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患者男,70岁。主因左侧胭动脉切开取拴术后6个月,阵发性左下肢疼痛2个月,于2005年8月12日收入院。诊断为:左下肢缺血,高血压,左髌骨骨折术后,脑梗塞后遗症,2型糖尿病。住院后治疗经过:入院后3d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胭动脉切开探查取栓术,左侧股一胭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术后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滴注、低分子肝素钠(法安明)5000IU皮下注射,2次/d,前列地尔(凯时)10μg静脉滴注,1次/d;常规服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拜唐苹)。术后5d患者左足第三、四脚趾皮肤呈黑色、干性坏疽,时常出现疼痛。术后8d天出现低热,加服华法林2.5mg口服,1次/d,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中受影响的因素,剂量调整和INR监测,进一步推广华法林抗凝治疗临床应用。方法观察66例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剂量与体重关系,个体敏感性及INR监测,随访1年,观察出血及血栓栓塞并发症。结果本研究66例患者中47例患者华法林维持量与体重(kg)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O.545,P=0.001,华法林平均维持量与体重(kg)乘以0.05非常接近,根据个体对华法林的敏感性不同以1mg调整剂量,使INR维持在1.6-2.5之间,华法林维持量在1.25~3.25mg,随访1年,有1例小脑出血,3例齿龈出血,无缺血性脑卒中及其它部位的血栓栓塞发生。结论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在合理有效INR强度(1.6~2.5)监测下,根据体重及个体敏感性调整华法林维持量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进一步临床探讨。
简介:1例83岁男性患者,因急性肺栓塞给予华法林钠片(3mg,qd)、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5000IU,q12h,iv)抗凝治疗,用药第3天,监测INR由1.06升至1.09;之后的3d增加华法林剂量至4.5mg·d^-1,监测INR2.16(达标)。当日,患者因右臀部疼痛予以骨科会诊考虑骨质疏松,给予依托考昔片(60mg,bid)和复方塞隆胶囊(60mg,bid)对症治疗,服药第3天患者出现一过性鼻出血,查INR3.42,将华法林减量至3mg·d^-1并停用依托考昔和复方塞隆胶囊,2d后INR4.34;给予停用华法林,6d后INR降至2.21,重新服用华法林3mg·d^-1,予以出院。出院两周后随访,患者INR分别为2.16、2.03、2.20,未再出现鼻出血及其他出血迹象。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华法林治疗房颤的效果。方法病例来源我院2014年4月~2015年2月住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房颤患者。患者分组方法随机抽签法。100例患者分为阿司匹林组和华法林组两个组别。阿司匹林组以阿司匹林治疗;华法林组采用华法林治疗。观察指标脑梗死率、外周动脉栓塞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率、出血事件率、死亡率。结果(1)华法林组相比于阿司匹林组脑梗死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率更低,χ2统计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2)华法林组、阿司匹林组外周动脉栓塞率、出血事件率、死亡率相似,χ2统计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华法林治疗房颤效果确切,跟阿司匹林比较,可有效降低脑梗死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率,对患者预后有益,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