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高脂血症对切除大鼠留存内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切除组,高脂组,高脂+切除组。观察各组大鼠血脂、尿蛋白和肾功能变化,肾脏病理学改变,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和Ⅳ型胶原的表达。结果:高脂+切除组大鼠血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肌酐和尿蛋白明显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显著降低(0.71±0.18vS1.17±0.24,P〈0.01),在血脂升高和肾功能损害同时,组织内TGF-β1mRNA(1.24±0.18vS0.78±0.11,P〈0.01)和TGF-β蛋白(2.88±0.37VS1.39±0.09,P〈0.01)显著上调,Ⅳ型胶原表达增加,细胞外基质产生增多。结论:高脂血症可通过上调切除术后留存内TGF-β表达,导致留存肾功能损害进行性恶化,加速硬化进程。

  • 标签: 高脂血症 单侧肾切除 留存肾 转化生长因子Β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核素动态显像Gate's法测定的发肾癌患者总、患及健肾小球滤过率(GFR)的特点。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50例发肾癌患者(肾癌组)[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43~65 (54.2±9.7 )岁]的术前临床资料,并以中国肾癌高发年龄段(47~68岁)的60名健康受试者[其中男性36名、女性24名,年龄(56.1±8.6 )岁]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研究。肾癌组患者术前与对照组同期均行99Tcm-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DTPA)动态显像,比较2组受试者的临床指标、总GFR。肾癌组总GFR与对照组总GFR,肾癌组患、健GFR与对照组GFR的比较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观察肾癌组患者中非对称肾功能的发生情况和健代偿情况,比较慢性肾脏病学流行病学合作研究公式和Gate's法计算肾癌组总GFR的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进行分析。结果肾癌组与对照组的性别比、年龄、吸烟情况、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血糖、动脉粥样硬化指数、血红蛋白、血清肌酐、尿素和尿酸等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85、0.021,t=0.656~1.980,均P>0.05 )。肾癌组患者总GFR[(103.9±15.9)mL/min]与对照组[(103.2±10.6)mL/min]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6 ,P=0.908 )。与对照组GFR[(51.2±5.9)mL/min]相比,肾癌组患GFR[(47.4±13.0)mL/min]明显降低,健GFR [(56.1±10.9)mL/min]明显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48、2.837,均P <0.05)。50例肾癌患者中,21例患者患与健GFR占总GFR的百分比之差的绝对值>10%;16例患者健GFR高于同年龄段健康人群GFR参考值范围的上限。慢性肾脏病学流行病学合作研究公式和Gate's法分别计算肾癌组总GF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0.1±26.1)mL/(min·1.73 m2)vs. (108.7±13.4)mL/(min·1.73 m2),t=3.765 ,P<0.05]且二者具有相关性(r=0.54,P<0.05)。结论核素动态显像Gate's法可获得患和健GFR变化的准确信息,为肾癌患者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 标签: 癌,肾细胞 肾小球滤过率 放射性核素显像 肾动态显像 Gate's法 分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患甲状腺全切除联合峡部切除术式在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110例甲状腺结节需要手术的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取甲状腺结节切除传统的治疗方式,实验组采用患甲状腺全切除联合峡部切除术式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来两组患者疗效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在切口长度和切口出血量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手术时间和切除结节大小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率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患甲状腺全切除联合峡部切除术比传统的结节切除术治疗效果要好,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具有实用价值,在甲状腺结节治疗中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状腺单侧结节 峡部切除术 腺叶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状腺结节患者采取患甲状腺全切除+峡部切除术式治疗,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8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差异,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采取传统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41例,采取患甲状腺全切除+峡部切除术式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为75.61%,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88%,对照组为19.51%,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甲状腺结节患者采取患甲状腺全切除+峡部切除术式治疗疗效可靠,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甲状腺 峡部 结节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使用甲状腺腺叶切除+对肿物切除或大部切除术治疗双结节性甲状腺肿与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治疗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具体效果。方法6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使用甲状腺腺叶切除+对肿物切除或大部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术后复发几率为2.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腺叶切除+对肿物切除或大部切除术治疗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效果良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了较低,术后复发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 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 对侧肿物切除 大部切除术 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多中心性肿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2 月至 2020 年 1 月本院接收的 31 例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多中心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的 14 例患者经腹部 CT 检查证实, 17 例经体检证实,均接收手术治疗。 结果: 31 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实施,平均手术时间( 121.2±11.5 ) min ;术中平均出血量( 151.2±10.6 ) ml ;术后平均住院时间( 7.2±1.1 ) d ,术后随访未见严重并发症,随访 6 个月未见肿瘤复发与转移情况。 结论: 应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多中心性肿瘤安全有效,预后满意。

  • 标签: 单侧多中心性肾肿瘤 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儿童供者用于成人肾移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捐献用于成人肾移植受者病例,术后随访时间大于3年者纳入本研究。将受者分为0~5岁供者组(A组)及6~17岁供者组(B组),其中A组受者体重≤50 kg,B组受者体重≤70 kg。分析供、受者临床资料、受者/移植存活情况、移植物功能及生长、并发症情况。结果共入组45例成人受者,A组12例,B组33例。术后3年受者/移植存活率分别为(100%,96.9%)/(91.6%,93.9%)。术后1周B组受者术后早期移植肾功能恢复优于A组,血肌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其余各随访时间点血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两组移植物持续生长,1年时均达到成人水平。两组受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受者蛋白发生率分别为(33.3%、6.1%),术后1年两组各1例仍存在蛋白尿,术后3年仅A组1例婴儿供受者存在蛋白尿。结论依据受者体重选择合适的供者,儿童供肾移植可为成人尿毒症受者提供良好的移植效果。

  • 标签: 肾移植 儿童供肾 成人受者
  • 简介:目的:探讨金匮气丸对输尿管梗阻(UUO)大鼠间质炎症反应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模型组、金匮气丸治疗组、阳性对照药依那普利治疗组,UUO术后第1天开始灌胃,连续灌胃3d或7d后处死大鼠,取梗阻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68和CD3在组织的表达,组织匀浆ELISA法检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组织的蛋白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磷酸化核因子-κB(P-IκB)和IκB在组织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在3d、7d时间质损伤指数均明显增高,CD68阳性巨噬细胞、CD3阳性淋巴细胞增多,组织中MCP-1、TNF-α和p-IκB-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IκB-α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0.01);金匮气丸和依那普利治疗后,两药物组较模型组的间质损伤指数均明显降低,CD68阳性巨噬细胞、CD3阳性淋巴细胞明显减少,组织中MCP-1、TNF-α和p-IκB-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IκB-α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结论:金匮气丸可以改善UUO梗阻组织的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性有关。

  • 标签: 单侧输尿管梗阻 大鼠 金匮肾气丸 炎症 核转录因子-ΚB
  • 简介:患者男,运五B飞行员,50岁,总飞行时间4200h。平素参加体育锻炼积极,体型适中,体质佳,飞行耐力好,技术精湛。于2002-08疗养时大体检“B超”示:右肾中下部有一5.1cm×4.9cm的圆形低回声包块,轮廓清楚,边界清晰,有完整包膜,疑为右肾癌。既往无右侧腰腹部疼痛,无肉眼血尿,血压平

  • 标签: 健康体检 肾癌
  • 简介:德国铁路公司在纽伦堡-英戈尔施塔特-慕尼黑修建一条高速铁路新线,部分路段为改扩建段。这条高速铁路新线是作为欧洲高速铁路网欧洲基础设施规划的一部分。171公里线路上每个合同段都必须解决特定的任务。明挖法修建长1334米的隧道(罗特地区)也向工程师提出挑战。由于所遇到的水文和地质条件.由BilfingerBerger公司与MaxBoegl建筑公司组成的总承包合营公司不能采用原计划的明挖法修建隧道。因此.采用加盖法进行施工,修筑连续钻孔桩墙.在压缩空气下以较快的掘进速度进行挖掘。

  • 标签: 模板 侧墙 基础设施规划 铁路新线 高速铁路网 铁路公司
  • 简介:目的探讨半椎板"开窗"显微切除颈椎管内肿瘤的手术方式的优缺点.方法23例运用半椎板"开窗"法,在不破坏椎板完整性的基础上,用磨钻或小的椎板咬骨钳咬开单椎板形成"小窗",经小窗显微切除颈椎管内肿瘤.结果23例肿瘤均获全切,没有出现新的神经功能损害的症状,术后随访3~16个月,平均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脊柱畸形.结论半椎板"开窗"切除颈椎管内肿瘤创伤小,有利于维持脊柱的稳定性,但也有暴露局限的缺点.

  • 标签: 半椎板 颈椎 椎管内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找出能够有效治疗甲沟炎的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为临床上甲沟炎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以本院于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200例甲沟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部分切除指(趾)甲治疗,统计200例甲沟炎患者的换药次数、愈合时间、治愈情况、复发情况、疼痛消失时间以及患者对治疗满意度等指标,分析部分切除指(趾)甲治疗甲沟炎的应用价值,旨在为甲沟炎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提高其治疗效果。结果200例患者治疗后平均换药次数为(2.5±0.6)次,平均愈合时间为(4.5±1.2)d,194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97%,19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9.5%,平均疼痛消失时间为(1.2±0.4)d,患者非常满意的有152例,比较满意的有45例,不满意的有3例,总满意度为98.5%。结论部分切除指(趾)甲治疗甲沟炎治愈率较高,患者恢复较快,减轻患者疼痛,且不易复发,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部分切除指(趾)甲 甲沟炎 治愈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额下入路切除嗅沟大脑膜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额下入路手术治疗嗅沟大脑膜瘤。结果SimpsonⅠ级切除8例,Ⅱ级切除3例,术后2例出现脑脊液鼻漏,无手术死亡。结论对于嗅沟大脑膜瘤,术前完善的检查,选择额下入路,并结合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可取得的良好疗效。

  • 标签: 脑膜瘤 显微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治性膀胱切除患者行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的104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6例根治术后行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组),38例行双输尿管双皮肤造口术(双组)。组男53例,女13例;年龄(71.8±9.8)岁;体质指数(23.3±3.2)kg/m2。双组男33例,女5例;年龄(75.1±10.8)岁;体质指数(22.7±3.0)kg/m2;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病理、生存状况、远期并发症。随访过程中患者填写欧洲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问卷(EORTC QLQ-C30),评估患者术前和术后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46例(69.7%),淋巴结转移15例(22.7%),远处转移7例(10.6%);双组MIBC 24例(63.2%),淋巴结转移6例(15.8%),远处转移2例(5.3%);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中位随访时间31.6(3.7~84.8)个月,31例死亡,其中28例死于肿瘤进展;双组中位随访时间28.2(4.1~131.2)个月,23例死亡,其中16例死于肿瘤进展,两组疾病特异性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双组[43.9% (29/66)与63.2% (24/38),P<0.001],其中组肾盂肾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双组[16.6%(11/66)与42.1%(16/38),P=0.006]。组与双组术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组躯体功能评分[(54.9±7.1)分]和情感功能评分[(63.1±6.4)分]均高于双组[(49.2±6.7)分和(59.9±6.7)分,P < 0.05]。结论根治性膀胱切除患者采用双输尿管皮肤造口的方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膀胱肿瘤 输尿管单侧皮肤造口 并发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运用肾上腺切除治疗对肾上腺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 88例在 2016年 3月 -2018年 3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肾上腺切除治疗,比较手术治疗前后患者的肾上腺储备功能情况。结果:与手术前相比,手术 14天后患者的血醛固醇、尿醛固醇、收缩压、舒张压均较低( P<0.05);在术后 14天,对患者实施 ACTH兴奋 1mg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与手术前相比,患者各时间点皮质醇水平均较低( P<0.05)。结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运用肾上腺切除治疗后,能够促进患者肾上腺皮质储备功能有效降低。

  • 标签: 单侧肾上腺切除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肾上腺储备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上尿路梗阻术后疗效评价中核素动态显像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样本:66例上尿路梗阻患者;经放射性核素锝标记二乙三胺五醋酸(99mTc-DTPA)行动态显像,分析应用价值。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不同损害程度的患梗阻解除前后核素动态显像GFR值较高(P<0.05)。结论:解除上尿路梗阻后患的平均恢复能力与术前损害程度密切相关,术后不同损害程度的患梗阻解除前后核素动态显像GFR值会升高。

  • 标签: 单侧上尿路梗阻术 疗效 核素肾动态显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母细胞瘤侧根治术后第二次手术术中处理及围手术期管理。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外科及保定病区肿瘤科收治的13例双母细胞瘤侧根治性切除术后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二次手术术中的处理及围手术期的管理。13例患儿中,男7例,女6例,年龄最大为42个月,最小为5个月。11例为同时性母细胞瘤,2例为异时性母细胞瘤,初次手术均为根治性切除术,二次手术均采用保留单位肿瘤剥除手术,其中化疗后手术12例,1例未经化疗而直接手术。二次术中11例采用阻断蒂血管方法止血,局部压迫止血2例。结果术后3例患儿出现少尿症状,其中1例合并肺水肿及高血压;1例出现单纯性高血压;1例出现尿瘘。13例患儿二次术后病理均为母细胞瘤或母细胞瘤病;3例患儿切缘阳性,其中2例为母细胞瘤病,1例为母细胞瘤。结论双母细胞瘤根治性切除术后,二次手术须行保留单位手术,术中应精细操作,尽量完整切除肿瘤,避免过度或长时间影响肾脏血运。术后短期内应严格观察出入量情况,监测血压及肌酐变化情况,必要时给予利尿等对症治疗。

  • 标签: 肾母细胞瘤 保留肾单位手术 围手术期管理
  • 简介: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输尿管梗阻(UUO)大鼠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介导的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方法采用UUO致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姜黄素组。从造模后第2天起,姜黄素组给予100mg·kg^-1·d^-1姜黄素腹腔注射。术后第4周,处死各组大鼠,用HE、Masson染色评定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内TGF-β1、CTGF及Ⅰ型胶原(ColⅠ)的表达部位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BUN水平显著增加(P〈0.01),间质纤维组织相对面积显著扩大(P〈0.01),组织内TGF-β1、CTGF及ColⅠ蛋白质表达均显著上调(P〈0.01或P〈0.05)。姜黄素干预后,上述上调指标都被显著抑制(P〈0.01或P〈0.05)。结论姜黄素具有抗纤维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组织TGF-β1和CTGF表达有关。

  • 标签: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姜黄素 肾间质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 LBP)对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 UUO)大鼠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并探讨其拮抗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5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LBP低剂量组、LBP中剂量组和LBP高剂量组,采用输尿管结扎的方法制备输尿管梗阻大鼠模型,灌胃给药,连续21d后处死大鼠,检测其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的含量;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病理改变;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肾脏组织TGF-β1的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含量显著升高(P

  • 标签: 枸杞多糖 TGF-β1 肾间质纤维化 单侧输尿管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对30例行PKP的胸12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病例(15例骨水泥呈双分布,15例骨水泥呈分布)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术后椎体高度改变及术后腰痛缓解情况。方法总结我院2011、3~2013、3行PKP治疗的胸12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手术病例30例(其中15例骨水泥呈双分布,15例骨水泥呈分布),按照术后影像学资料、VAS(VisualAnalogueScale)评分标准分别对患者术后椎体高度、术后疼痛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有5例发生骨水泥渗漏,均未出现临床症状。术后2周、1年时,两组病例椎体前后缘高度及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术后2周时双分布组与分布组对比,伤椎前后缘的高度改变无显著性差异,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年时两组VAS评分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不同的骨水泥分布方式对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疼痛及恢复伤椎高度均有效,伤椎前缘高度的恢复方面二者无显著性差异,VAS评分的改善方面双分布组优于分布组。对PKP手术骨水泥呈病例,可行对补充注射,以达到满意效果。

  • 标签: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