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宁海县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分布特征及流行趋势,为制定其他感染性腹泻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宁海县2017~2021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上报的其他感染性腹泻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7~2021年宁海县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15224例,年报告发病率在402.74/10万~562.01/10万之间,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71.89/10万;发病呈明显季节性高峰,主要集中在6~9月份和11~12月份,占报告总病例数的67.71%;城乡结合部和工业重镇是高发地区,占报告总数的62.89%;发病以3岁以下婴幼儿为主,占报告总数的49.73%;实验室诊断病例占总病例数14.61%,病原体以轮状病毒为主。结论 宁海县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以婴幼儿为主。今后应加强对该重点人群的防治工作。
简介:摘要:目的 为掌握平塘县法定丙类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分布规律,做好疫情预测预报工作,为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传染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平塘县2004-2021年法定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21年报告法定丙类传染病7种,共3186例,无死亡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54.62/10万。2004-2018年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2018年达到最高峰,年发病率128.87/10万,之后逐渐下降, 2004年发病率最低,年发病率为1.31/10万。结论 平塘县法定丙类传染病主要以手足口病为主,其次是流行性腮腺炎,重点人群是散居儿童,其次是学生、农民及幼托儿童,是今后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点。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政策影响下北京市2021年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法定传染病的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北京市2021年法定传染病发病进行分析,采用R 4.1.2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采用ArcGIS 10.8软件进行地图绘制。结果北京市2021年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290.51/10万,比2020年下降了43.29%,比2017-2019年的年均发病率下降了71.45%。报告发病率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肺结核和梅毒。从传播途径来看,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占北京市发病总数的50.15%(31 898/63 601)。从病原体来看,以病毒类传染病为主,占北京市发病总数的59.63%(25 259/42 356)。北京市法定传染病的实验室诊断率由2017-2019年的年均16.47%(36 289/220 371)提高至2021年的35.36%(22 490/63 601),其中寄生虫类传染病实验室诊断率为83.33%。肠道传染病高发地区为平谷区、密云区和丰台区;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以延庆区、门头沟区、房山区和大兴区为主。结论2021年北京市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法定传染病报告病例的实验室诊断率有所上升,不同病种间实验室诊断率差异性较大,有必要提高病例实验室诊断率。不同传播途径的传染病呈不同的地区分布特点,不同地区在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时应有所侧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公共卫生监测对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0月200名群众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采取公共卫生监测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对于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危害、预防措施的知晓率,同时比较两组群众对干预措施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对于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危害、预防措施的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于公共卫生监测干预措施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对常规干预措施的满意度(P<0.05)。结论:公共卫生监测干预措施能够提高群众对于各种常见传染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并且可以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河北省四大区域日平均气温与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的滞后效应与关联性。方法通过中国传染病网络报告系统收集2017年至2020年河北省张家口市、承德市、唐山市、秦皇岛市、保定市、廊坊市、沧州市、石家庄市、衡水市、邢台市、邯郸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日发病数据和同期气象资料,包括气温、日平均气温等,将11个地级市分为北、东、中、南部四大区域,构建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评估四大区域日平均气温对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的非线性关系和滞后效应,应用冷热效应分析其对感染性腹泻发病影响的滞后效应关系。结果2017年至2020年河北省11个市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231 008例,季节分布明显,呈现夏季大高峰、冬季小高峰双峰分布。河北省日平均气温与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风险的累积相对危险度呈现反"S"型暴露反应关系,低温(<13.67 ℃)和高温(>27.50 ℃)均会增加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发病风险。当气温<13.00 ℃时,滞后时间与相对危险度呈"U"型趋势(滞后4~7 d,23~30 d);高于13.00 ℃时,呈倒"U"型趋势(滞后5~21 d)。4个不同区域比较显示,低温效应时(P5=-7.24 ℃),由南向北滞后时间由6 d延长到30 d;高温效应(P95=28.25 ℃)在滞后0 d危险因素就会出现,滞后时间由北向南逐渐变短,高温效应起效快、持续时间短。结论河北省日平均气温与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呈现反"S"非线性关系,低温和高温均可增加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发病风险,低温的效应较高温的效应更显著、持续时间更长。
简介:摘 要:考虑目前肠道传染病的现状以及感染几率,临床医学传染病消毒的优势全面体现。传染病消毒可以使用特定的处理手段,对微生物进行处理灭菌,包含致病以及非致病微生物。夏秋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且患者的患病几率由卫生环境、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变化而变化。肠道传染病的首要特征为腹泻、腹痛等,儿童、老年人抵抗力较差,因此更容易受肠道传染病的影响。肠道传染病的传播、流行分三大环节,既传染源、传播途径以及易感染人群。肠道传染病也能够通过大便排出,污染水源以及土壤,还可以由蟑螂、苍蝇等媒介传播,具有高传染性。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将借助临床医学消毒措施,改善肠道传染病的发病源,保障肠道传染病的发病几率降低。
简介: 摘要:目的 研究针对公共卫生传染病的控制对策及对策所带来的实际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这一时间范围,自2020年1月起,本地区针对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采取了控制措施,分析措施实施前后在所选取的研究时间段内本地区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通过调查,本地区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发生4起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发病人数为73人,没有出现死亡病例;用于传染病控制所花费的时间为(12.36±2.58)d;而在实施了针对性的控制对策后,统计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地区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共发生2起,发病人数25人,没有死亡病例;用于传染病控制所花费的时间为(6.42±2.33)d。结论 积极采取采取有效的传染病控制对策能够有效减少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