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底肌肉低频电刺激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2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110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另110例为研究组给予盆底肌肉低频电刺激治疗与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产后尿潴留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留置尿管时间、拔尿管至正常小便时间、住院时间、潴留尿液总量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肉低频电刺激治疗产后尿潴留,疗效确切,配以针对性护理干预,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谐波是指在交流电路中与工频基波频率不同的波。现代电网中,由于一些非线性负载的使用(如整流器、变频器等),导致了谐波的产生。谐波作为一种能量污染,会导致电机发热产生故障、电力保护误动作、通讯设备受干扰等异常,甚至影响设备的有功输出,此外谐波对常用仪表、计算机、家用电器等的影响也很大,容易引发事故,因此谐波治理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我国目前对谐波源的管理并未十分到位,没有相关法律予以约束,谐波治理仍存在空白区,加之消除非线性设备的谐波所需成本较高,导致谐波污染治理工作任重道远。当前,解决谐波问题的途径主要是提高系统电压等级、加大系统的短路容量、增加变流装置的脉动数等常规办法,并未从谐波源处入手,以致治理成果甚微。2014年,国网山东昌乐县供电公司营丘供电所成功处理了一起因谐波污染而引发的设备频繁烧损事件,可以作为谐波治理的一种借鉴。
简介:根据二阶质量-弹簧-阻尼系统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关于谐振频率对称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低频振荡激励的实时模态匹配技术,根据检测模态的输出响应来判别驱动模态和检测模态的匹配程度。首先简要介绍了带频率调谐功能的双质量线振动硅微陀螺仪,该陀螺利用负刚度效应来调节检测模态的谐振频率;然后通过理论推导以及系统仿真验证了基于低频调制激励的自动模态匹配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设计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的数字控制电路,并且对同一测试陀螺进行了模态匹配和模态不匹配下的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相比模态不匹配条件下,陀螺零偏稳定性从5.89(°)/h提高到1.26(°)/h,角度随机游走从0.36(°)/√h提高到0.079(°)/√h,性能分别提高了4.7倍和4.6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94例脑卒中吞咽障碍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康复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频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口腔传递时间、咽传递时间、腭咽关闭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缩短(P<0.01),但治疗组降低的程度更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IOS评分均显著增加(P<0.001),且治疗组增加的程度更大(P<0.001)。结论低频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症治疗中,采用超低频经颅磁刺激联合药物产生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80例我院于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依据奇偶分组方式均分两组,均给予帕罗西汀治疗(口服,20mg-40mg/日);此外,研究组(40例)治疗初期合并超低频经颅磁刺激,共2周;对照组(40例)给予经颅磁无效刺激,共2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后及治疗2周后,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接受治疗后1周HAMD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于治疗后1周、2周其评分结果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较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临床疗效更高,不良反应发生明显减少(P<0.05或0.01)。结论药物治疗抑郁症的同时,给予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可有效弥补抗抑郁药起效的滞后性,提高早期疗效,降低自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