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为了提高低温季节沥青路面施工的效率,以及相应二十大后国家政务购买服务倡导均等化的趋势,首先梳理低温条件下沥青施工短板,以引出对沥青路面有效压实时间的因素的量化分析,最后从延长有效压实时间出发探究温拌沥青材料的适用性,以及低温环境下的机数量配置及施工工艺在低温季节下的适用性。
简介:摘 要∶随着我国近年来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目前我国公路工程对路面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沥青路面工程是中国的经典道路工程之一,目前在中国南方和北部许多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别是在某些风、雨、冰雪气候的影响下,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上的差别,因此必须提高整个工程的水平。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建设对路面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加快施工速度,经常会在极低的温度下进行沥青路面的耐久性施工,但在缺乏科学依据的情况下,沥青路面的质量不均是目前中国公路工程中的一个难题。文章对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作了初步的探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山东省低温暴露死亡风险的季节内差异。方法通过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2013—2018年山东省的全人群死亡数据,基本资料主要包括死亡日期、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死亡原因、家庭住址等;通过中国气象数据网同期逐日气象资料,主要包括日平均温度(℃)、日平均相对湿度(%)等0.01°×0.01°经纬度的网格坐标数据。将冷季定义为11月至次年2月,其中前两个月为早期冷季,后两个月为晚期冷季,极端低温定义为冷季温度范围中的P10。利用时间分层的病例交叉设计结合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冷季的温度与死亡的关联以及不同滞后时间下极端低温与死亡的关联,并比较冷季早期(11—12月)与晚期(1月至次年2月)的季节内差异。结果2013—2018年山东省冷季四个月温度变化范围为(-17.3~18.6)℃,P10(即极端低温)为-13.7 ℃。冷季早期日均温度为(3.63±4.66)℃,晚期日均温度为(-0.09±3.70)℃;冷季早期日均相对湿度为(63.89±14.75)%,晚期日均相对湿度为(62.27±14.19)%。山东省2013—2018年冷季死亡1 473 300例,其中男性824 601例(55.97%);年龄<65岁者349 824例(23.75%);死于循环系统疾病803 691例(54.55%),死于呼吸系统疾病140 415例(9.53%)。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以冷季最适温度18.6 ℃为参考,冷季4个月极端低温的累积OR为1.74(95%CI:1.63,1.86);冷季早期和晚期累积OR分别为1.50(95%CI:1.32,1.71)、2.56(95%CI:2.12,3.09)(P<0.001);滞后效应持续12 d。结论山东省冷季的低温暴露所致死亡风险存在季节内差异,冷季晚期高于早期。
简介:摘要:为了研究环境与车载耦合作用对混凝土桥铺装层受力的影响,首先推导材料特性随温度变化的沥青混合料桥面铺装在温度一车辆耦合作用下的应力有限元计算公式。然后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混凝土箱梁桥多层铺装复合结构仿真模型,通过现场实测和仿真计算,分析准低温季节铺装结构温度场日变化和车辆荷载耦合作用下的铺装层拉应力。计算结果表明:拉应力峰值出现在桥墩上方对应的铺装层表面,较易较早出现开裂破坏;考虑铺装各层结构温度梯度变化后,耦合作用下的横向拉应力峰值在中午处于谷值,纵向拉应力峰值变化不明显;耦合荷载作用下的横向拉应力峰值比车辆荷载作用情况增加2.76倍,纵向拉应力峰值涨幅为42%。在铺装层的设计中必须考虑温度荷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