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有关海外华裔族群研究和离散研究中,中国性这一概念正在经受着细致的考察和检视。有学者建议将“中国性”看成是“不同个体和群体与由全球资本主义及相伴随的各种现代性产生出的力量和进程间形成的种种关系”。在这样的考虑下,诸如中国文化之类的词语就必须被当成是一连串的话语比喻,它们“是被其他文化术语持续而反复地形塑出来的”;这些词语“不仅仅是在解释何为中国身份”,更重要的是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所谓的中国身份及对应的跨国实践,因此就有必要予以解构和研究。”我非常赞同他们的主张,即不能将中国看成是“一个总是具有优先性的本体论或认识论位置”,相反我们需要看到处于“灵活性状况下的海外华裔生存经验,这些经验总是面貌各异且不断变化的,并且反过来参与了对灵活性状况的重构”。我的这篇论文将沿着这一主张继续前进,目的在于通过对海外华人故事的讨论发掘出中国跨国主义中尚未被触及的一些问题。
简介:对于这样的问题,我潜意识的第一个反应是前者。我的潜意识里肯定认为作家必然要比女作家高出不知多少倍,更有档次,更有身份。更能使我获得良好的自我感觉。使我的目光专门盯着社会、政治、历史的种种宏伟而高拔的山峰,总是想着二十年磨一剑,弄出一部史诗作品以永垂青史。女作家的自我暗示总是使我不由自主就陷入了个人感觉的泥潭,永远也拔不出脚来,使我远离中心,自甘边缘、自甘落后.即使你有时以为自己抓到了一种本质,并且以自己的方式表现了出来,你曾以为你的表现深入
简介:1999年11月中旬,桂林的冬天来得比往年早,白天最低气温已降至2℃左右,而且阴雨连绵。15日晚上9时许,桂林两江国际机场上空飘着毛毛细雨,这时从香港到达的客机上走下一位特殊的客人,随同他的有香港电台电视部的四位工作人员。他高高的个子,精神奕奕,红润饱满的脸上笑容可掬,一头黑发当中偶见少许白发,但看上去也不过50左右年纪。他用地道的桂林话同前来迎接的人们互致问候。他就是6岁离开故乡桂林,现今已62岁的著名旅美华人作家白先勇先生。正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次白先生返回故乡,是应香港电台电视部之邀请,配合拍摄“世界杰出华人系列”电视专题片。这个系列专题片拍摄对象包括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著名建筑师贝聿铭,著名画家赵无极,音乐家王友友等人。系列专题片选的文学家是广西桂林籍的白先勇先生。白先生和摄影组在来桂林之前数月,已到他生活过的上海、南京、杭州、台北等地拍摄。然后,白先生留在台北,摄影组则返回香港。这次,他们一道从香港飞到白先生的故乡桂林。这是重要的一站,是白先勇先生的寻根之旅,他将要回到故乡临桂县山尾村。这是白先生50多年来第二次回桂林...
简介:讨论了澳大利亚自1960年代以来的7本文学史中对华人、华裔文学的评价,以及从中能够看到的关于中国文学对澳大利亚文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