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面发育迟缓儿童的发育特征,为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2019—2020年0~5岁全面发育迟缓儿童138例[男103例,女35例,年龄为(2.68±1.13)岁]和89例0~5岁正常儿童[男58例,女31例,年龄为(2.56±1.19)岁]进行研究分析,分别采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进行评估。采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1)全面发育迟缓儿童各能区的发育商均低于正常儿童,语言能区落后最明显[(48.77±13.88)分比(92.97±6.1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随着发育迟缓程度的不断增加,除大运动外的其他能区也表现为发育的异常。(3)全面发育迟缓儿童中,占比最多的是语言能区的发育迟缓[98.6%(136/138)]。随着年龄的增长,适应性和语言能区发育迟缓儿童的比例均增加。(4)语言能区与其他各能区均存在正相关性(r=0.636、0.206、0.378、0.676,均P<0.05)。结论全面发育迟缓儿童伴有多个能区的发育迟缓,语言能区和适应性能区占比较多,而大运动发育并不一定落后。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调腹通络"康复技术治疗全面性发育迟缓(GDD)儿童的临床疗效,为促进GDD的康复治疗提供临床实践经验和依据。方法选取GDD患儿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接受"调腹通络"康复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每周5次,共3个月。使用Geselll发育量表作为评估工具,观察两组患儿的5个能区(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适应性、个人-社会)评分,记录发育商(DQ)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儿各能区的DQ值均有明显提高(均P<0.05);治疗组在总有效率以及粗大运动、语言、适应性方面优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在精细运动、个人-社会能区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调腹通络"康复技术治疗GDD临床有效,在粗大运动、语言、适应性能区方面改善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100例,应用早期语言发育进程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并分析患儿信息。结果100例患儿中,全面发育迟缓儿童83例,语言发育迟缓儿童17例。全面发育迟缓儿童和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年龄、母亲职业、母亲文化程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初中及以上学历母亲儿童全面发育迟缓几率是大专及以上学历母亲的5.418倍。结论实际中应针对不同阶段儿童进行语言筛查,在此基础上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进行有效干预,同时强化对低学历母亲的健康教育,降低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成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