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神话原型批评产生在1957年,创始人是加拿大学者诺思罗普·弗莱,他的著作《批评的剖析》被视为该批评的“圣经”。神话原型批评的理论基石是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的“仪式派”人类学思想和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及原型理论。弗莱在弗雷泽和荣格等人的理论基础上建构起系统的神话原型批评,他认为文学是神话的位移,文学中潜藏着神话的原型,人们只要把全部文学纳入到一个完整的系统之后就可以找寻到神话原型。神话原型批评既有突出的优长之处,同时也有异常明显的缺陷。

  • 标签: 神话原型批评 理论基石 弗雷泽 荣格 弗莱 优缺点
  • 简介:原型批评是加拿大的弗莱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之后风靡世界的一种重要的批评方法,它的理论基础是弗雷泽的人类学和荣格的精神分析学.原型批评对探求文学的发展源头、宏观把握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整合文学形象等具有十分突出的意义.

  • 标签: 原型 原型批评 神话 集体无意识
  • 简介:神话原型论是集历史学、民俗学、心理学知识融于一身的综合性批评方法论,它的出现再一次拓宽了文学批评的道路,将文学批评引入深邃、广博的人文领域中。本文试从比较两位对神话原型批评理论起到决定作用的学者,即发展了原型批评的荣格和神话原型的集大戍者弗莱的原型理论的异同中去梳理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的发展轨迹。

  • 标签: 神话 意象 原型 批评理论
  • 简介:《呼啸山庄》讲述了相爱的男女主人公被迫分离的故事,他们在精神上和现实中流浪,但最终超越了死亡回归到了精神家园。凯瑟琳和希刺克厉夫爱情故事隐喻着现代人类流浪于陌生世界的生存困境,是人类流浪于陌生世界并渴望最终回归精神家园的原型再现。

  • 标签: 《呼啸山庄》 流浪 神话 原型批评 集体无意识
  • 简介:以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看来,《蝇王》是希腊神话的一种“移位变形”。它揭示了:盲目地享乐象征着人类不受约束的原始欲望,原始欲望不断膨胀,就会使人性堕落,兽性崛起,导致人的行为思想逐渐回到野蛮的状态,最终反噬文明本身。人类只有主动放弃贪欲和暴戾,人类文明才不会被践踏,人类的发展才有出路。

  • 标签: 原型批评 人性 原始欲望 文明
  • 简介:对于“大同”社会理想的根源之争始终没有一致的答案。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可以视为一种新的解释方法:它是一种原型模式。原因有三:先秦诸哲向往的社会模式都含有“大同”色彩;这种理想从未实现,却还有世世代代的人为之著书立说、起义革命;许多文学作品中也存在着这种原型模式。“大同”虽然是一种空想,但这个原型具有存在的意义:现实世界中,它创造短暂的“桃花源”,是历朝革命起义中高举的旗帜;文学世界中,它使作者改写了历史的悲剧,并创造了多种“理想国”的模式。人类始终向往美好的世界,所以时至今日,大家仍然需要这个“空想”的存在,尽管它不可能永远不会实现。

  • 标签: 大同理想 集体无意识 原型批评
  • 简介:文章以20世纪西方出现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综合人类学、文化学和心理学对意象中的人类的共同的无意识进行探究,以王维诗歌中的"门"意象为例追根溯源,从"门"这个语词的原始意义、变迁的文化意义到诗学意义的回归,阐述关于"门"意象在中国文化中的发展变迁,且对诗歌及人类心理的无意识影响。

  • 标签: 神话原型批评 诗歌 王维
  • 简介:原型批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盛行于西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学批评流派。该理论以其宏观性、系统性的宽广视野在理论界独树一帜,但也因其理论存在的明显不足而日益受到批评。从理论自身的缺失和它在实践中表现出的不足两个方面分析原型批评的局限性,使其逐渐完善,准确地指导批评实践,以期促进文学研究更好地发展。

  • 标签: 原型批评 理论局限 实践误区
  • 简介:美国著名女性作家艾丽斯·西伯德在小说《苏茜的世界》中,用真情演绎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本文运用诺思洛普·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解读分析了小说《苏茜的世界》中所蕴含的有关《圣经》的宽恕的主题、流浪的故事情节、天堂的意象,并探究了这些元素对这部作品的影响。

  • 标签: 《苏茜的世界》 原型批评 艾丽斯·西伯德
  • 简介:英国作家艾丽丝·默多克在其小说《独角兽》的创作中融入了大量的神话元素,她是用原型说话的艺术家。她在其文本中构建出“失乐园”、“替罪羊”、“死亡——再生”、“情爱复仇”、“出埃及”、“启示录”等众多神话原型,把我们个人的命运转变为全人类的命运,从而牵动了读者的集体无意识,引起了读者的共鸣,使小说具有了永恒的主题。

  • 标签: 神话原型 集体无意识 《独角兽》 默多克
  • 简介:对自我的认知以及对本源性问题“人是什么”与社会性I"--1题“人应当是什么”的思索中,人类一直在不断地探寻着。从神话想象、图腾文化到原型批评,它们构画或指向的内容映射到具体的世俗生活中便成为了广为流传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传统的“四大民间故事”中,“蛇”原型所象征的“生、死”之论无疑凝聚了人类“集体无意识”下的终极追求——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生存的无限向往。“蛇”母题的原型批评之下最为著名的民间故事当属“白蛇传说”,因此后继创作者们在对其不断进行经典重塑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整个民族对于诸种生存困境的反复思量,以及在社会矛盾、民族危难等冲突中所耍坚守的道德情操和生命意志。

  • 标签: 神话 原型批评 白蛇传说
  • 简介:铁凝的小说是中国当代文坛一道质朴而多彩的风景,是现代女性文学创作界的一朵奇葩。铁凝的创作以对女性人生命运的观照为切入点,揭示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心灵世界,透视社会时代的变迁,其价值与意义是多方面的。但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对铁凝作品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其作品所张扬的女性意识、体现的地域民俗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重复性。此文则从一个新的视角,利用原型批评理论对铁凝作品进行新的思考,具体解读铁凝作品的母亲原型,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铁凝 铁凝小说 原型 原型批评 母亲原型
  • 简介:源于西方的原型批评理论是当代文艺批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文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将从原型批评来解读《贝奥武甫》和《周处》,从而发掘隐藏在文本中的深刻内涵以及文学之间那种潜在的、共同的“种族记忆”。神话原型批评的先驱是英国的人类学家弗雷泽。此外还有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理论。荣格将“集体无意识”定义为:“由各种遗传力量形成的一定的心理倾向。”意识与无意识通常都被认为来源于经验,“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已给他的行为提供了预先形成的模式,这便决定了知觉和行为的选择性。我们之所以能够很容易地以某种方式感知到某些东西并对它作出反应,正是因为这些东西早已先天地存在于我们的“集体无意识”中。

  • 标签: 原型批评理论 《贝奥武甫》 《周处》 批评视角 集体无意识 文艺批评理论
  • 简介:本文以神话-原型批评为基本方法,以文本解读为依据,从人物形象、主题和情节的角度,讨论了早期神仙传记《列仙传》、《神仙传》中"升仙故事"与古代信仰、巫术和仪式的关系。作者认为,这类"升仙故事"中主人公的身份、形象、精神气质等方面的基本特征皆来自于古代巫师作为人-神中介的特殊职业及其在巫术活动中的具体行为;同时,"升仙故事"在表达人-仙交流和演变的主题时,以系统性的天象、物质和动物作为象征意象。这些象征意象的运用也可以直接上溯到中国古代的信仰和巫术并表现在古代神话的原型之中;另外,早期神仙传记的"升仙情节"中的具体场景、死亡-成仙观念、特性化的情感和气氛等因素也受到了中国古代信仰和相关的巫术-仪式的重要影响。

  • 标签: 神话-原型批评 神仙传记 原始信仰 巫术 仪式
  • 简介:原型批评从一个新的视角出发,从远距离对文学进行关照,开辟出文学研究的一块新领域。借用原型批评理论尝试解读小说《要一百头牛作聘礼的姑娘》,着力于从对嘎诗的形象进行分析、难题求婚主题探究及民间原型的重组与书写三个方面来探讨。

  • 标签: 《要一百头牛作聘礼的姑娘》 原型批评 难题求婚 原型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