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前,政府的职能一直以统治为主,在此之后,政府管理经济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逐渐增强。伴随政府管理经济社会公共事务职能的增强,在政府及公共管理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一门新的学科,即公共行政学。然而随着政府管理经济社会公共事务职能的增强,政府开始陷入机构臃肿、腐败、涣散、效率低下、以公谋私的困境。面对这一“政府失灵”现象,西方掀起了“重塑政府”,即改革政府管理职能的运动。为回应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公共行政学者们开始探索新的公共行政学范式,但并未形成统一的占主导地位的研究范式。因此,从西方公共行政学自身发展的逻辑及其与政府职能转变的互动关系的双重维度,对公共行政学转向与政府职能转变再作考察,实现政府管理经济社会公共事务的公共性本质,可以为我国的政府职能改革和公共行政学研究提供启示和帮助。
简介: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事实,以及民族复兴和全面深化改革对公共行政理论的需求,都要求中国公共行政学加速推进本土化研究。通过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的方法,可以发现:第一,政治学等学科在美国、中国台湾地区的本土化历程为中国公共行政学本土化提供着有益借鉴;第二,中国公共行政学本土化深深扎根于中国公共行政学发展历史以及改革开放后恢复重建过程,其现状经受着诸多反思与批判;第三,新常态下国内外不同群体在中国国情认知上的差异,政府管理在评价反馈、包容性、利益矛盾方面呈现的特点,都要求将公共行政学本土化研究提上日程。为此,中国公共行政学界应当构建本土化理论体系,形成中国立场、提出中国观点、实现中国表达,结合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要求不断研究新问题,提炼发展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