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30例行单侧PKP的胸12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病例(15例骨水泥呈双侧分布,15例骨水泥呈单侧分布)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术后椎体高度改变及术后腰痛缓解情况。方法总结我院2011、3~2013、3行单侧PKP治疗的胸12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手术病例30例(其中15例骨水泥呈双侧分布,15例骨水泥呈单侧分布),按照术后影像学资料、VAS(VisualAnalogueScale)评分标准分别对患者术后椎体高度、术后疼痛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有5例发生骨水泥渗漏,均未出现临床症状。术后2周、1年时,两组病例椎体前后缘高度及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术后2周时双侧分布组与单侧分布组对比,伤椎前后缘的高度改变无显著性差异,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年时两组VAS评分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不同的骨水泥分布方式对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疼痛及恢复伤椎高度均有效,伤椎前缘高度的恢复方面二者无显著性差异,VAS评分的改善方面双侧分布组优于单侧分布组。对单侧PKP手术骨水泥呈单侧病例,可行对侧补充注射,以达到满意效果。
简介:目的通过对单侧唇裂关键性畸形要素:唇高不足、人中嵴变短的调查分析患侧上唇提出单侧唇裂新的临床分类,即定量分类。方法对单侧唇裂病例的健侧唇长及患侧裂隙内、外两侧唇长进行测量,将裂隙内、外侧唇长分别与健侧唇长进行比较。其相差值在2mm以内为患侧裂隙内侧或外侧唇长正常(与健侧唇长相等时)或接近正常;相差在3mm以上为患侧裂隙内侧或外侧唇长不足。结果100例单侧唇裂定量分类,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第一型,裂隙内、外侧唇长正常或接近正常;第二型,裂隙内侧唇长正常或接近正常,裂隙外侧唇长不足型;第三型,裂隙内侧唇长不足,裂隙外侧唇长正常或近接近正常;第四型,裂隙内、外两侧唇长不足型。结论单侧唇裂临床定量分类与既往教科书按唇裂的部位与程度不同进行分类[1]或以患侧裂隙内、外两侧唇面积不同进行分类[2]及其他有关文献唇裂分类方法[3,4]完全不同。这种分类法,理顺了单侧唇裂分类与修复原则、选择和改进修复方法及疗效评价之间的关系,对正确与合理指导单侧唇裂的修复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侧椎间融合加单侧椎弓根固定对腰椎间盘症的治疗效果,从而为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我院在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开放性手术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给予单侧椎间融合加单侧椎弓根固定方式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后,其中实验组患者VAS评分为(1.13±0.24),ODI评分为(11.25±1.24),而对照组患者VAS评分为(4.56±0.89),ODI评分为(20.65±3.76)。另一方面实验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2%,而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78%。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进一步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检验分析,上述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较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治疗方法,使用单侧椎间融合加单侧椎弓根固定对腰椎间盘症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后凸成形术(PKP)应用在微创脊柱外科中的临床疗效进行调查研究.方法针对压缩性骨折的8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1例,行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一组为PVP组,另一组行单侧穿刺经皮后后凸成形术,这一组为PKP组,最后对比两组治疗后的骨水泥渗漏率和疼痛缓解率以及住院总费用.结果PVP和PKP两组的疼痛缓解率,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在骨水泥渗漏率和住院总费用上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压缩性骨折的治疗,PKP和PVP都有明显疗效,两组各有优点,临床上要评估患者的综合情况来确定适合患者的手术方式,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关键词微创外科;脊柱;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后凸成形术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225-02
简介:<正>你知道自己应该锻炼深层肌肉,因为我们以前曾说过这有助于增加力量并预防受伤,特别是下半背部受伤。但是我们知道你几乎没有时间来锻炼主要的肌肉组织,更别提深层肌肉了。因此,下面这则消息对大家来说是一个好消息:最新研究发现单侧训练(每次只是单臂或一条腿)可有效的刺激中心肌肉。为了确定哪个动作是最佳动作,纽芬兰纪念大学的科学家们测试了三个主要中心肌肉群的活动状况——上腰椎肌肉、脊骨肌和下腹肌肉(包括深层横向腹肌和内腹斜肌)。被测试者在健身球上或平台上做几组中心训练动作{交替臂曲伸和交替腿曲伸,平行揪钮),和单侧、双侧哑铃胸前举和肩举。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并对侧甲状腺结节的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合理手术方式,为外科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分析200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通过超声、细针穿刺细胞学、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等诊断为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对侧诊断“良性”结节105例病例,全部患者均行甲状腺全切手术,分析其常规病理结果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05例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中25例(23.8%)合并对侧隐匿甲状腺乳头状癌。多因素分析发现对侧甲状腺隐匿癌与年龄、病理检出同侧多灶相关,而与性别、同侧肿瘤大小等因素无相关性。结论在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伴对侧甲状腺结节病例中,对侧甲状腺出现隐匿癌比率高,尤其是对于年轻、同侧甲状腺多发癌灶,建议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手术为主要术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侧小耳畸形合并重度传导性听力损失患者分期耳廓再造-骨桥植入术后单侧及双侧骨导助听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至2020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手术治疗的32例双侧小耳畸形伴外耳道闭锁患者,其中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龄11.8岁。术前测试裸耳平均听阈及言语识别率,行颞骨高分辨CT评估乳突发育情况,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分期耳廓再造及骨桥植入术)。术后骨桥开机时、开机后3、6、12、24个月,测试单侧骨桥助听的平均听阈及言语识别率(安静环境和信噪比5 dB噪声环境下的双音节词识别率);植入骨桥至少3个月后,分别测试裸耳、单侧骨桥助听和双侧骨导助听(一侧骨桥+对侧ADHEAR)的平均听阈及言语识别率。采用国际助听器评估问卷和Glasgow儿童获益调查问卷评估患者术后主观获益情况。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32例患者中9例于耳廓再造术前植入骨桥,6例同期植入骨桥,17例于耳廓再造术后植入骨桥;32例均对侧佩戴ADHEAR。单侧骨桥及双侧骨导助听的平均纯音听阈均较裸耳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15,P<0.05),单侧骨桥与双侧骨导助听阈值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静环境下单侧骨桥及双侧骨导助听均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言语识别率(t=6.50,P<0.05),单侧骨桥与双侧骨导助听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环境下,双侧骨导助听显著优于单侧骨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调查问卷显示单侧骨桥植入及双侧骨导助听均可获得满意效果。结论对于双侧先天性小耳畸形伴外耳道闭锁同时合并重度传导性聋患者,单侧骨桥植入和一侧骨桥+对侧ADHEAR均可改善其纯音听阈和言语识别率,双侧骨导助听较单侧骨桥可进一步提高噪声下的言语识别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