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由于科研专家的高深理论、技术推广者的语言障碍,在推广过程中农业技术“需求—供给”矛盾突出,只有遵循市场经济原则,树立“种田农民有什么样的需求,安排什么样的供给”的新理念,才可能有效规避农业技术“需求—供给”矛盾。
简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人口大国。粮食供给问题对我国来说至关重要,粮食安全是我国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近几年来粮食生产滑坡、供求矛盾加剧这一比较严峻问题,2005年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明确指出:农业依然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制约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要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善品种结构,优化区域布局,着力提高单产,努力保持粮食供求总量大体平衡。要稳定和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改革种植制度,提高复种指数。要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商品粮生产基地,推进优质粮食产业带建设。要加强粮食生产技术、农机、信息和产销等服务,搞好良种培育和供应,促进粮食生产节本增效。要保证必要的粮食储备,维护粮食市场的稳定。关于我国粮食供给问题的现有研究文献十分庞杂,限于篇幅和笔者掌握的研究资料,本文拟对之进行大致的概述。
简介:1981—1983年我们在彭坡、克什米尔(Pampore,Kashmir)地区蚕业站试验,研究土壤和叶面氮供给对叶产量以及桑树品种高雪尔米生长特性的影响.试验由四个处理组成:没有供给氮,50%叶面供氮.50%土壤供氮,100%土壤供氮和100%叶面供给氮肥.经过三年的试验,结果表明100%的叶面氮供给显示出在总产叶量上的增加,还发现氮供给50%通过叶面,50%通过土壤比单一通过土壤的增产明显,100%的叶面供氮又比单一土壤供氮的效果更显著.叶面氮供给的产叶量比对照增加46.6%,而50%叶面和50%土壤供氮比对照增加38.70%,100%的叶面供氮比100土壤供氮增加7%.
简介:摘 要: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主要依靠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双向突破。需求侧体现为对外开放,通过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突破需求约束。供给侧体现为对内改革,通过人口红利、技术溢出、市场化突破供给约束。综合来看,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核心问题在于需求侧刺激乏力,供给侧低效供给过剩,有效供给不足。因此,供给侧改革是解决当前挑战的一剂良方。上世纪80至90年代,许多国家及经济体尝试以供给侧改革摆脱危机或济滞涨,回顾并分析这些成败经验为中国的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简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从生产领域、供给这一侧改革入手,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使之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尤其是要提高适应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经济增长动力,以推动生产力发展,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当前中国进入新常态的发展新阶段,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其历史、现实和新常态新特征新要求的必然性。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途径在于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框架之中,大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实施质量立国战略,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改革生产体系和经济结构,坚持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进一步推进政府与行政改革,做到统筹规划,兼顾眼前和长远,做好顶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