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学界对业主维权是否预示着公民社会到来存在争议。从业主维权目标上看,业主仅是为了社区利益,没有尊重他人利益或社会利益;从运动手段上看,业主维权采取非正式政治与策略性行动,缺乏规则意识;从社区自治角度看,业主在社区治理的常态下自治非常困难,缺乏自治精神与能力;从公民素养看,业主维权行动不妥协和不理性,缺乏理性、平等、宽容、妥协和志愿精神为特征的公民精神。判断一个社会运动是否具有公民社会的特质,除了看它是否具有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外在制度背景外,还要看运动目标是否有公共性追求的外溢性,是否有将运动目标上升为公共议题的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公民个人是否具有公民精神,整个运动是否能超越自身利益,并能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统一起来。以此标准看,我国一些环保运动、NGO参与的劳工政治具有公民社会特质,能催生公民社会。
简介:中国社会从传统迈向现代有自己的国情和发展逻辑,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与发展战略,不能基于西方民主发展的模式来设计。“公民社会”组织并非解决社会问题的“良方妙药”,公民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既不能代替政府享有合法的政治权力,也不能代替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它同样存在治理失灵的问题,公民社会组织基于“搭便车”的理性经济人的算计,往往造成集体行动的难题,难以形成治理共识。西方公民社会的价值观支撑着西方的政治社会运行,它未必适合中国的政治社会需求,片面移植西方公民文化的观点,没有从中国社会主体出发来思考问题,而是陷入非历史的文化决定论思维中。要始终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出发,从中国历史和现实出发,融合西方合理的思想内核来推进中国政治社会自身建设,而不是以西方的价值观念来改造我们的思想体系。
简介:我国正步入公民社会,公共生活伦理应当成为我国当前社会道德建设的重心。公民自治既是公民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道德的重要特征。因此公民社会里公共领域的道德建设也应从公民道德自治这一实际情况出发。公民社会的另一个特征是公民自愿组织的出现与存在。这些组织具有特定的伦理功能。这些功能表明这些组织既是公民道德实现自治的平台,也是我国公共生活领域公民伦理建设的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