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修身思想是儒家学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儒家学者都特别注重道德教化,把修身作为实现人生价值和达到人格完善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儒家的思想学说中,既有关于崇高完美的理想人格追求,又有一套通过修身而实现人格完善的理论和方法。尽管由于时代和历史的局限,其中不免存在着一些错误和缺陷,但其对于人的自身修养的强调,以及所提倡的修身方法,是有其合理因素的,对此我们应当遵循“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原则,批判地加以继承,这不论对人的自我完善,还是对社会道德建设都是十分必要的。
简介:<正>“慎独”、“自律和他律”这是一古、一洋两个用语,是我国古代人和十八世纪欧洲人进行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今天,我们对它进行分析,吸收其合理的内核,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对于指导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思想道德修养,仍然是必要的。
简介:这枚人物石算得上釉光青中的“形难”精品。它比例得体,坐姿安然,衣饰生动:饱满圆硕的头成为难得的亮点,也点化出了一个很有内涵的人物。
简介:修身三件事:谨言、修容、静坐口原文早起,读《易·渐卦》。饭后,读《归妹卦》。尚未看王弼本。邵蕙西来,久谈。旋贺麓樵来,与之谈艺,有巧言。此刻下手工夫,除谨言、修容、静坐三事,更从何处下手?每日全无切实处,尚哓哓与人说理,说他何益?吴子序约吃饭,未正去,席间谐语无节。
简介:中国的古人很重视修身,修身齐家冶国平天下,这个顺序是天条,不能打乱遑论违反。那时修身是人生第一要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他们读的什么书啊,读的就是修身的书。甚至到了迷信和僵化的地步,认为于修身之外,其他一切都无可无不可。
简介:1965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中国国家画院刘大为工作室画家,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通哲斋艺术馆馆长。
简介:
简介:2015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发布了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新准则只有八条,前4条是要求所有党员的,后4条是要求党员领导干部的。其中,第七条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修身”。
简介:读史得知,清未曾任直隶省(今河北)磁县、永年及天津三县知县的回族名上刘孟扬,他一生不仅为官清正,两袖清风,政绩显著,而且终生把戒贫清廉作为自己的一种生活理念。为了经常警示自己,他曾写过《戒贪铭》一文,并将其长期置于案头,便于时刻吟诵、告诫自己。他的《戒贪铭》这样写道:“财富人所羡,但须问来源。来源果正当,虽多不为贪。来源不正当,清夜当自惭。人皆笑我痴,虽痴亦自适。不痴何所得,痴又何所失。居官本为民,贪求非吾志。钱多终非福,人格足矜持。富贵等浮云,虚荣能几日。人生数十年,所争身后。”
简介:圣人是老子推崇的理想人格,也是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要修身成圣就必须以道为师.以道为师就是取法道之德性。老子指明了天地之无为而化生万物、江海之谦下和水的善利万物而不争等特性类似道之德性,并将以上几种道之德性归结为“慈”、“俭”、“不敢为天下先”。
简介:龙树是古印度大乘佛教开派祖师。他一生除大量阐述佛教教义的著述外,还创作出许多箴言诗作,就世俗道德修养诸问题作了精辟阐发。该文就辑入《藏文大藏经·修身部》中龙树的三部箴言诗作进行了剖析。
简介:【摘要】 教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国道,授学业,解人生之惑,是为教师天职。作为教师,先立己德,方可树人。我们需着重探讨教师如何修炼自身,强化师德,在教者一言一行中,将“德”潜移默化至学生,播撒“德”之种,浇灌“德”之花,树“德”之人。我们不能重教书而轻育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成材的前提应该是成人。
简介: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简介:在纪念敬爱的周恩来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缅怀总理的丰功伟绩,学习他崇高的精神和品质,回顾我自己的成长过程,体会最深的一点,就是一个党员干部应修身敬业,奉献人民,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始终不渝地努力奋斗.
简介:修身观是先秦儒家札学思想的核心要素之一。以札的道德化、先验化和超越化为特征的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惨身观是中华民族个体道德的形成与发展的源头。仁札合一、推己及人和化性起伪是孔子、孟子和荀子修身观的核心内容,而三家的侈身途径则分别注重予行、养和化。就儒家修身观和侈身途径的现代意义而官,其棱心要素在于人文精神的弘扬。
简介:儒家修身思想源远流长,在古代官员治理中显示出重要作用。如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面临众多问题特别是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的影响,党员作风和贪污腐败问题比较突出。在党员修身方面,儒家思想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儒家的修身思想及其方法述论
“慎独”、“自律和他律”——修身方法谈
修身
明理修身
关于修身
修身、齐家、治国
修身之要
静以修身
正心、修身、齐家
立业与修身
以道为师,修身成圣——管窥老子的修身思想
龙树修身箴言试析
崇德修身,立德树人
闲来乱翻书——修身
修身敬业 奉献人民
浅谈儒家修身思想
试论先秦儒家的修身观与修身途径及现代意义
从党员修身角度看儒家修身思想及其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