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利钠肽是脊椎动物调节循环和体液平衡的一组激素。具有促进排钠、利尿和较强的舒张血管的作用,以及对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缩血管作用,是人体抵御容量负荷过重和高血压的一个主要工具。四足动物包括哺乳动物的利钠肽有三种亚型,它们是心利钠肽(atrialnatriureficpeptides,ANP)、脑利钠肽(brainnatfiureticpeptides,BNP)和C型利钠肽(C—typenatfiureticpeptides,CNP)。所有的利钠肽系统都包含一个保守的17个氨基酸通过二硫键组成的环状结构,它对于受体的结合很必要,其中二硫键对于利钠肽系统的活性很重要。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对心力衰竭患者心肾功能和脑利钠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所收治的32例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为16例。其中,参照组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模式,实验组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模式,对比尿量、收缩压、肾小球滤过率、血清肌酐、脑利钠肽及左室射血分数等参数指标。结果实验组心率衰竭患者尿量、收缩压及肾小球滤过率体征指标均优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肌酐、脑利钠肽及左室射血分数相关指标更优,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肾功能,并优化患者脑利钠肽指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B型利钠肽(BNP)及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是心脏功能生物标志物,同时也是心力衰竭诊断与鉴别诊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的首选生物标志物。但随着临床研究不断深入,以及新型心力衰竭治疗药物的广泛应用,BNP/NT-proBNP的实验室检测和临床应用面临诸多问题需进一步达成共识:(1)BNP和NT-proBNP,哪个更“好用”?是否需要同时开展BNP和NT-proBNP检测?(2)BNP/NT-proBNP体外稳定时间是否与其体内半衰期相同?(3)BNP或NT-proBNP各检测平台间的一致性如何?BNP与NT-proBNP检测结果是否可以相互换算?(4)影响BNP/NT-proBNP检测的因素众多,如何保证BNP/NT-proBNP检验质量?如何开展性能验证?(5)如何标准化报告BNP/NT-proBNP检测结果?解释BNP/NT-proBNP检测结果时需要考虑哪些影响因素?(6)是否需要建立中国人群BNP/NT-proBNP参考区间及医学决定水平?(7)排除和诊断心力衰竭的BNP/NT-proBNP界值是否适用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评估心力衰竭预后的BNP/NT-proBNP目标值是多少?预防心力衰竭的BNP/NT-proBNP干预界值是多少?如何确定心力衰竭患者BNP/NT-proBNP监测频率?(8)肾功能不全、肥胖等患者排除和诊断心力衰竭的BNP/NT-proBNP界值如何确定?(9)BNP/NT-proBNP均可用于奈西立肽、沙库巴曲/缬沙坦等新型心力衰竭治疗药物的疗效评价及相关患者的预后评估吗?(10)除心力衰竭外,BNP/NT-proBNP还可应用于哪些疾病?鉴于此,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心血管专家委员会组织国内检验专家以及临床专家撰写了本共识,针对上述10个关键问题,从检验和临床两个角度分别阐述了BNP/NT-proBNP最新研究进展和国内现阶段应用要求,用以指导和规范BNP/NT-proBNP实验室检测与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探讨N端脑利钠肽前体的临床应用方法调查对象为临床住院及门诊患者。结论N端脑利钠肽前体的在临床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尤其是对心衰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简介:目的对重组人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展开对比分析。方法将62例心力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LVEF、NT-proBNP、心率、呼吸频率和肺动脉压均同对照组患者之间具有一定差异性,且同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6分钟步行距离和再住院率分别为96.77%,12.21±3.21天,306.25±33.26米,3.23%和74.19%,17.98±4.62天,162.24±40.15米,25.8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心力衰竭应用重组人利钠肽效果较为理想。
简介:B型利钠肽(B-typenatriueticpeptide,BNP)是一种主要由心室肌合成和分泌的心脏激素.最初由日本学者SudohT等[1]从猪脑中分离出来,所以又叫脑钠肽.它与心房肽(ANP),血管内皮细胞分泌(CNP),肾小管合成和分泌(RNP),树眼睛蛇毒液中存在(DNP)同属利钠肽家族成员.BNP具有利尿、利钠、扩张血管、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ACTH释放,抑制交感神经过度反应,参与调节血压、血容量、盐平衡等作用,最近研究显示BNP还有抑制心肌纤维化,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及抗冠脉痉挛等作用.BNP的基因存在于1号染色体短臂的末端[2],通过mRNA转录为BNP前体(proBNP),储存在心肌的一些分泌颗粒中,当心肌受到牵张或室壁压力增大时,proBNP释放出来并分解为无活性的氨基末端proBNP和有活性的BNP.正常情况下血浆BNP浓度很低且波动小,在相对较长时间的刺激下,经过mRNA表达增加,才导致BNP的合成和分泌增加,因此BNP浓度很少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血浆BNP测定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本文就B型利钠肽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简介:【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 2018 年 8 月 -2019 年 7 月收治的 72 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 依据抽签法随机分为研究 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 36 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研究 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 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 94.44%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治疗前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 LVEF 及 6MWT 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研究组治疗后 LVEF 及 6MWT 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的价值较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低钠血症,脑血管痉挛与血清脑利钠肽水平的关系。方法动态测定4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清脑利钠肽水平,隔天测定血钠浓度,按血钠是否正常分为正常血钠组(A组)和低钠血症组(B组),按是否出现脑血管痉挛分为无脑血管痉挛组(C组)和脑血管痉挛组(D组),比较不同组别不同时间段的血清脑利钠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组和B组患者血浆中脑利钠肽的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且B组患者血浆中脑利钠肽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期A组患者的血浆中脑利钠肽的水平(P<0.05)。其中A组患者血浆的脑利钠肽在第7天达到高峰,两周后开始下降,而B组患者血浆中脑利钠肽在第14天达到高峰,三周后开始下降。与对照组相比,C组和D组患者血浆中脑利钠肽的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且D组患者血浆中脑利钠肽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期C组患者的血浆中脑利钠肽的水平(P<0.05)。其中C组患者血浆的脑利钠肽在第3天达到高峰,一周后开始下降,而B组患者血浆中脑利钠肽在第14天达到高峰,三周后开始下降。结论血清脑利钠肽可作为预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引发低钠血症,脑血管痉挛等缺血性脑损伤的重要指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