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以骨髓涂片为主和/或血片进行的血液病形态检查,需要与时俱进。几种形态方法之间需要进行优化互补,四片(骨髓涂片、血片、骨髓印片和骨髓切片)联检即是一种较为完善的整合模式,与有意义的形态新检验项目一起,可以明显地提升形态的可靠诊断。同时在诊断思路上也需要进行扩展与深化,整合临床、免疫表型和遗传思路,并以诊断证据与规则为标尺,已是现代形态检验诊断的主旋律。

  • 标签: 形态学检查 四片联检 整合诊断思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细胞形态检验在临床检验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 月134例贫血且血常规检验危急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视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为参照组。所有实验者均给予血细胞形态检验,分析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中性粒细胞阳性、单核细胞阳性、淋巴细胞阳性率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白细胞形态异常、淋巴细胞异常、红细胞异常发生率高于参照组,差异P<0.05。结论血细胞形态检验可有效诊断疾病,可有效检测红细胞积压等多种数值,明确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异常,有效检出疾病,为临床诊断提供指导,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治疗,预防漏诊与误诊。

  • 标签: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临床检验 贫血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发热患者临床诊断中应用血细胞形态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22年1月-2023年3月择取60例发热患者作为研究组,并择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名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血细胞形态检验,对血细胞形态异常检出情况进行对比,并比较两组不同血细胞形态检验指标的结果。结果:从血细胞形态异常检出情况分析,研究组白细胞变化、小细胞性贫血、异常细胞、异型淋巴细胞变化、大细胞性贫血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形态正常例数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平均细胞体积的检验结果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发热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利用人工智能辅助血细胞形态检查具有十分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它可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减轻人力负担,避免主观化,有利于实现标准化。其主要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图像获取、图像分割、细胞识别与分类等几个关键的技术环节。近年来,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算法都进展迅速,这使得人工智能辅助系统从数字图像采集、白细胞分割到细胞特征提取、分类等方面都出现了重要的发展。其中,相对于传统的机器学习而言,深度学习技术在血细胞形态识别方面的应用尤其值得关注。此外,显微血细胞图像数据库的不断涌现也为各种算法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了重要支撑。了解人工智能辅助血细胞形态检查的关键技术进展将有利于推进其不断发展,更好地走向临床应用。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从“传统的机器学习”向“深度学习”转变,不再依赖于人工提取特征,而是依靠其自动抽取数据的能力来实现。与国外血细胞图像数据库相比,国内数据库还有较大差距,应加强此方面的建设。

  • 标签: 白血病 人工智能 血细胞 形态学
  • 简介:【摘要】目的: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查技术,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98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所有对象均接受血常规、血细胞形态检查,比较血常规、血细胞形态的血细胞形态异常检出率。结果:血细胞形态的血细胞异常率为98.98%,明显高于血常规的87.76%,漏检误检率为1.02%,明显低于血常规的12.24%,差异显著(P<0.05);与血常规检验结果相比,血细胞形态对中性粒细胞、红细胞形态异常的检出率更高,而白细胞形态异常检出率较低(P<0.05)。结论:血细胞形态检查能够更好地检出血细胞异常,较单纯血常规检验相比更具优势,值得推广。

  • 标签: 血常规 血细胞形态学 血细胞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临床检验中采取血细胞形态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21.1.1-2022.12.31期间收治的30例血常规提示贫血、发热、危急患者(观察组)以及5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入院对象均行血细胞形态检验,观察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MCHC、MCV、HCT低于对照组,MCH高于对照组,血细胞形态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临床检验 血细胞形态异常率
  • 简介:【摘要】目的:开展血细胞形态检验,并分析其在临床检验中开展的必要性。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72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72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血常规检查以及血细胞形态检验。比较2组的检验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HCT、MCV、RDW均更低,差异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检测出红细胞形态异常、附红细胞体、口型红细胞、异常细胞、异形淋巴细胞比例均更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开展血细胞形态检验有助于检出血细胞形态异常,对疾病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临床检验 血常规 血细胞形态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形态检查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作用。方法:取1000个血常规检验中经显微镜复检的标本,分析其复检结果。结果:1000个复检标本中共912个标本结果存在异常,占91.20%。结论:血细胞形态检查为血细胞形态病理变化评估的金标准,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参考,对于符合镜检标准者,应及时展开镜检。

  • 标签: 血常规 形态学检查 病理变化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血液细胞形态检查用于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本研究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期间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常规组各48例。常规组进行常规自动化血液分析系统检测,研究组在常规基础上进行血液细胞形态检测。对两组血液疾病检测结果及血液细胞异常检测准确率进行比较。 结果:本次研究显示,研究组与常规组是检查结果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的异常检出率比常规组低(P

  • 标签: 血液细胞形态学 血常规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血细胞形态检查在引起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变化的相关临床疾病诊疗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目前临床实验室血细胞分析的重要复检手段。人工显微镜下血细胞形态检查被认为是标准方法,但存在的不足明显限制了其广泛开展和深入应用。人工智能辅助血细胞形态检查具有检验效率高、重复性好、便于结果审核和确认等性能特点,但该技术方法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方面,在应用时需要制定科学、规范、有效的检验流程和操作程序。为此白求恩精神研究会检验医学分会等3家学术团体组织专家结合文献学习和来自全国多家医疗机构的专家临床工作总结制定了本专家共识。共识包括术语和定义、标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血涂片染色、临床应用范围、检测系统的性能评估、阅片方式和数据采集、结果分析和报告、数据保存共享和再利用、检验人员的能力要求、标准化共10个方面的内容,提出了28条专家建议。

  • 标签: 人工智能 血细胞 形态学检查 自动化 性能评价 结果报告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近几年,数字病理技术的不断进步,促使病理学与检验可以借助电子屏幕与软件工具对细胞、组织数字图像展开精确、方便的重复性分析,不需要依赖传统显微镜检查。而现代临床细胞方面的检验,正朝向数字化流程转换,但仍旧缺乏数字病理技术在骨髓细胞形态检验中的相关研究报道。对此,本文着重探讨,数字病理技术应用进展。

  • 标签: 数字病理技术 骨髓细胞形态学 检验 基本原理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中对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于本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100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随机分组,分别各有5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血常规检验,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行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血细胞异常率、漏检率与误检率。结果:观察组总检出异常率、漏检率与误检率分别为92.00%、8.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8.00%(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查中增加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查,可以显著提高血液中异常细胞的检出率、同时帮助降低漏检率与误检率,为临床诊断或治疗提供专业依据。

  • 标签: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 血常规检验 漏检率 误检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形态教学模式在医学检验可专业实习生教学中具备的优势。方法:将2019年7月-2023年4月前往我院检验科专业实习生纳为受试对象(n=40),依据实习生实习时先后顺序、接受的教学模式、双盲法分组结果令实习生落入对照组(n=20,实施传统教学模式)与研究组(n=20,实施形态教学模式)。分析两组实习生考核水平;两组实习生能力水平。结果:研究组考核评分更高,与对照组患者相较组间统计意义明显(P

  • 标签: 形态学教学模式 检验科教学 实习生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离性垂直斜视(DVD)眼外直肌Pulley位置及肌肉体积的特点。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20年1至12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确诊为分离性垂直斜视的患者9例,招募健康志愿者10名。采用MRI连续冠状扫描观察和计算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眼外4条直肌Pulley位置及肌肉体积的变化。根据检查结果分组:A组为双眼对称性DVD组,B组为非对称性DVD组,C组为健康志愿者组。将A组分为主视眼(A-D)和非主视眼(A-nD),B组分为显著DVD眼(B-s)和非显著DVD眼(B-m)进行分析,分别与C组眼外4条直肌和上斜肌体积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患者5例(10只眼),男性2例,女性3例,年龄(22±4)岁;B组患者4例(8只眼),男性2例,女性2例,年龄(28±8)岁;C组患者10例(20只眼),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25±6)岁;3组间年龄(F=0.45,P=0.648)和性别(χ2=0.78;P=0.833)差异均无统计意义。3组间眼外4条直肌Pulley位置的差异均无统计意义(F内直肌=0.52,F外直肌=0.62,F上直肌=0.72,F下直肌=1.16;均P>0.05)。眼外肌4条直肌中,A组和B组内直肌[A-D、A-nD、B-s、B-m分别为(562.8±64.4)、(560.6±53.2)、(557.0±48.7)、(551.5±45.8)mm3]、外直肌[A-D、A-nD、B-s、B-m分别为(519.8±44.5)、(511.0±49.4)、(501.0±35.6)、(498.3±45.3)mm3]和上直肌[A-D、A-nD、B-s、B-m分别为(472.8±66.9)、(449.4±41.7)、(433.0±60.8)、(412.5±54.5)mm3]体积均大于C组[内直肌:(423.3±51.9)mm3,外直肌:(439.7±35.3)mm3,上直肌:(328.1±36.5)mm3],差异有统计意义(均P<0.05);A-D和B-m下直肌体积与C组相比[A-D、B-m和C组分别为(453.8±46.8)、(463.0±16.6)和(380.4±59.7)mm3],差异有统计意义(均P<0.05)。结论对称性和非对称性DVD患者眼外4条直肌Pulley位置基本正常,但内直肌、外直肌和上直肌体积大于健康人,而对称性DVD主视眼和非对称性DVD非显著DVD眼下直肌体积大于健康人。

  • 标签: 斜视 动眼肌 磁共振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应用微生物形态检验的效果。方法:病例纳入时段为2021.01-2023.02,选择该时段内本院收治的72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为研究主体,以奇偶法分组,其中36例纳入对照组,该组未实施微生物形态检验,依据临床医师经验、病情采取药物治疗;剩余36例纳入研究组,该组实施微生物形态检验后予以相应抗生素治疗,分析各组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与免疫功能。结果:研究组重度感染率显著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价值(P<0.05);研究组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较对照组高,CD8+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价值(P<0.05)。结论:在感染性疾病中应用微生物形态检验具有重要价值,可准确鉴别患者感染类型与疾病严重程度,同时参考检验结果应用抗生素治疗,可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对减轻疾病损害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微生物形态学检验 感染性疾病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初诊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及外周血形态特点。方法收集2015年10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1 151例初诊急性白血病患者,年龄47(26,62)岁,男602例,女549例,观察骨髓及外周血涂片形态特点,综合形态、免疫、细胞遗传、分子生物诊断结果,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之间,AML伴RUNX1-RUNXITI基因、AML伴CBFβ/MYH11基因、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伴PML/RARA基因、AML伴NPM1基因、其余AML之间以及Ph+ALL与Ph-ALL之间进行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统计柴捆细胞、假Chediak-Higashi(PCH)包涵体、胞浆细小颗粒、核切迹、白血病细胞有杯口样改变(杯口细胞)比例差异;微小巨核、早期幼稚粒细胞、浆细胞、高嗜酸粒细胞等伴随细胞出现差异及“葡萄状”聚集分布差异。总结不同类型急性白血病细胞自身形态特点、伴随细胞出现情况及排布方式之间的变化差异。结果AML与ALL之间,胞浆Auer小体[(45.5%比0),χ2=211.400]、PCH包涵体[(28.9%比0),χ2=114.100]、胞浆细小颗粒[(20.7%比2.9%),χ2=53.798]、核切迹[(0.7%比6.1%),χ2=30.906]、杯口细胞[(4.9%比0.3%),χ2=13.495]比例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均<0.01)。微小巨核[(22.4%比0.3%),χ2=80.398]、浆细胞[(87.6%比10.6%),χ2=604.241]、高嗜酸粒细胞[(15.3%比1.0%),χ2=46.116]等伴随细胞出现以及“葡萄状”聚集分布上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均<0.01)。AML伴RUNX1-RUNXITI基因以空泡与PCH包涵体变化较为明显、AML伴CBFβ/MYH11基因以高嗜酸粒细胞出现增多较为明显、APL伴PML/RARA基因以柴捆细胞增多较为明显、AML伴NPM1基因以杯口细胞增多较为明显。各组之间细胞核染色质、核仁、空泡形态也不相同;Ph+ALL与Ph-ALL之间比较,Ph+ALL更容易出现早期幼稚粒细胞与浆细胞(P均<0.05)。结论AML与ALL之间在白血病自身细胞特点,伴随细胞出现规律,聚集分布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AML伴特定遗传异常各亚型之间在出现空泡、PCH包涵体、高嗜酸粒细胞、柴捆细胞、杯口细胞变化等方面各具特点。Ph+ALL更容易出现早期幼稚粒细胞与浆细胞。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PCH包涵体 微小巨核 杯口细胞
  • 简介:摘要血细胞形态检查是血细胞分析的重要复检手段,也是以细胞病变为病理改变的血液病诊断的基础。人工智能辅助血细胞形态检查可有效弥补人工显微镜检查方法的不足,极大提高细胞形态检验的工作效率,很大程度上解决人力不足和劳动强度的问题,明显提高检验结果的重复性,便于检验结果的审核及复检,可以实现远程在线血细胞形态检验和诊断等。但我国目前血细胞形态检查方法仍是以人工显微镜检查为主要方法,为促进和拓展人工智能辅助血细胞形态检查的临床应用,自动化血细胞形态分析仪研发生产商及临床检验专家应共同致力于推动自动化血细胞形态分析的标准化,加强其性能评价及验证,不断提高其分析性能,拓展其临床应用范围,推进我国血细胞形态数据库的建设。

  • 标签: 人工智能 血细胞 形态学检查 自动化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微生物形态检验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统计并筛选研究者医院在2022-6至2022-12月时间段内,56例感染性疾病病人纳入样本,随机盲目法分为2组,对比组病人采取常规流程检查,创新组则进行微生物检验,观察组间病人检查干预效果。结果:组间病人临床恢复指标统计显示,创新组时间较对比组大幅度缩短,数据相差较大(P

  • 标签: 微生物形态学检验 感染性疾病 诊断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