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抗体介导排斥反应始于抗体和移植物抗原的有效结合。随血流运动中的抗体和相对固定的靶抗原能否结合,取决于两者之间的引力势能和抗体的运动动能之间的相对大小。抗原抗体间的引力势能主要由两者间的亲和力决定,是相对固定的。人抗体的动能取决于其运动速度,运动越快,动能越大(动能=质量×运动速度2/2)。由于抗体在毛细血管中流动最慢,动能最小,因此抗体最易结合并损伤毛细血管内皮。尽管抗体在毛细血管内的运动速度最慢(≤1 mm/s),但相较于抗体本身的直径而言(<10 nm),其相对运动速度是每秒钟移动10万个抗体直径大小的距离,接近百米世界纪录保持者博尔特最快跑动时相对速度的2万倍。在抗体以如此快速相对运动的情况下,抗原抗体间的引力势能可能不足以克服抗体的运动动能,使得抗原抗体不易结合。这些血流动力学和抗体相对运动速度的基本概念,至少给移植临床医师提供如下启发:(1)在抗体的体外检测时,抗体和抗原在同一个反应体系中,两者之间无相对运动,结合反应容易发生;而在体内环境中,随血流运动中的抗体要结合到相对固定的器官组织的靶抗原上需要克服抗体运动的动能;(2)细胞杀伤性治疗药物对血液中靶细胞的清除效率通常远高于对组织中的靶细胞,因为药物和血液中靶细胞之间是伴行状态,无相对运动,而药物要结合到组织中相对固定的靶细胞时,需要克服其巨大的运动动能;(3)有些受者在移植后体内可以检出供者特异性抗体,但抗体介导排斥反应并不一定会在短期内发生,其原因可能是抗体无法和靶组织抗原有效结合。一则是由于抗原抗体间亲和力不够强,导致两者间较低的引力势能;二则是由于微血管血流通畅,抗体维持较大的动能;(4)缺血再灌注或其他因素引起血管内皮受损后,容易导致损伤部位血栓形成,引起毛细血管部分甚至全部堵塞、血流变慢,从而增加了抗体和靶抗原的结合机会;(5)根据血流速度能影响抗原抗体结合的原理,我们可以合理地推断,维持一个良好的移植器官的微循环,将有助于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的预防和治疗。可选的治疗方案包括:抗白细胞黏附、抗血小板沉积、抗红细胞聚集,降脂、降血黏度,多喝水、以及适当运动等。这样的治疗方针在预防和治疗细胞介导排斥反应中也同样重要。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FcγRIIb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对大鼠原位肝移植术后肝功能及病理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利用基因克隆技术构建含Lewis大鼠FcγRIIb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TRE-FcγRIIb。分别包装TRE-FcγRIIb表达病毒与TET-on可诱导病毒,用其共感染DA大鼠骨髓来源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并检测FcγRIIb的表达。将供体DA大鼠与受体Lewis大鼠按照体重进行配对后随机分为三组,三组均行DA-Lewis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术。对照组(A组)不给予任何预处理。环孢素A组(B组)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环孢素A处理。FcγRIIb基因修饰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组(C组)术前1 d供体大鼠静脉注射FcγRIIb修饰的DA大鼠骨髓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1×106细胞)。术后第7天分别取血和肝脏检测肝功能和肝脏病理变化。结果C组术后第7天肝功能异常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C组术后第7天肝脏病理排斥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中的大鼠平均存活天数为12.8 d;B组的大鼠平均存活天数为65.3 d;C组的大鼠平均存活天数为58.5 d。结论FcγRIIb基因修饰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可以降低大鼠原位肝移植术后肝功能异常,减轻术后大鼠肝脏急性排斥反应。
简介:摘要目前临床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应用广泛,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皮肤、胃肠道、内分泌和肝脏不良反应,肺脏和心脏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但可能致命。类固醇全身治疗是对抗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irAE)的主要治疗手段,如对类固醇治疗没有反应,则需要考虑使用免疫调节剂。掌握irAE的发生率、发病机制、常见类型及其治疗策略,可为ICI在临床上的安全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简介: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证据表明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在自身免疫和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其中最受关注的是IgE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中的作用。许多研究阐述了IgE型自身抗体在SLE中包括与组织上自身抗原结合导致的直接损伤、嗜碱性粒细胞活化和淋巴结迁移以及IgE介导的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pDCs)的Ⅰ型干扰素应答反应等致病机制。目前已认识到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慢性荨麻疹(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CSU)、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中,IgE型自身抗体介导了部分自身免疫反应,而其他包括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多发性硬化病等存在IgE升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晰,部分研究认为其与IgE型自身抗体有关。目前抗IgE单克隆抗体已被批准应用于哮喘以及CSU等疾病的治疗,而IgE型自身抗体及表达FcεRI的效应细胞将有希望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治疗靶点。该文将IgE介导的自身免疫、炎症反应的机制及其临床作用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动物强制免疫副反应是基层开展动物强制免疫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造成强制免疫副反应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本人简单分析了动物免疫副反应的类型,探讨了诱发动物免疫副反应的主要原因,结合我县强制免疫副反应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应对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器官捐献供肾在不同年龄层的肾移植受者中发生急性排斥反应(AR)的临床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20年6月298例接受供者年龄≥60岁的器官捐献供肾的肾移植受者临床资料,根据受者年龄将其分为A组(<30岁,59例)、B组(30~39岁,125例)、C组(40~49岁,83例)和D组(≥50岁,31例),观察不同年龄层术后AR发生情况;同时根据供受者年龄差将其分为年龄差≥25岁组(166例)和年龄差<25岁组(132例),观察AR发生情况。结果A、B、C、D四组术后1年内AR发生率分别为15.3%(9/59)、8.8%(11/125)、7.2%(6/83)和3.2%(1/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差≥25岁组和年龄差<25岁组的AR发生率分别为12.5%(20/166)和5.3%(7/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术后1周、1个月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及绝对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术后1年内血清肌酐水平、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发生率和受者、移植肾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器官捐献供肾在不同年龄层受者中可获得满意的移植效果;随着受者年龄的降低,AR发生呈上升趋势,应重点关注供受者年龄差≥25岁的受者AR的防治。
简介:摘要 食管腺癌(EAC)是世界上最致命的实体恶性肿瘤之一,生存率较差。我们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免疫相关基因对(IRGPs)预后签名预测患者的生存,并为个性化治疗或免疫治疗提供准确的靶点。我们从TCGA数据库中提取EAC数据。在单因素COX筛选后,我们使用Lasso-COX回归模型构建了17个IRGPs的签名。该特征能准确预测EAC患者的总生存期,是EA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我们探讨了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在高危组和低危组之间的临床效益。总之,我们的签名可以预测EAC患者的预后,并为探索哪些患者可能受益于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提供潜在的指导。
简介:摘要机体的免疫功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关联,一方面,机体可以通过免疫效应机制,包括固有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发挥抗肿瘤作用;另一方面,肿瘤细胞通过免疫逃逸机制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清除。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表观遗传调控在实体肿瘤免疫调节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DNA甲基化作为目前研究最久、最深入的表观遗传机制,除了促进肿瘤的恶性转化,也影响机体免疫细胞对肿瘤的免疫应答。本文主要针对DNA甲基化对实体肿瘤免疫反应的调节作用进行阐述。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海洋环境的恶化,厄尔尼诺现象的频繁影响,使鱼粉价格不断攀升,鱼粉短缺已然成为全球性问题。中国是水产养殖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现如今中国每年向全球供将近70%的水产品。同样,中国正面临着鱼粉短缺的现状,价格上涨,使鱼粉已成为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寻找合适的替代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草食性鱼类,是否同样对不同蛋白源存在选择性摄食现象,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水产动物的摄食问题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要解决不同食性鱼类对不同蛋白源饲料的选择性摄食现象,首先要研究养殖鱼类的摄食调控机制,为蛋白源替代的应用供理论基础。
简介: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Pis)通过阻断免疫抑制分子,重新激活效应T细胞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发挥抗肿瘤作用。ICPis通过调控免疫应答杀伤肿瘤的同时,过度活化的免疫细胞也可能导致机体产生自身免疫损伤,即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 irAEs)。内分泌不良反应是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主要涉及垂体、甲状腺、胰腺、肾上腺等内分泌腺体,引起相应的内分泌功能紊乱。ICPis致内分泌腺体损伤是临床医学技术发展带来的新问题,很多临床医生对其诊治存在诸多疑惑。国内外虽已陆续推出多个指南/共识,但目前国内尚无针对ICPis引起的内分泌系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诊治流程和共识。为规范和提高临床诊治水平,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免疫内分泌学组组织专家根据国内外专家共识和相关临床研究,综合肿瘤学、免疫学专家意见后撰写制订本共识,以供在临床实践和临床研究中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14岁变应性鼻炎(AR)患儿行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注射液皮下免疫治疗(SCIT)后全身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变态反应疾病专科门诊,进行3年疗程的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注射液SCIT的321例屋尘螨过敏患儿的临床资料。321例患儿年龄5~14岁,其中男性180例,女性141例;年龄5~9岁者154例,10~14岁者167例。使用屋尘螨变应原注射液在上臂伸侧肘上12~15 cm处行皮下注射,321例共行13 053针次皮下注射,其中男性患儿共注射7 305针次,女性患儿共注射5 748针次;5~9岁患儿共注射6 342针次,10~14岁患儿注射6 711针次。记录患儿每次发生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症状体征及其处理,分析全身不良反应与患儿年龄、性别、疗程及变应原注射剂量的关系。结果(1)321例患儿中,共56例(17.45%)、115针次(0.88%)发生不良反应。其中速发型55针次(47.83%),迟发型60针次(52.17%);全身Ⅰ级不良反应92针次(80.00%),Ⅱ级21针次(18.26%),Ⅲ级2针次(1.74%),无Ⅳ级者。(2)分别以病例数和注射针次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男、女性患儿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2比24例,χ²=0.03,P=0.86;66比49针次,χ²=0.10,P=0.76);5~9岁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10~14岁患儿[22.08%(34/154)比13.17%(22/167),1.14%(72/6 342)比0.64%(43/6 7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4.41,P=0.04;χ²=9.13,P<0.01);疗程方面,2~3年组(105~156周)不良反应发生率[3.74%(12/321)与0.41%(12/2 912)]明显低于<1年组(≤52周)[14.64%(47/321)与0.89%(64/7 154)]和1~<2年组(53~104周)[10.90%(35/321)与1.31%(39/2 9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22.86,P<0.01;χ²=6.43,P=0.01;χ²=12.14,P<0.01;χ²=13.74,P<0.01)。(3)在100 000转导单位(SQ-U)高剂量阶段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100 000 SQ-U的低剂量阶段[1.01%(85/8 440)比0.65%(30/4 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35,P=0.04)。结论螨虫过敏的AR患儿行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注射液SCIT的注射针次不良反应发生率<1%,严重程度多为Ⅰ级不良反应,总体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儿低龄、治疗疗程早期及注射高剂量变应原有关。
简介:摘要变应性鼻炎的经典发病机制主要以Th1/Th2免疫细胞失衡所引起的变态反应为主。近年来,随着变应性疾病发病率的增高,对CD4+细胞引起的T淋巴细胞2型变态反应的研究越来越多。有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25、白细胞介素-33、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是引起Th2型免疫应答的关键启动因子。固有免疫细胞可在多个细胞因子的刺激下产生Th2型细胞因子产生超敏反应。本文从引起2型免疫的相关机制进行综述,希望为变应性鼻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些新的指导。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14岁变应性鼻炎(AR)患儿行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注射液皮下免疫治疗(SCIT)后全身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变态反应疾病专科门诊,进行3年疗程的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注射液SCIT的321例屋尘螨过敏患儿的临床资料。321例患儿年龄5~14岁,其中男性180例,女性141例;年龄5~9岁者154例,10~14岁者167例。使用屋尘螨变应原注射液在上臂伸侧肘上12~15 cm处行皮下注射,321例共行13 053针次皮下注射,其中男性患儿共注射7 305针次,女性患儿共注射5 748针次;5~9岁患儿共注射6 342针次,10~14岁患儿注射6 711针次。记录患儿每次发生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症状体征及其处理,分析全身不良反应与患儿年龄、性别、疗程及变应原注射剂量的关系。结果(1)321例患儿中,共56例(17.45%)、115针次(0.88%)发生不良反应。其中速发型55针次(47.83%),迟发型60针次(52.17%);全身Ⅰ级不良反应92针次(80.00%),Ⅱ级21针次(18.26%),Ⅲ级2针次(1.74%),无Ⅳ级者。(2)分别以病例数和注射针次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男、女性患儿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2比24例,χ²=0.03,P=0.86;66比49针次,χ²=0.10,P=0.76);5~9岁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10~14岁患儿[22.08%(34/154)比13.17%(22/167),1.14%(72/6 342)比0.64%(43/6 7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4.41,P=0.04;χ²=9.13,P<0.01);疗程方面,2~3年组(105~156周)不良反应发生率[3.74%(12/321)与0.41%(12/2 912)]明显低于<1年组(≤52周)[14.64%(47/321)与0.89%(64/7 154)]和1~<2年组(53~104周)[10.90%(35/321)与1.31%(39/2 9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22.86,P<0.01;χ²=6.43,P=0.01;χ²=12.14,P<0.01;χ²=13.74,P<0.01)。(3)在100 000转导单位(SQ-U)高剂量阶段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100 000 SQ-U的低剂量阶段[1.01%(85/8 440)比0.65%(30/4 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35,P=0.04)。结论螨虫过敏的AR患儿行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注射液SCIT的注射针次不良反应发生率<1%,严重程度多为Ⅰ级不良反应,总体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儿低龄、治疗疗程早期及注射高剂量变应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