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例24岁男性患者因病毒性脑膜脑炎给予阿昔洛韦(0.5g静脉滴注、3次/d)、醒脑静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次/d)、甘露醇注射液(250ml快速静脉滴注、3次/d)、磷酸肌酸钠(1g静脉滴注、1次/d)、胰岛素注射液(6U+5%葡萄糖注射液500ml+氯化钾注射液10ml静脉滴注、1次/d)、血栓通注射液(500mg静脉滴注、1次/d)、甲钴胺注射液(2ml静脉滴注、1次/d)、枸橼酸铋雷尼替丁胶囊(0.2g口服、2次/d)和丁苯酞软胶囊(0.2g口服、3次/d)等治疗。第7天,患者出现视朦,视远物不清,瞳孔扩大,直径约5.0mm,结膜充血。停用阿昔洛韦,其他药物继续使用。5d后,患者结膜充血有所改善,瞳孔稍有缩小,视力有所好转。随访2个月,患者未再出现视物模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应用手术治疗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状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80例,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手术正位率、双眼视功能以及斜视度差、立体视锐度差的差异。结果手术后患者正位率明显高于手术前[88.8%(71/80)比40.0%(32/80)],欠矫率以及过矫率明显低于手术前[7.5%(6/80)比36.2%(29/80)、3.8%(3/80)比23.8%(19/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患者同时视(Ⅰ级)率、近立体视率、融合(Ⅱ级)率、远立体视(Ⅲ级)率均高于术前[91.2%(73/80)比26.2%(21/80)、17.5%(14/80)比5.0%(4/80)、21.2%(17/80)比3.8%(3/80)、33.8%(27/80)比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患者斜视度差、立体视锐度差、融合功能差值均低于术前[(29.5 ± 2.8)Δ比(46.2 ± 3.1)Δ、(190.6 ± 19.4)°比(240.3 ± 18.5)°、(3.1 ± 0.8)°比(4.3 ± 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采用合适的手术方式是至关重要的,能促进患者正位率的提高,明显改善患者双眼视功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39例儿童双眼复视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眼科就诊的主诉双眼复视患儿23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45例,女性94例;年龄3~18(10.2±3.68)岁。对其临床表现、复视特征及复视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双眼复视患儿多伴有上睑下垂、视力下降及眼痛,常常遮挡一眼或采用代偿头位。以水平复视(180/239)及持续性复视(174/239)多见。多数合并明显或轻度斜视(207/239),部分患儿需反复交替遮盖或遮盖一眼后发现眼位偏斜(15/239)。病因主要以非麻痹性斜视为主(138/239),22例发现危及视力或生命的疾病(9.2%)。危及视力或生命的疾病所致复视往往较非麻痹性斜视和颅神经麻痹性复视更易合并神经系统症状(χ2=6.16,12.78; P=0.012,<0.001)。治疗以手术及配戴三棱镜为主。结论双眼复视多由非麻痹性斜视引起。部分患儿双眼复视并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应考虑其为危及视力或生命的疾病。
简介:摘要:双眼视觉(binocular vision)是指双眼协调、准确、均衡地同时工作,使某一物体反射的光线成像在视网膜,形成两个有轻微差异的物象,通过视觉通路传送至大脑,在皮质高级中枢进行分析、整合、加工,形成一个有三维空间深度感完整印象的过程。而在临床中我们会常常遇见近视眼患者因双眼视功能异常而出视疲劳情况。我院眼科对一典型病例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眼视觉训练在小儿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1月小儿间歇性外斜视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单一手术组给予单一手术治疗,双眼视觉训练组则给予手术联合术后双眼视觉训练治疗。比较两组小儿间歇性外斜视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患者静态立体视功能和动态立体视功能;眼位正位率。结果双眼视觉训练组小儿间歇性外斜视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一手术组,P<0.05;治疗前两组静态立体视功能和动态立体视功能相近,P>0.05;治疗后双眼视觉训练组静态立体视功能和动态立体视功能优于单一手术组,P<0.05。双眼视觉训练组眼位正位率高于单一手术组,P<0.05。结论手术联合术后双眼视觉训练治疗小儿间歇性外斜视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眼位正位率,改善静态立体视功能和动态立体视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角膜屈光手术对近视患者双眼视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于长春爱尔眼科医院屈光手术中心行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82例(164眼),年龄18~32(23.5±4.2)岁。术前等效球镜度(SE)为-8.38~-0.88(-4.75±1.69)D。根据双眼SE差值将患者分为2组:屈光参差组21例(42眼),双眼SE差值≥1.00 D;非屈光参差组61例(122眼),双眼SE差值<1.00 D。所有患者行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常规眼科检查及调节功能(调节幅度,正、负相对调节,单、双眼调节灵敏度和调节反应)与聚散功能(远、近水平隐斜视,正、负融像性聚散范围和调节性集合/调节量)检测。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采用Spearman进行分析。结果:屈光参差组的调节功能中左眼调节灵敏度在术后1周较术前降低,术后1、3、6个月均较术前增加(F=2.552,P=0.045);聚散功能中近正融像破裂点和恢复点术后各时间点均较术前减小(F=4.245,P=0.016;F=3.686,P=0.009)。非屈光参差组调节功能中术后各时间点正相对调节和调节幅度较术前均增加(F=16.118,P<0.001;F=14.839,P<0.001);聚散功能中远隐斜在术后各时间点均较术前减小(F=2.898,P=0.029),远负融像破裂点和恢复点、远正融像恢复点和近正融像破裂点术后各时间点均较术前减小(F=7.310,P<0.001;F=5.131,P=0.001;F=8.184,P<0.001;F=10.919,P<0.001)。远正融像破裂点和近正融像恢复点术后逐渐下降,术后1、6个月相比术前减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14,P<0.001;F=6.942,P<0.001)。近负融像恢复点术后1个月相比术前明显增加,术后3、6个月逐渐下降,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811,P=0.037)。屈光参差组和非屈光参差组右、左眼单眼调节灵敏度和双眼调节灵敏度随时间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右眼:F时间=0.555,P=0.655,F组别=4.639,P=0.034,F交互=0.555,P=0.655;左眼:F时间=2.611,P=0.048,F组别=5.709,P=0.019,F交互=1.287,P=0.279;双眼:F时间=2.256,P=0.086,F组别=4.314,P=0.041,F交互=0.847,P=0.465)。结论:近视患者角膜屈光手术后双眼视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或维持术前水平,证明角膜屈光手术对视功能有积极作用。