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痉挛综合(coronaryarteryspasmsyndrome,CASS)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我科近年收治的2例CASS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例1因胸腔穿刺后突发剧烈胸痛、全身紫绀、低血压、心电图V2~V6ST段弓背向上型抬高,拟诊“急性广泛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转上级医院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考虑冠状动脉持久痉挛导致心肌梗死;例2因反复胸痛意识障碍1年就诊,发作间期多次常规心电图及24h长程心电图均仅2、3、aVF、V4~V6ST-T非特异性改变,住院发作时急查心电图示2、3、aVFST段弓背向上型抬高,1、aVL、V4~V5ST段水平压低,3度房室传导阻滞,转上级医院冠状动脉造影示RCA近段狭窄30%,考虑右冠状动脉痉挛,安装永久起搏器预防猝死。结论CASS在我国并非少见,只有极少数患者能捕捉到发作时的心电图,基层医院医师接诊缺血性胸痛患者,特别是伴发作性2个以上相关导联ST段弓背向上型抬高者,应想到冠状动脉痉挛综合的可能,避免不适当的诊疗。

  • 标签: 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 诊断与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35例冠状动脉痉挛导致急性冠状综合的特点及预后,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9年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冠状动脉痉挛导致急性冠脉综合患者35例临床资料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5例患者中,诊断为不稳定型有21例,其中变异型心绞痛为8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为7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6例;24例患者发生非血运重建,其中有13例进行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30例子患者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所有患者均进行血管扩张、溶栓、解痉等对症治疗,患者预后良好。结论冠状动脉痉挛导致急性冠状综合在人群发病率相对比较低,应及时对患者确诊,积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患者预后还是比较满意。

  • 标签: 冠状动脉痉挛 急性冠脉综合征
  • 简介:摘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在心血管疾病中是急危重症,治疗目的是控制血栓形成阻塞冠脉而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对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应争取介入术,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者观察预治疗。2-3日内应用扩冠、抗缺血、抗凝、防栓和冠脉再通治疗。

  • 标签: 急性 冠状动脉 综合征 治疗
  • 简介:炎症细胞的活化在ACS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在ACS患者中发现了可溶性细胞内黏附分子-1(sICAM-1)、IL-6和CRP增高的炎症反应 (9),6 炎症在ACS中的可能作用机制炎症不仅是ACS危险增加的指标 (25)

  • 标签: 冠状动脉综合征 炎症冠状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46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我院对患者的治疗,患者的康复率高,已经有44例患者完全康复,2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结论正确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患者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320排低碘浓度和低管电压CT冠状动脉成像(CTCA)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ACS)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于太原市中心医院首次诊断为ACS的患者200例,分别采用CTC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进行检查,分析CTCA成像诊断靶血管狭窄的价值。结果CTCA诊断靶血管平均节段与CAG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t=0.125,P=0.869)。以CAG诊断靶血管位置为标准评估CTCA,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9%、96.7%、76.8%和98.2%。CAG与CTCA诊断靶血管管腔直径的各节段狭窄程度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ACS患者行CTCA成像的安全性和准确性高,诊断靶血管位置和狭窄程度与CAG相当。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CT冠状动脉成像 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ACS)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并比较两者的诊断准确性和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50例AC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通过对比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评估它们在ACS诊断中的表现差异,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在这50例ACS患者中,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的诊断结果呈现一定的差异。心电图能够提示可能的心肌缺血或损伤情况,而冠状动脉造影则能直观显示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的程度。研究结果显示,心电图在ACS初步筛查上具有较高敏感度,而冠状动脉造影则更加准确地确定病变部位和范围。结论: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在ACS诊断中各具特点,相互补充,共同提高了诊断准确性和临床诊疗水平。结合两者的结果能够更全面、准确地评估患者的冠心病状况,为临床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因此,在ACS的诊断和治疗中,应综合应用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等多种检查手段,以提高对患者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水平。

  • 标签: 心电图 冠状动脉造影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应用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疑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患者,为患者实施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最终临床结果为金标准,对比诊断结果。结果: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率高于心电图,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应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率较高,可作为临床诊断依据。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电图 冠状动脉造影 准确率
  • 简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ACS)涵盖了从不稳定型心绞痛(UA)到ST段抬高心肌梗死(MI)的一系列临床急症,常突然起病,可无先兆症状,危险性大。ACS可分为两类,即ST段抬高的ACS(Q波MI);ST段不抬高ACS,包括ST段不抬高的MI(无Q波MI)和UA。这种分类方法简单易行,对ACS的治疗决策有指导意义。如为ST段抬高的ACS,可尽早行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以使梗塞相关血管再通,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现代治疗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ST段不抬高
  • 简介:摘要我院急诊科4年期间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患者103例,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根据病人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正确分析患者不同的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并施以针对性为病人进行了积极的心理护理,有利于病人度过危险期,加速康复。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理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抗栓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发病率和死亡率,是急性冠脉综合治疗的基本措施,抗栓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治疗及抗凝血酶治疗。大规模临床研究表明抗栓治疗能显著改善急性冠脉综合的预后,因而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重视。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抗血小板 抗凝血酶
  • 简介:摘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ACS)具有发病急、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尽管近年来对女性ACS患者的健康评估越来越受到关注,但该人群的临床结局仍比男性患者差。与性别特征相关的ACS易感性和预后差异仍存在许多未知;而目前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制定的诊疗手段,更多依据以男性为代表的患者群体。本文对近5年国内外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提供不同性别ACS患者在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和预后方面的新证据。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性别 预后
  • 简介:目的评价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效果和预后.方法收集入住本院的61例行PCI术的高龄AC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8例,女性23例,年龄为80~88(82士2)岁.19例行急诊PCI术,42倒为择期PCI术,观察近期(住院期间)和远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发生和临床预后.结果61例患者中3支血管病变39例(64%),双支血管病变16例(26%),单支血管病变6例(10%);完全闭塞病变25例(41%);14例(34%)患者合并肾动脉狭窄.手术操作成功率97%,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3级达9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其中造影荆肾病6例(10%).住院期间MACCE发生率3%,均为心源性死亡,4个月至4年9个月随访期间MACCE发生率22%,包括3例心脑源性死亡、2例其他原因死亡.结论高龄ACS患者行PCI术手术操作成功率高,住院期间病死率和随访期间MACCE发生率较低,但患者病变重,并发症尤其是造影剂肾病发生率相对较高.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造影荆 肾病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的急诊处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我院急诊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患者65例,根据患者发病至介入治疗的时间将患者分为90min内组31例和90min外组34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急诊介入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介入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0min内组患者的术后再狭窄率以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90min外组(P<0.05)。结论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的患者进行尽早的介入治疗,具有介入成功率高,术后再狭窄发生率低,死亡率低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急诊 支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将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2001—2005年收治的胆心综合误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13例患者介绍如下,并分析其误诊原因。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3例患者中,男9例,女4例,年龄37~72岁,平均年龄58岁。1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胸闷、心悸、心前区不适,表现为心前区疼痛5例,伴上腹部痛2例,阵发性心悸、气短5例,发作性胸骨后压榨样疼痛3例,4例胸痛时伴有低热、恶心、呕吐。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胆心综合征 误诊原因 临床分析 心前区疼痛 阵发性心悸
  • 简介:目的探讨既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对再发急性冠脉综合(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患者行再次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对远期预后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3年1月至12月在阜外医院进行PCI治疗的ACS患者,分为既往PCI和非既往PCI两组,并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并进行2年随访,记录死亡、心原性死亡、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再发卒中、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及再发卒中)及支架内血栓的发生情况,对比两组的远期预后差别。结果共纳入6194例行PCI的ACS患者。既往PCI组共1256例,既往非PCI组共4938例。既往PCI组患者年龄更高,合并冠心病危险因素更多。2年随访结果显示,既往PCI组全因死亡率(2.3%vs.1.1%,p=0.001)、心原性死亡(1.7%vs.0.5%,p〈0.001)、急性心肌梗死(2.7%vs.1.8%,p=0.040)及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13.9%vs.11.8%,p=0.039)显著高于既往非PCI组,而血运重建、脑卒中及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别。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既往PCI、年龄、左室射血分数〈40%及介入治疗不成功是全因死亡和心原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在年龄、左室射血分数、介入治疗不成功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多因素COX回归显示:年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40%及糖尿病史是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同时年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40%及介入治疗不成功是心原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既往PCI不再是全因死亡(HR=1.81,95%CI:0.99–3.28,p=0.051)和心原性死亡(HR=1.09,95%CI:1.04–1.14,p=0.062)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中国单中心大样本人群,对于有相同危险因素的患者,既往PCI不是再发ACS介入治疗远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既往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