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对消化道肿瘤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2015年1月1日期间我院的82例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确定患者的肿瘤病变类型,给予相应的治疗方式,并通过随访统计患者的并发症和复发的情况。结果息肉的并发症发生率(14.29%)高于早期癌(0)、异性增生(0)和黏膜下肿瘤(3.33%)的并发症发生率,息肉的残留病灶复发率(28.57%)高于早期癌(0)、异性增生(0)和黏膜下肿瘤(0)的残留病灶复发率,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对消化道肿瘤的治疗价值较好,对早期癌、异性增生和黏膜下肿瘤均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但对息肉类患者的治疗效果尚不理想,应于临床中多加关注。
简介:摘要目的对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术后护理进行总结与分析。方法对31例入住我科,并行EMR术的患者的临床诊疗经过、术前准备及术后观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31位患者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术程顺利,经密切观察、精心护理后,均可康复出院。结论EMR是治疗消化道早期表浅肿瘤的有效方法,其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对提高手术质量、缩短住院时间起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和单纯高频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101例169枚消化道息肉患者,分别行EMR和单纯电切术治疗,观察治疗的操作方法、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情况。并于治疗后1个月首次复查随访疗效。结果EMR组出现并发症(包括术中出血、术后出血、穿孔、切口过深及残端残留)共11例,而电切组共有34例,EMR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电切组(P<0.05),对比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化道息肉行EMR治疗与传统单纯高频电切术治疗比较,具有操作简便,微创,并发症少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内镜治疗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早期癌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的配合要点与分享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对我科20例食管早期癌患者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进行观察研究,总结食管早期癌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的护理配合要点。结果20例食管早期癌患者食管病变成功切除。治疗中创面均有出血,其中8例出血量少、创面小,予氩气刀成功电凝止血;另12例因术后出血量大,均用OLYMPUS止血夹夹闭创面,术后未出现穿孔、出血、狭窄等并发症。术后定期随访复查胃镜,发现20例食管早期病变切除术后恢复良好,无复发情况。结论完善术前准备,术中医护人员默契、熟练的配合,术后病情仔细观察及健康宣教是保证食管早期癌行内镜下微创治疗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结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结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的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86%(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以有效促进结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患者的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肿瘤患者应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入住我医院及门诊治疗的70例结直肠肿瘤(肿瘤直径<2cm)患者为试验对象,在随机数字表法处理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直径、手术时间、治愈切除率、完整切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的创面直径、手术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病理治愈切除率、完整切除率、瘤直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肿瘤的疗效显著,且手术时间较短,创口恢复情况更优,具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肠早癌采用内镜下剥离术(ESD)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88例消化道早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6例行ESD治疗,42例行EMR治疗,计算两组完整切除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ESD组中黏膜完整切除的有43例(93.5%),EMR组中黏膜完整切除的有29例(69.0%),ESD组黏膜完整切除率显著高于EMR组(P<0.05)。迟发型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在ESD组发生2例次(4.8%),在EMR组发生18例次(39.1%),ESD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EMR组(P<0.05)。结论消化道早癌采用ESD术治疗效果优于EMD术,前一种术式黏膜完整切除率高,并发症发生了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大肠息肉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的大肠息肉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手术均成功完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中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2%,此外对照组和实验组中患者满意度平均得分分别为82.4分、97.3分,可见实验组中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R治疗大肠息肉安全、有效,手术期间进行精心科学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进行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并联合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其临床价值。方法:针对性抽取70例本院2018年6月-2021年3月期间进行食管黏膜下肿瘤治疗的患者,并在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进行。为确保研究公平性,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行一般护理,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差异化护理模式下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71.4%,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目的比较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mucosalresection,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对于早期胃癌治疗效果,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60例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80例行EMR术,另外80例行ESD术。比较EMR组与ESD组的大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局部复发率、手术时间、出血发生率和穿孔发生率。结果EMR组的大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和治愈性切除率均低于ES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MR组的局部复发率高于ES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MR组的手术时间较ESD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MR组与ESD组的出血发生率和穿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os)。结论与EMR相比,ESD具有更好的切除效果,降低了局部复发率,是治疗早期胃癌的较好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2017年8月)收治的LST患者44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ESD组16例给予ESD治疗,EMR组28例给予EMR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ESD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EMR组、完整切除率和整块切除率明显高于EMR组、复发率明显低于EMR组,均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若LST病灶>2mm可选择ESD,虽然手术时间较长,却能更彻底的切除肿瘤,降低复发率。
简介:摘要 : 目的 : 对比研究较大结直肠无蒂息肉治疗中应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EMR) 及金属夹所具有的治疗效果及影响 。 方法 : 随机选取本院 2015 年 12 月 ~2018 年 7 月期间收治的较大结直肠无蒂息肉患者共 88 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组 44 例。对照组接受内镜下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实验组接受金属夹配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施术。对比两组术后复发率、术后出血情况及临床手术指标 。 结果: 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在术后 6 月内的息肉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术后出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各项手术指标较对照组均具有明显优势, P<0.05 。 结论 :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EMR)及金属夹在较大结直肠无蒂息肉切除中的应用,可有效减少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并促进患者实现康复,降低术后复发风险及并发症几率,故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较大结直肠无蒂息肉治疗中应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及金属夹所具有的治疗效果及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较大结直肠无蒂息肉患者共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组44例。对照组接受内镜下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实验组接受金属夹配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施术。对比两组术后复发率、术后出血情况及临床手术指标。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在术后6月内的息肉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出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各项手术指标较对照组均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及金属夹在较大结直肠无蒂息肉切除中的应用,可有效减少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并促进患者实现康复,降低术后复发风险及并发症几率,故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息肉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于2021年1月-2021年8月收治的66例在该院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的胃息肉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各33例,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联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对比,研究组患者(1.15±0.24)分低于参照组(2.17±0.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31,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97%)显著高于参照组(7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2,P<0.05)。结论 对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的胃息肉患者予以康复护理,能够减轻术后疼痛、提升护理满意度。
简介:目的:探究经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治疗黏膜下肿瘤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32例黏膜下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均行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与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效果、疼痛及负面情绪改善.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136.46±20.48)min,住院时间(6.47±0.51)d,切除率为100%,未出现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护理后疼痛评分(2.86±0.61)分,SAS评分(34.18±3.52)分,SDS评分(34.01±3.94)分.结论:经STER治疗黏膜下肿瘤患者行护理干预效果理想,可有效保障手术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及不良情绪.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大肠广基息肉的临床应用乾宅地分析,综合评价其治疗效果。对我院73例收治患者做为分析的主体,通过对患者的81个位点的结直肠广基息肉临床资料,使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在切除后对所有的标本进行病理学的检查,患者在术后的1、3、6、12个月,并进行长期的结肠镜随访复查。结果参与研究的所有73例患者,其在手术后一年进行回访发现,没有残留息肉组织,其中一例患者为息肉切除时已经癌变,术后三年随访发现,无变异与复发的反应,并且没有转移,其中二例患者在术后,其疤痕脱落出血,但是通过内镜止血后,其出血停止,没有发现患者出现穿孔现象,无病发症产生。结论使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进行大肠广基息肉的治疗是安全与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