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施文 何春霞 焦洋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9-08
  • 出处:《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0年第09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全科医学科(普通内科) 100730
  • 简介:摘要Epstein-Barr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常见于青少年及儿童,成人相对罕见,一般可表现为发热、皮疹及浅表淋巴结肿大。报道1例以皮疹、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成人患者,诊治过程中出现继发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诊治效果不佳时,经深入排查发现发疹药疹。

  • 标签: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药疹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
  • 简介:摘要:现代化条件下,我国对于鸭肉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所以,降低鸭病的出现,增强鸭的出栏率和养鸭的经济效益至关重要。传染浆膜炎作为鸭类常见疾病之一,其严重阻碍我国养鸭业的稳定发展,所以,针对鸭传染浆膜炎防治的探索至关重要。本文对鸭传染浆膜炎的诊断和防治进行了深入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传染性浆膜炎 诊断与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于患有耐药肺结核疾病的患者,在其护理当中采取心理护理策略的临床影响效果。方法:实验之前筛选了于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4月期间在本医院接收医治的 122例患有耐药肺结核疾病的患者,收集的这些患者统一定为本篇文章的实验对象,同时按照每个患者其自身的患病情况将其合理化的分为两组,具体为常规护理组和实验护理组,常规护理组采取传统化的护理策略,实验分组当中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的护理路径对其展开护理,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顺利结束之后,分析并对比该将对于两个分组当中全部耐药肺结核疾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按照本次实验数据的结果显示, 实验护理组的患者其心理健康方面、生理职能方面、情绪职能方面以及社会职能方面的评分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实验数据在经过检验均具备统计学意义(即 P<0.05)。并且在心理健康方面,本文实验护理组中的患者在进行心理护理护理之后其心理情绪也得到了提升和缓解。讨论:当前,采用心理护理的护理方法来护理患有耐药肺结核疾病的患者,可以显著的减轻患者的疲乏感,改善患者的病症,又可以提升患者的心理状态。

  • 标签: 心理护理 临床效果 耐药肺结核疾病 护理路径
  • 作者: 张玉香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12-22
  • 出处:《科学与技术》2020年16期
  • 机构:山东省东明县人民医院
  • 简介:[摘要]肝炎是我们国家的第一大传染病,每年有数千万人因为各种不慎染上这种疾病。慢性传染肝病的临床常见类型有慢性乙型肝炎、自身免疫肝病、酒精性肝炎、原发性肝癌、慢性丙型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等,临床中主要以慢性乙型肝炎为主。因为肝炎而根态抑郁症的人数一直也是居高不下。本文主要探索了慢性传染肝病患者的抑郁心理,希望可以抛砖引玉,给同行一些启发。

  • 标签: 慢性传染性肝病;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输血前检验传染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开始时间为 2019年 3月,结束时间为 2019年 12月,需要在此阶段中抽取 1248例住院患者,患者均需要进行输血治疗,符合本次研究标准。需要研究人员在输血前对患者进行传染病检测,在此期间需要护理人员做好记录工作,重点记录 患者HBsAg、抗 -HCV、抗 -HIV、 HBeHg以及梅毒抗体检测阳性率。结果:输血前对患者进行感染指标检测,传染病检出例数为 186例,阳性检出率为 14.9%,其中包括 HBsAg134例,占比为 10.74%;抗 -HCV40例,占比为 3.2%,抗 -HIV3例,占比为 0.24%, HBeHg9例,占比为 0.72%,梅毒抗体 25例,占比为 2%。结论 :在患者输血前行传染病检测,可以有效检测出 HBsAg、抗 -HCV、抗 -HIV、 HBeHg以及梅毒疾病,从而有效降低传染病传播率,提升输血治疗效果。

  • 标签: 检验 传染性指标 临床价值
  • 作者: 张玉香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12-22
  • 出处:继续教育33卷3期1月下
  • 机构:山东省东明县人民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传染肝病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从2019年1-12月,共选取患者200例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对所有患者实行慢性传染肝病管理。结果在管理模式执行之前200例患者对于疾病中疾病进展、并发症以及治疗方案知晓率分别为78.0%、79.5%、40.5%;执行后 200例患者对于疾病知晓率分别为97.5%、94.0%、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慢性传染性肝病 管理模式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护理模式对降低耐药结核病患者感染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选择耐药结核病患者,按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结核病感染相关医学知识的了解程度、交叉感染率及护理满意度[1]。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结核病感染的医学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 耐药肺结核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本文简略对猫传染腹膜炎进行了阐述,并从渗出以及非渗出两方面内容入手对猫传染腹膜炎的临床症状进行了分析,对于猫来说,一旦其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便有着极高的死亡率,基于此,笔者详细阐述了其实际的预防措施以及治疗措施。

  • 标签: 猫腹膜炎 猫冠状病毒 传染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点及其与急性化脓扁桃体的鉴别要点,避免误诊、误治。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儿科收治的IM患儿49例(儿童IM组)和急性化脓扁桃体患儿228例(儿童急性化脓扁桃体组)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IM占同期住院患儿的0.91%(49/5 400),化脓扁桃体患儿占同期住院患儿的4.22%(228/5 400)。两组发病年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IM组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淋巴细胞计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均高于儿童急性化脓扁桃体组(P均<0.05);儿童急性化脓扁桃体组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于儿童I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发热、颈淋巴结肿大和扁桃体三联症是IM的典型临床表现,对发热伴扁桃体特别有扁桃体白色渗出的患儿,临床需重视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淋巴细胞计数和CRP、肝功能结果检查,避免IM的漏诊及误诊、误治。

  • 标签: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化脓性扁桃体炎 临床分析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感染状况,评估不同暴露状态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风险。方法收集截至2020年4月30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的报告信息,进行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核酸检测结果等统计,计算不同特征、不同暴露状态下的密切接触者感染和续发率。结果共追踪调查176例感染者和2 000名密切接触者,总感染率为6.80%,续发率为4.35%。有基础性疾病者感染率为25.00%(24/96),显著高于无基础疾病者(χ2=52.71,P<0.01);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感染率分别为7.48%和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0,P<0.01);发病后和潜伏期接触的感染率分别为9.94%和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4,P<0.01);不同接触方式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02,P<0.01)。结论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的总体感染率较高,确诊病例的传染强于无症状感染者,基础性疾病者感染和患病的风险更大,症状期的传染强于潜伏期,共同居住生活方式、娱乐活动、聚餐接触方式为高危因素。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密切接触者 感染率 传染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析降低耐药肺结核患者传染的护理措施,为今后提高临床救治率积累经验。方法 本文采用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共收治耐药性肺结核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给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方面进行干预护理、督导化疗管理,并对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的患者,经过相关护理措施,均没有出现交叉感染情况发生。结论 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谨遵医嘱,显著提高了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治愈率,大幅度降低了耐药肺结核的传染。

  • 标签: 耐药性 肺结核 传染性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 : 目的: 通过临床护理手段应对耐药性肺结核患者传染,使得耐药性肺结核患者的传染降低 。方法 :利用我院自身 肺结核 患者较多,选取了 2017 年 1 月以来,截止到 2018 年 12 月份。我院 收治的肺结核患者 150 人 ,按照常规 对照实验的 方法 将人群 进行分组,并保证两组无差别 。结果: 我们制定的护理对策对于 对于耐药性肺结核患者的传染降低有很大的作用。 结论: 给以一定护理对策措施 有利于临床上应对耐药性肺结核患者的传染 ,值得广大临床工作者的推广和应用 。

  • 标签: 耐药性肺结核 传染性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羊传染脓疱病毒(orf virus,ORFV)是一种嗜上皮性病毒。近年来,随着对ORFV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抗肿瘤作用的深入研究,研究者发现ORFV是一个前景广阔的新型溶瘤候选病毒。优势包括:基因组较大,允许多个外源基因的整合;受感染者中缺乏抗体,避免了溶瘤病毒的传递障碍-血清中的中和抗体;致病低,病变部位往往呈现局部、自限性的特点;对宿主具有强大的免疫调节功能;对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抗肿瘤的机制依赖于固有免疫细胞,适用于一般免疫缺陷的患者等。

  • 标签: 羊传染性脓疱病毒 溶瘤病毒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整体护理方法对小儿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进行干预后获得临床效果。 方法:将我院 2017 年 07 月~ 2020 年 02 月收治的 54 例小儿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护理组( 27 例):采用一般护理 + 整体护理方式完成单核细胞增多症护理;对照组( 27 例):采用一般护理方式完成单核细胞增多症护理;就组间平均住院时长、总并发症(窒息、感染、肝功能下降以及心肌)率展开对比。 结果: 护理组小儿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平均住院时长( 10.13±2.45 ) d 短于对照组( 15.69±3.02 ) d 明显( P<0.05 );两组患儿并发症主要集中于窒息、感染、肝功能下降以及心肌几方面;最终护理组小儿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总并发症率( 11.11% )低于对照组( 44.44% )明显( P<0.05 )。 结论:整体护理方式有效运用,可实现小儿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并发症几率降低,并同时将其住院时长显著缩短,最终实现小儿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的有效预后。

  • 标签: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整体护理 平均住院时长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道传染疾病预防及控制方法。方法:选取180例于我县人民医院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未采取任何预防及控制方法的参照组(90例)以及运用针对预防治疗措施的研究组(90例),对比呼吸道传染病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道传染病发生率,结果显示,相较于参照组而言,研究组患者的发生率更低,P

  • 标签: 呼吸道 传染性疾病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本文对 鸡群的鸡传染腺胃炎进行病因探究,通过生产数据分析、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并采集病料进行实验室检测,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PCR)、 SPF鸡胚培养,血凝实验等方法对采集的病料进行检测。结果为 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REV)阳性,病毒无血凝。本研究结果为该病的诊断及后续防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 标签: 传染性腺胃炎 RT-PCR
  • 简介:【摘要】 慢性非传染疾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慢性病”,该类疾病不具有明显的传染,但病程长、发病机制不明、病情缓解后仍会复发或加重复发 [1]。临床上主要指的是心脑血管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恶性肿瘤、以及心理障碍等,目前该类疾病成为损害国民健康的利器,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结合其流行现状,谈谈一名社区工作服务者如何开展此类病人的健康档案管理及社区康复 ?

  • 标签: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健康档案管理 社区康复
  • 作者: 邹海东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27
  • 出处:《中华眼科杂志》 2020年第08期
  • 机构: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 上海市眼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国家眼部疾病临床研究中心 上海市眼科疾病精准诊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0040
  • 简介:摘要开展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重要工作内容。但我国目前传染眼病防治体系对于当今高速发展、日趋复杂的社会模式,在数据采集、病因确定和时空分析等各方面都难以满足传染眼病流行病学调查的需要。本文探讨了如何采用现代社会流行病学方法去明确个体因素、社会因素和结构因素对眼病流行的影响,采用空间流行病学方法去描述、定量和解释人群眼病流行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发展变化规律,采用信息流行病学和数字流行病学方法去即时、高效地分析传染眼病信息等,希望能为提升我国眼科流行病学的研究水平,完善我国传染眼病防治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中华眼科杂志,2020,56:567-570)

  • 标签: 结膜炎,急性出血性 流行病学方法 数据收集 时空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模式配合健康教育在传染软疣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门诊收治的96例传染软疣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行刮除术治疗,治疗过程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模式配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疼痛程度、治疗依从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改良面部表情评分法(FLACC)评分、Wang-Baker评分均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良好率、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配合健康教育在传染软疣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理想,可减轻其疼痛程度,提高其治疗依从及治愈率。

  • 标签: 舒适护理模式 健康教育 传染性软疣
  • 作者: 杨颖 李伟 高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1-24
  • 出处:《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研究中心,杭州 31005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实验检验中心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研究中心,杭州 310052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患儿应用糖皮质激素的预测指标。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554例IM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病程7 d时临床表现是否改善将其分为病情缓解组(n=436)和病情持续组(n=118),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基线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随机森林模型筛选出重要变量,再纳入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IM患儿病情持续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指标预测IM患儿病情持续的价值,并用MedCalc 19统计软件对各指标的曲线下面积(AUC)进行比较。随后在2018年141例IM住院患儿中,对符合预测指标者予糖皮质激素,并比较使用前后患儿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变化。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热时间(OR=1.493,95%CI 1.372~1.626,P<0.01)、受累系统(OR=2.023,95%CI 1.453~2.817,P<0.01)及铁蛋白水平(OR=1.002,95%CI 1.000~1.004,P<0.05)为IM患儿病情持续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热时间的AUC为0.854,临界值为10 d,敏感度为75.4%,特异度为86.9%。受累系统和铁蛋白水平的AUC分别为0.640和0.607。与受累系统、铁蛋白水平相比,发热时间在预测IM患儿病情持续中的价值更高(P<0.01)。2018年的141例IM患儿中,23例发热>10 d,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87.0%(20/23)患儿当日体温高峰开始下降,91.3%(21/23)患儿3 d内下降至正常。所有患儿均在干预后2 d内体温高峰下降,5 d内体温正常。应用糖皮质激素后,患儿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异常淋巴细胞计数、血清铁蛋白、血清EB病毒DNA载量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下降(P<0.05或<0.01)。患儿随访22~34个月未发现EB病毒再活动。结论病情持续的IM患儿常表现为发热时间长、受累系统多及铁蛋白水平增高,需联合糖皮质激素抗来控制病情。

  • 标签: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疱疹病毒4型,人 EB病毒 糖皮质激素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