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包虫囊肿压迫下腔静脉的外科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例肝包虫囊肿压迫下腔静脉病人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3例;年龄为(46±5)岁,年龄范围为38~51岁。根据术中肝包虫囊肿与下腔静脉的贴合程度以及囊肿完整切除的难易程度,分别行外膜内外囊完整切除术、外膜内外囊次全切除术、外膜内外囊完整切除联合下腔静脉部分切除术。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于术后3、6、12、24个月门诊随访1次。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病人肝包虫囊肿复发及下腔静脉栓塞情况。随访终点为术后2年,随访次要终点为肝包虫囊肿复发。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5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1)手术情况:1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7例行外膜内外囊完整切除术,2例行外膜内外囊次全切除术,1例行外膜内外囊完整切除联合下腔静脉部分切除术。10例病人术中无大出血及感染性休克发生。10例病人手术时间为(99±27)min;术中出血量为(99±48)mL。(2)术后情况:10例病人术后2~5 d拔除引流管,无术后出血、术后残腔感染、术后胆瘘发生,无围术期死亡病人,术后住院时间为(7.1±1.8)d。(3)随访情况:10例病人中,9例完成终点随访,随访时间内均无肝包虫囊肿复发及下腔静脉栓塞形成;1例病人于术后12个月,第3次随访失访,此病人术后3、6个月随访未发现肝包虫囊肿复发及下腔静脉栓塞。结论外膜内外囊完整切除术、外膜内外囊次全切除术、外膜内外囊完整切除联合下腔静脉部分切除术均能完整切除肝包虫囊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B超诊断肝包虫囊肿切除手术后肝脏的形态变化。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12—2017年的180例肝包虫囊肿手术后的患者进行肝脏B超检查。仔细分析并记录肝脏的形态改变,受累肝脏与未受累的肝脏的肝实质超声是否有差异。肝脏形态改变包括受累肝脏的萎缩与未受累肝脏代偿增大程度,受累萎缩肝脏和未受累代偿增大肝脏中的血管和胆管的变化情况。患者是否出现原位复发、局部复发、残腔并发症等。结果所有病例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和代偿增大,同时伴有血管和胆管的狭窄和增粗且其增大程度与肝脏萎缩和代偿增大程度正相关,当肝包虫囊肿的直径超过10cm,所在肝组织会完全消失。肝脏同时出现的萎缩和代偿增大导致左右肝脏体积失衡,从而肝门出现移位。未采用外囊切除或肝切除术可能会出现原位复发和残腔并发症,同时肝包虫囊肿长期挤压血管会引起门静脉瘤,肝门动脉瘤等一系列并发症。受累肝脏与未受累的肝脏的肝实质超声有明显差异。结论B超可以准确的反应出肝包虫囊肿手术后的肝脏的变化形态。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科60例肝包虫外囊内外囊完整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实施综合的护理干预,从而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认知,以最佳状态面对手术,同时提高满意度。方法采用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营养饮食护理、一般护理等干预。结果6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日数(16±2)天,患者满意度98.6%。结论肝包虫外囊内外囊完整切除术患者应自入院就接受综合的护理干预,以全面了解即将面临的手术,以身心最佳状态应对;护理人员应善于针对不同个案提供全面优质服务。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牧区肝包虫病患者的筛查救治,针对培训后护理人员与包虫患者知识改善满意度的比较,进一步总结牧区肝包虫病特有的护理特点。方法:选取帮扶单位同德县人民医院,结合扶贫安排,实施护理健康宣教、围手术期评估及肝病专项护理,培训护理工作者60名,筛查并宣教包虫病例80例,以医院护理工作者及包虫患者知识改善满意度进行评价,评价表双语发放填写完毕后进行统计。结果:60名护理人员“较大改善”、“改善”、“一般”、“无改善”占比为52%、31%、11%、6%,80名患者占比分别为66%、27%、6%、1%。结论:牧区护理有其自身特点,应尊重民族信仰及习惯,同时牧区患者培训后知识改善满意度普遍较高,相比护理人员知识改善满意度更好,表明对患者扶贫宣教的工作更迫切。
简介:摘要:目前开展防治知识调查,掌握群众对包虫防治知识的了解情况,为包虫防治工作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嘉黎县十个乡镇里抽查四个乡镇随机抽查3个村,对每户进行包虫病健康基础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居民的包虫病健康行为正确率为43.5%、基础知识知晓率为47%。饮用喝水受调查户比例80.5%。结论嘉黎县包虫病流行居民健康行为正确率、基础知识知晓率均为很低,包虫病流行危险仍然存在。加强对居民的健康教育是今后工作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