制。

  • 标签: 城市治理 现实困境 改革趋向
  • 简介: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表现为物质形态的继承与主流思想的不断演进的“现代化”过程。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研究,要借助于特定的载体、围绕一定的主题来进行。以学校教育这个场域及其教育内容这种载体传承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是任何其它场域和形式都无法替代的。

  • 标签: 中华传统文化 传承与发展 现代化过程
  • 简介:在经济新常态下,社会治理呈现出三大趋向:社会组织和社会企业等新兴组织形态获得前所未有的成长契机并将崛起为社会治理主体结构的重要一极;凸显“治”的要素,法治日益成为社会治理的主导性方式;社会创新逐渐成为激发社会活力的轴心机制。

  • 标签: 新常态 治理 创新
  • 简介:犯罪的生成机理和发展态势决定于一定社会的秩序性质。风险社会秩序中风险生产与财富生产相伴而行,财富生产逻辑的普遍化和极限化、社会控制机制相对于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化的局限性、"脱域"机制对行为方式和后果的影响力、现代制度的日益自我还原、技术发展的规制缺失等,对风险社会中犯罪的发生、演化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风险社会阶段,犯罪演化呈现出实害性向风险性转型、犯罪危险性日益加剧、犯罪隐蔽化和匿名化、风险行为的欠规制状态以及犯罪全球化等主要态势和趋向

  • 标签: 犯罪激发机理 犯罪趋向 风险社会
  • 简介:在后大众阶段,美日两国高等教育就学形态的演进进程存在明显时差,美国"纵向延长"发生结构性影响的时间先于日本近二十年。两国的演进特征主要表现为:就学对象的广泛性、年龄的延伸性、类型的丰富性、目的的多样性、体验的差异性;美国显现得更为充分。从演进特征的意蕴来看,其演进趋向完全一致——由学历社会向学习型社会迈进。这种演进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两国国内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终身学习立法在两国都发挥了引领、统合、加速的作用。我国即将进入后大众阶段,有必要从中寻求借鉴,在立法、政策、实践等层面,将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协同推进。

  • 标签: 高等教育 后大众阶段 就学形态 演进 趋向
  • 简介: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实力的日益蓬勃,国民素质与鉴赏能力不断提升。我国的艺术品市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人们的艺术品收藏等方面的价值取向也出现了新的变化,逐渐从兴趣爱好转变为经营投资。随着近几年,全球拍卖市场的一路走高,艺术品投资已经成为国人继证券投资、房地产投资之后的第三大投资热点。据中拍协公布2013年中国拍卖行业经营状况分析及2014年展望蓝皮书,指出2013年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总成交额为313.83亿元,较2012年增长了11.67%。其中,2013年单件拍品成交额在100万元至1000万元之间的有3383件(套),比2012年增长了19.86%。艺术品市场逐渐实现了与金融市场的相互结合,呈现出金融化的发展态势。本文对我国艺术品市场的金融化趋势的相关表现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艺术品市场未来金融化的发展方向。

  • 标签: 艺术品市场 金融化 趋势
  • 简介:摘要笔者长期从事建筑技术的工作,本人主要论述建筑给排水技术现状和建筑给排水技术的发展趋势等内容,以下内容旨在与探讨学习共同进步。

  • 标签: 建筑给排水 发展趋势 技术现状
  • 简介:摘要在法学方法论的研究过程中,具有复杂与多样的特点,其中的研究不仅仅是枯燥的,而且还会涉及到很多其他学科中的东西。本文首先阐述了自然法学与实证法学之外的新的法学方法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间的争论,最后论述了法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趋向,说明了法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是历史的发展趋势。

  • 标签: 现代性后现代性法学研究方法
  • 简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多媒体课件已经在课堂教学中广泛使用。本文提出要铺垫认知,整合多媒体技术形成认知基调;深度映衬,整合多媒体技术促进语言体悟;资源补充,让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趋向理性。

  • 标签: 铺垫认知 深度映衬 资源补充
  • 简介:大学综合表现名次排名、大学综合表现多维排名、大学科研水平排名和大学生学习结果测试是全球大学排名中四种代表性的类型。它们在对象范围、指标维度以及呈现方式上各具特色,并不断进行着自我修正与完善。目前,全球大学排名正体现出从关注顶尖高校到试图服务更多大学、从偏重科研成果到考虑更有效地评估教学、从发布名次排行榜到开发多样化的排序方式等新趋向

  • 标签: 高等教育 全球大学排名 主要类型 发展趋向
  • 简介:摘要建筑给排水对于现代化城市建设和人们舒适的生活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建筑给排水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向进行分析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建筑给排水技术的应用水平,还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工作经验对给排水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向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建筑给排水 技术现状 发展趋向 分析研究
  • 简介:本文从新课程目标所倡导的"人文精神"出发,阐述在"人文精神"指导下的"人文教育"以及它所体现的"人文关怀"。人是历史的缔造者,也是社会发展的促进者。"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了时代的特征、社会的进步,表明人类开始关注自己本身,开始用较为客观的、严谨的态度来审视自身的发展。这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 标签: 人文精神 人文关怀 传统教法 新课程目标 教育内容 现在完成时
  • 简介:《周易》有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对所谓“天文”的研究,即对自然规律的研究,便产生了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而对“人文”的探讨,则出现了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

  • 标签: “人文” 世界 人文学科 《周易》 人类文明 自然规律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与进步,现代的医疗服务强调以人和健康为中心,关注人的价值和需求,这就对护理人员和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人文护理实施,诠释了“以人文本”的护理理念.而人文护理的开展,对护理人员人文素质的要求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人文素质与人文护理定义与内涵的阐述,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关键词人文素质;护理;以人为本;相关性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189-02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就曾说过“要使千差万别的人,都达到治疗和健康所需要的最佳身心状态,本身就是一项最精细的艺术”1.这其中就包含有人文的思想在里面.作为护理人员应该利用人文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护理水平,营造一种独特的人文气氛,使病人可获得一个相对自由、愉快、安静、有益身心健康的康复环境,将美与爱融为一体,弘扬一种“人、健康、环境、护理”的新概念2.

  • 标签:
  • 简介:作为人民群众政治参与重要方式之一的群众监督,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呈现出了制度设计的顶层化、制度执行的法治化、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和参与目的的人本化等新的发展趋向

  • 标签: 国家治理 群众监督 人民群众
  • 简介:《中国经营报》2014年12月8日发表文章《并购暗潮汹涌传播集团“数字为王”》指出,2012年7月,全球第五大传媒集团日本电通集团以50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当时全球第八大传播集团——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安吉斯媒体,这笔广告史上最大的一笔收购,将把日本电通集团的业务也真正从亚太市场扩展到全球市场,并在数字营销领域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 标签: 传媒集团 传播 并购 数字化 国际化 《中国经营报》
  • 简介:"网络语言符号化"是指由语符与非语符混合而成的,适用于互联网这一特殊交际语境下的符号系统化或者说是具有新兴社会方言特点语符的系统化。言语规范对其未来发展趋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语义方面,未来它在细节义上会不断丰富,并且会因语境差异而变化;语法方面,未来它在言语规则上就具备明显的"破旧立新"倾向。

  • 标签: 网络语言 符号化 言语规范
  • 作者: 赖雪科
  • 学科: 建筑科学 > 建筑技术科学
  • 创建时间:2015-05-15
  • 出处:《低碳地产》 2015年第5期
  • 机构:【摘要】随着社会水平以及施工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施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为了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给排水施工的“高质量”,就一定要不断努力发展施工技术、完善施工方法,同时也要结合具体工程确定施工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给排水施工水平、保证给排水施工质量。建筑给排水技术中,各种形式、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得到良好的应用,使建筑给排水系统能够更加高效率、高质量的应用。但同时也会造成一些漏洞的出现,因此,加强建筑给排水技术的管理及应用也很重要,要做好管理,搞好创新;为建筑给排水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加快了我国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城市中的各种建筑越来越多,但是我国对于城市建筑系统上的给排水技术应用还不是很完善。一旦遇到连续性暴雨天气,总是会发生城市水系统的堵塞和水管的爆破情况。本文结合我国目前基本情况针对这一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对于我国的建筑给排水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上作出相关技术上的分析和阐述,希望能够对我国的建筑可以在给排水技术上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为我国的建筑给排水技术的发展提供相关指导性意见。

  • 标签: 建筑 给排水技术 发展现状 发展趋势
  • 简介:在创新社会治理中,人被放在了核心位置,要以人为本,确保人民安居乐业.上海是全国特大城市之一,近年来面临人口问题的困扰.人口的急剧增长及无序流动,以及人口结构和空间分布的不合理,使得当前上海的环境资源濒临难以承载的挑战,也使得上海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承受巨大的压力.因此,如何通过人口调控新政策实现上海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升上海常住人口的生活品质,就成为上海创新社会治理的目标.

  • 标签: 人口调控 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