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7月至2013年2月共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42例(67个椎体)。所有42例(67个椎体)均行后路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其中46椎行双侧椎弓根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结果42例患者均获访,随访时间为1-24个月,平均13个月。参考《JOA日本骨科学会腰背疼痛疾病治疗成绩标准》17例患者评为15分、8例患者评为14分、6例患者评为13分、2例患者评为12分。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有显著的止痛效果、能减少卧床时间、改善活动能力,是值得推广应用的微创治疗技术。
简介:目的探讨经单、双侧椎弓根途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47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单侧或双侧椎弓根途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单侧组25例51个椎体(T1111个、T1216个、L115个、L29个),男10例,女15例,年龄56~77岁,平均66.9岁。双侧组22例45个椎体(T1110个、T1213个、L113个、L29个),男8例,女14例,年龄57~80岁,平均68.7岁。随访1年,观察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SF.36评分、椎体平均高度变化及骨水泥渗漏。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无肺栓塞、神经根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单侧穿刺组每个椎体的手术时间为27~46min,平均36min。每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为3—5mL,平均3.8mL。双侧穿刺组每个椎体的手术时间为48~89min,平均69min。每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为4~7mL,平均5.9mL。单侧穿刺组51个椎体中10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19.6%),双侧穿刺组45个椎体中17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37.8%),两组骨水泥渗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VAS评分、SF-36评分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d及术后1年两组VAS评分、sF一36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前后椎体平均高度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单、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均可取得同样满意的临床效果,但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手术时间、安全性上更具优势,更适合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普及。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对骨质疏松性单椎体压缩性新鲜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PKP治疗骨质疏松压性单椎体压缩性新鲜骨折患者32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系统(VAS)评分评估疗效,测量术前、术后X线片椎体高度、计算椎体高度百分率;结果所有患者PKP前VAS评分平均为8.2分,术后24h下降为2.5分,出院当天为1.8分。所有椎体高度都有恢复,术前椎体高度相当于受伤前的58.2%,术后恢复至84.5%。随访3-15个月,所有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单椎体缩性新鲜骨折采用PKP治疗,创伤小、迅速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恢复脊柱稳定性,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对经皮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 方法 :随机抽选我院 62 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患者 2016 年 10 月 -2017 年 10 月间入院,而后随机分为干预组、常规组。各 31 例。干预组患者予以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常规组予以常规手术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椎体高度、疼痛程度以及治疗效果。 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后椎体高度平均为( 24.7±0.8 ) mm ,术中出血量平均为( 26.4±5.9 ) ml ,术后疼痛评分为( 34.6±5.9 )分,与常规组比较 P < 0.05 ,干预组与常规组疗效评估有效率分别为 96.8% 、 83.9% , P < 0.05 。 结论 :经皮椎体成型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获得随访患者30例,共45节手术椎体,均采用单侧椎弓根外侧入路改良椎体成形术。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本组病历,手术定位时间平均约5min,一次穿刺成功为43节椎体,一次成功率95.56%,骨水泥填入椎体平均注射量4.2ml,术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术前平均8.9±0.7分别降至术后24小时的2.3±0.5分、术后1周的2.0±0.4f分及术后3月的1.8±0.5分(P<0.05)。结论单侧椎弓根外侧入路改良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微创治疗效果。方法选择90例2017年1月-2018年3月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据术式分组。对照组开展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手术干预效果;手术的耗时以及出血情况;手术前后患者椎体高度、COBB角度、ODI指数、VAS;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手术干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的耗时以及出血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椎体高度、COBB角度、ODI指数、VAS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椎体高度、COBB角度、ODI指数、VAS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微创手术疗效非常理想,可有效恢复椎体结构以及功能,减轻疼痛和改善功能障碍。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不同治疗方案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研讨。方法:归纳样本:7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归纳时间:2022.12月-2023.12月,分组基准;数字表划分法,A、B两组分别纳入(n=35);前者:实行保守治疗方案;后者:提供PVP(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方案,而后对相关数据展开比对分析,内容包含:治疗后7d、90d、6个月的疼痛程度、功能障碍、后凸角、骨密度表现。结果:统计学评估后可知,在VAS评分上A组低于B组;在Oswed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上,B组低于A组;在后凸角方面,B组低于A组,具备比对差异(P<0.05);在骨密度方面体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次研究中,有针对性的对保守治疗和PVP治疗方案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研讨,目的在于通过对比方式,明确何种治疗方式更加优异,结局所得明确,两种方案各具优势,均可治疗上述疾病,提升骨密度,其中保守治疗能够切实减轻疼痛症状,PVP在改善功能及后凸角降低方面效果更好,望采纳。
简介:【摘要】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与椎体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性单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分析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邻近椎体骨折、伤椎再骨折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5月至2021年4月为病例搜集时间段,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性单椎体压缩骨折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PKP组22例和PVP组23例,分别行椎体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经皮椎体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cobb角度、伤锥前缘高度及其邻近椎体骨折、伤椎再骨折发生率。结果:术后6个月,PKP组cobb角度小于PVP组,伤锥前缘高度高于PVP组(P<0.05)。两组邻近椎体骨折、伤椎再骨折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PVP相比,PKP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性单椎体压缩骨折,具有更好的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发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的节段分布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0年10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944例单发OVCF的病历资料,男175例、女769例,年龄(72.1±9.6)岁(范围45~97岁)。总结OVCF节段分布规律,比较高发节段和非高发节段的人口学特征、合并疾病种类、脊柱外伤类型、胸腰背痛主诉时间、椎体楔形变水平和骨密度。结果OVCF呈现以T10为界限的非对称性双峰分布。第一峰区(下胸腰椎)为T11~L5,峰值位于L1,共864例;第二峰区(中上胸椎)为T5~T10,峰值位于T7,共80例。第一峰区的年龄为(71.8±9.6)岁,小于第二峰区的(75.0±9.8)岁(t=2.78,P=0.005)。第一峰区女性占比为81.37%,第二峰区为8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P=0.803)。第二峰区主诉胸腰背痛<1周的比例为43.8%,低于第一峰区的60.2%(χ2=11.50,P=0.009)。第二峰区多以隐匿外伤为主(50.0%,40/80),第一峰区多以明显外伤为主(64.1%,554/864),两峰区脊柱外伤类型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71,P<0.001)。第二峰区伤椎前后高度比为0.80±0.14,低于第一峰区的0.84±0.13(t=2.48, P=0.013)。第一峰区伤椎前后高度比在胸腰背痛2~周组为(0.80±0.15)、>4周组为(0.77±0.19),低于胸腰背痛<1周组的(0.85±0.11)和1周~组的(0.86±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峰区伤椎前后高度比在胸腰背痛<1周组为(0.78±0.13)、1周~组为(0.83±0.14)、2周~组为(0.84±0.13)、>4周组为(0.78±0.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1,P=0.394)。32.4%(306/944)的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1种;第二峰区冠心病合并率(21.3%,17/80)和脑梗死合并率(36.3%,29/80)均高于第一峰区(11.6%,100/864;20.3%,175/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1,P=0.012;χ2=11.06,P<0.001)。其中371例OVCF(女308例、男63例)腰椎和髋部骨密度值的测量结果:两峰区间<70岁、70~80岁、>80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3,P=0.880;F=0.62,P=0.538)。结论单发OVCF具有以T10为界限的非对称性双峰分布特征,该分布规律反映了特定节段内应力损伤,两峰区的性别比和骨密度水平无差异。第二峰区OVCF风险较低、发病年龄大、合并冠心病和脑梗死风险高,脊柱外伤隐匿、伤椎楔形变更重、胸腰背痛主诉时间更长,且楔形变水平不随背痛主诉时间延长而加重,更容易被延迟诊治。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单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近期手术椎体再骨折相关原因,为临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对已行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8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显示,分为手术椎体再骨折组(A组,共24例),无再发椎体骨折组(B组,共164例)。术后随访1年以上,记录所有入选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骨密度、手术节段、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弥散形态、骨水泥与椎体上下终板间距离、术后佩戴支具的时间、术后是否规范化使用抗骨质疏松治疗等相关因素,探讨导致术后手术椎体再骨折的原因。结果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手术节段、骨水泥注入量、术后佩戴支具时间等因素在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依从性较B组差,术后6个月A、B两组骨密度T值分别为(-2.46±0.700)、(-2.21±0.7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B两组分别为(-2.37±0.896)、(-1.92±0.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将椎体内骨水泥弥散形态分为团块状与海绵状,其中A、B两组团块状分布分别为15例、58例,海绵状分布分别为9例、10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90,P〈0.05)。术后3d复查测量A、B两组骨水泥上缘距上终板距离分别为(3.38±0.744)mm、(1.98±0.707)mm,骨水泥下缘距下终板距离分别为(3.13±0.835)mm、(1.82±0.475)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术后近期手术椎体再骨折是多方面综合因素共同引起的,其中骨水泥弥散形态、骨水泥与椎体上下终板间距离以及骨密度是导致手术椎体再骨折的重要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微创手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s,OVCF)的主要方法,适应症不断扩大、禁忌症减少,相较于保守治疗在缓解疼痛方面优势明显。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相交于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在恢复椎体稳定、解剖方面有比较优势,单侧、双侧填充各有优势。近年来,新的填充材料不断涌现。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病人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某医院从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40例病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病人,作为对象。将4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20例病人。为对照组病人提供PKP的治疗服务。为实验组病人提供PKP方法与中医结合的治疗服务,然后对比分析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与治疗后的VAS评分,病人伤椎高度丢失指数分析;结果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与治疗后的VAS评分、病人伤椎高度丢失指数与Cobb’s角,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实验组病人在各个方面都优于对照组病人。另外,实验组病人的恢复率是60%,总有效率是95%;对照组病人的恢复率是25%,总有效率是80%。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一的治疗方式相比,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可以帮助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病人快速恢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