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治疗对重症肺炎患者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03-2016.12期间诊疗的重症肺炎患者纳入研究,随机选择60例作为样本,划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30例。常规组患者选择常规治疗模式,治疗组患者选择常规治疗+免疫治疗模式,比较各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常规组,即各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常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低于治疗组,即70.00%<93.33%,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免疫治疗模式在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中,能够显著改善免疫功能指标,提高治疗疗效,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和探讨甲状腺疾病在本地的大致流行情况以及其检测指标显示特征。方法使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对548份血清样本的TSH(促甲状腺腺激素)F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游离甲状腺素)TT3(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4(总甲状腺素)等5个甲状腺功能指标进行分析测定。结果164份结果为甲亢,占被分析对象的29.94%,16份结果为甲功低下,占被分析对象的2.91%,其余为甲状腺功能正常或稍有异常者。其中甲亢以FT3FT4增高,TSH降低为明显特征。甲功低下以FT4TT4TT3下降,TSH增高为明显特征。结论虽然被分析对象是以可疑患者为主,但甲亢的比例为29.94%的结果充分说明本地是甲亢病的好发地区,有待我们更深入地去调查和发现。在测定过程中TSHFT3FT4是明显活跃和灵敏的指标,比TT3TT4有更好的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指标的改变情况,并分析初复治、菌阴阳性患者间的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兰州市肺科医院收治的35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纳入试验组,并取同期收治的30例其他非肺结核呼吸系统疾病的志愿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分析所有患者外周血B细胞、NK细胞、IgG等免疫功能指标改变情况。结果肺结核组与对照组相比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与IgG水平差异显著(P<0.05);初治组与复治组相比CD4+T细胞、CD8+T细胞水平差异显著(P<0.05);初治组与复治组相比各免疫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T细胞能够有效地判断肺结核患者的预后,CD8+T细胞和体液免疫则发挥了重要的细胞免疫作用,监测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能为其诊治提供参考。
简介:目的研究3岁以上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匹多莫德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肺功能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112例3岁以上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给予匹多莫德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肺功能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χ2=6.40,P<0.05),且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分别=3.54、7.36,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以及IgA、IgG、IgM水平、CD3+、CD4+/CD8+和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t分别=3.24、3.77、9.66、3.65、4.21、5.58、4.76、3.67、4.21,P均<0.05)。结论匹多莫德联合布地奈德可明显提高3岁以上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提高肺活量及免疫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淋巴瘤、感染所致噬血细胞患者血清中各项免疫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5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52例骨髓中出现噬血细胞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免疫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52例患者中,有35例患者与感染相关,17例与淋巴瘤相关。免疫功能指标在淋巴瘤相关性中变化幅度高于感染相关性患者,特别是β2-MG、C3、C4变化最明显,100%淋巴瘤相关性患者的β2-MG指标升高,最高值和平均值分别为15.87mg/L、9.33mg/L。结论不同病因引发噬血细胞综合症的患者,其免疫功能和噬血细胞都都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差异,掌握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对早期诊断或治疗疾病发挥着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选取肿瘤合并HIV病毒感染患者、单纯肿瘤患者各50例,分别记为合并组和单一组。利用流式细胞仪对两组细胞免疫功能指标进行检测,统计合并组预后结局。对比合并组和单一组、合并组预后良好者和预后不良者数据差异。结果合并组CD3+和单一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前者CD4+、CD4+/CD8+和NK细胞均远低于后者(P<0.05),而前者CD8+远高于后者(P<0.05);合并组预后良好者和预后不良者CD4+、CD8+、CD4+/CD8+和NK细胞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肿瘤合并HIV病毒感染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存在明显的紊乱,并且对预后结局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免疫球蛋白联合肝功能用于检测肝衰竭内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1月-2022年7月期间因肝衰竭入院的患者内随机选择50例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员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指标。结果:实验组IgA为(14.11±0.43)g/L、IgM为(14.54±0.32)g/L、IgG为(15.43±1.36)g/L,对照组IgA为(3.44±0.33)g/L、IgM为(3.31±0.22)g/L、IgG为(8.01±0.11)g/L,对比P<0.05。实验组肝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衰竭患者采取免疫球蛋白联合肝功能检查,可以为用医生提供更多的数据,便于临床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凝血功能指标检验的重要性。方法:收集了60名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数据,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其凝血功能指标进行了详细分析。实验组接受了精细的抗凝血治疗,并进行了凝血功能监测,而对照组则未进行凝血功能监测。结果:实验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其外源凝血通路功能更好,抗凝血治疗效果更佳。结论:凝血功能指标检验在急性脑梗死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改善治疗效果和预测患者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在连续性血液净化后炎性反应和免疫功能指标变化,以期找到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80例,分成两组,实验组(n=40)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n=40)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身体指标,主要包括治疗前后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肿瘤坏死因子-a、白介素-6、白介素-10、白细胞等表示炎症反应指标的特征,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CD3+,CD4+等表示免疫功能的指标。结果患者在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后,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及肿瘤坏死因子-a、白介素-6、白细胞等数据显著降低,白介素-10的指标在治疗后有所提高,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炎性反应均有很好的改善,并且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所提高。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后,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消除患者体内的炎性因子,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